首页 / 科技之最

怎样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作用

2025-03-09 11:35科技之最

作者:杨丹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催生许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重塑生产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快战略布局,努力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一重要论述是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对抓住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的要素。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一个本质特征,在于其是由技术***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在发展生产力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已在人类历史上被反复验证,并将继续适用于当前和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

从历史逻辑出发,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自第一次工业***发生至20世纪中叶的200余年中,机械化、电气化极大地带动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但总体来看,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和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20世纪后半叶开始的第三次工业***以信息技术为标志,引领了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深远影响和关键作用日益突出。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一批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也大大丰富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内容和类型,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塑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提供了现实条件。

从国际经验来看,后发国家在赶超过程中往往通过承接技术转移等方式获取先进技术,技术进步路径单一,要素结构优化滞后。受制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即使某些技术实现突破或在部分领域取得领先,如果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也很可能在激烈的科技竞赛中落后。其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很可能因为结构严重失衡导致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归结起来,如果发展战略思路囿于传统要素禀赋和静态比较优势,过度依靠技术引进发展产业,而不是通过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向内生性发展,就很难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也难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实践基础来看,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不少领域从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转变,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这些科学技术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生产方式、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催生出全新的生产力质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日益完善的创新体系、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高质量的产业载体和更高水平的开放环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支撑。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变化,一些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和制约生产力水平跃升的深层次矛盾凸显,有效需求仍然不足,部分行业供需循环不畅,风险隐患较多,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驱动生产方式变革具有现实紧迫性。

在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上,各国正在上演激烈的“淘汰赛”,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尖端技术、核心零部件和重大装备是引不进、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的制约,打通产业链创新链的卡点堵点,才能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确保产业链安全稳定。

归根结底,科技创新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最强动力和重要特征。向科技创新要方法要答案,积极破解发展难题、争取发展主动权,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从传统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数量扩张转向质优量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聚焦前沿科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培育和发展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激发创新人才主动性和创造力。

猜你喜欢

  • 百科大全

    2016年3月份星座怎样?

    邮说航天史上几次主要的空间交会对接!1965年人类第一次空间交会飞行,1965年12月4日和12月15日,美国区别发射“双子星座7号”和“双子星座6号”飞船,在距地面312公里的太空会合,并在间距不到40米的情况下并列飞行了7个小时。1966年3月16号人类第一次空间交会对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乘坐的“双子星座8号”飞..

    2025-04-30
  • 科技之最

    国际最权威科学机构:中国已超越美国,正成为新世界科技超级大国

    日前,国际科学界迎来了一则震撼消息:享有盛誉的英国出版巨头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作为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自然》的幕后推手,公布了一项引人瞩目的研究报告。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已经在科技竞赛的赛道上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正稳步迈向全球科技领头羊的新地位。关注【普适不存在】解锁科技与产业的无限可能本次发布的《2024..

    2025-04-28
  • 科技之最

    2024年六大科技趋势前瞻,最热门的技术都在这里了

    2024年,科技领域将迎来多项重要趋势,其中最热门的技术包括:1.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技术。2.零信任网络安全框架:零信任安全模型将成为网络安全的主流之一,帮助企业更好地防范外部威胁和内部泄露。3.边缘计算:随着“云边端一体化”战略的加速..

    2025-04-28
  • 世界奇闻

    揭秘太阳:探究从核心到表面的壮丽结构

    太阳,作为我们太阳系的中心,不仅为地球带来了光和热,同时也隐藏着许多令人惊叹的科学奥秘。今天,让我们一同揭开太阳的神秘面纱,深入探索它壮丽的结构。一、太阳的核心:能量的源泉太阳的核心位于最内部,是太阳所有能量的发源地。在这里,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压力极大,使得氢原子通过核聚变反应转化为氦原子,释放..

    2025-04-28
  • 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哪家最牛?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哪家最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力。然而,当我们谈论“哪家最牛”时,这确实是一个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因为各家公司在不同的领域和维度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尝试从多个角度探讨几家备受瞩目的中国高..

    2025-04-27
  • 世界之最

    中国第一高楼登上科技之巅 “超级工程”创下多个“世界之最”

    资料图:上海中心大厦施工建设中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是中国第一高楼,也是我国唯一突破600米高度的建筑。这座创造了无数个NO.1的中国第一高楼,今天再一次登上创新荣耀的巅峰——在上午刚刚揭晓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25-04-27
  • 世界奇闻

    神舟二十号发射:探索宇宙新征程,科技发展新高度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一伟大壮举,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更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神舟二十号的发射,承载着重要的任务。此次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他们将执行空间站轮换任务,驻留约6个月。这意味着我国在空间站的长期运营和维护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后续..

    2025-04-26
  • 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巴戟天的禁忌介绍

    在听到巴戟天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它是什么,其实巴戟天是一种草药,它里面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用的微量元素,并且它的药用价值也是非常的高的,并且产出是很少的,所以说也是很珍贵,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一、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下巴戟天这种中草药。它的味道有一点甜,它比其他..

    2025-04-2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