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加强科学教育,以创新为种、实践为犁——耕好创新沃土

2025-07-27 10:22科技之最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国际机场,一群身着笔挺“机长服”、肩章闪耀的三年级“小机长”目不转睛。“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这个部件有什么用?”讲解员话音刚落,充满探索欲的稚嫩提问已此起彼伏,人群中不时发出赞叹。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少年机长”研学活动的鲜活一幕。在这里,学习方式悄然“变脸”。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化身工程师、生态卫士、能源探索者……从破解城市难题到研发前沿科技,从解码能源密码到守护荒漠生态,在康巴什区,这场以创新为种、实践为犁的变革,正在构建区域创新的跃动之光。

破壁

从传统教室到真实场景

在康巴什区未来学校的生物实验课上,七年级学生郝毅华正在实验室测试土壤的酸碱度。“自己动手探索的感觉,很兴奋,很有挑战性!”郝毅华眼中闪烁着光芒。

这样的探究得益于学校科学教育校本课程。该校目前已开发了约270个课程内容及教学资源,涉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设计、人工智能、太空科技6个主要领域。“我们确保小学到初中各年级学生,每学年至少参与60课时的科学探究实践。”校长周旭光介绍。

这样的课程并非孤例,而是康巴什区教育生态的微观缩影。该区鼓励学校立足特色,开发多元化校本课程,依托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青少年发展中心,打通校内外协同育人链条。

当教育视野从校园拓展到全域,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各校巧妙利用当地的煤炭、能源、生态等产业和自然资源,将“社会大课堂”带进学生视野——煤炭开采转化车间、现代化自来水净化厂都成了绝佳课堂,学生们在这里亲手触摸工业脉搏。

深耕“实践田”,一批特色课程应运而生:第一小学的“红领巾治理荒漠”、实验小学的“智能空间”、第四小学的煤炭“生命之旅”……全区150余门本土化课程,引导学生从传统教室跨越到真实场景,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蜕变。

以现实问题为驱动力的项目化教学,正是康巴什教育变革的核心引擎。在第三小学,五年级“小规划师”们正破解校门口拥堵难题:他们融合数学统计与科学建模分析车流,借助美术设计重构空间布局,用“智慧停车场”模型将抽象困境转化为畅通方案。

这正是康巴什区教育生态的常态。“科学知识如同种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决定其播撒质量,只有扎根实践土壤,才能长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树。”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春达说。

转型

角色重塑激活探究动力

“看谁能发现背后的真相?”在康巴什第六小学的课改推进会上,教师孙海伦用磁铁隔空吸物的魔术开场。当学生惊叹不已时,他顺势揭开S/N极规律并抛出挑战,学生迅速分组操作磁铁与小磁针,亲手印证科学规律,热烈讨论中,抽象原理化作学生亲证的真理。

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充分时间独立思考,在康巴什区的课堂上,教师角色悄然蜕变:从传授者转向引导者,从课堂管理者化身学习设计师。

“教学创新之根在教师,科学教师不必是科技创新的专家,但必须是科学教育的行家。”区教体局局长李美荣说。

为此,康巴什区建立了科学教师流动共享机制,校内教师与校外科技导师双向奔赴。目前全区已聘请211名科技创新人才担任科技导师或科学副校长,实现了“科学副校长”全区覆盖。

如何激发普通教师教学潜力?康巴什区打造“新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领军教师”四级递进发展体系,依托名师工作室定向孵化省级名师,在评聘中向科学教育相关学科倾斜。

“我们实施‘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学生科创获奖’三维评价,还设置了科学教师专项激励机制并配套奖励资金,让科学教师安心从教、静心育人。”李美荣介绍。

成效立竿见影。在近期内蒙古教育厅举办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设计及实践技能大赛中,康巴什区230余名教师作品揽获一等奖。

聚力

共绘区域科教新图景

拧螺丝、安系统、装轮胎……在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联合奇瑞汽车组织的“赛车梦工厂”活动中,学生化身为“小车匠”。伴随螺丝刀的旋转,一辆辆亲手参与设计的卡丁车逐渐成型。

“携手本地企业,目标就是创造更多让孩子们触摸前沿科技、体验真实场景的机会。”区青少年发展中心副主任聂云龙说。

如今,像这样的主题式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已在康巴什区遍地开花。秉持“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成为重要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了20余个基地及配套项目化课程。华大基因、深圳柴火创客空间、珠海太空中心等顶尖机构也深度融入其中,构建起稳定的研学科教“合作桥”。

随着《康巴什区“美好科学教育”一体化建设方案》正式推出,区科学教育联席委员会协同发力,康巴什科创中心、少年科学院等前沿科教载体相继成立,激励政策点燃了企业、科研机构投身地方科教事业的热情。

“多方联动正为区域科教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区教体局副局长郑维刚介绍,继2024年自然博物馆与花园城市研学基地分别启动“小小院士工作站”后,2025年初,康巴什区再落一子——与陕西师范大学共建“科学教育教授工作站”,聘请各大高校科学教育工作者指导工作,汇聚高校智力资源。

“我们不要‘纸上谈兵’的学霸,而要‘脚踩泥土’的探索者。”李美荣表示,“康巴什将持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厚植创新与实践沃土,为培育新时代的科创栋梁筑基。”

记者手记

俯身大地 仰望星辰

走进鄂尔多斯康巴什区校园的科学实验室,最触动我的不是先进的设备,而是学生们眼中探索的光芒。这里的科学教育,正以“破壁融合”之势,书写着创新答卷。

康巴什区以“外联、内联、互联”机制,将社会资源编织成一张流动的网:科研基地、科技企业、高校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化身为科普实践基地。课堂不再受限于讲台,教育便从平面知识跃入立体实践。

根植于当地特色产业,康巴什区打造生态、能源、国防、农业、人工智能五大特色课程群。煤炭课程从小学的认知启蒙延伸到高中的职业规划;荒漠治理等校本品牌让“一校一特色”成为创新土壤。

康巴什区的启示,在于以系统思维重构角色:政府从主导者变为“生态织网人”,学校从封闭单元转为资源枢纽,企业、科研机构成为“教师”。而驱动这场变革的,是“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智慧,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划定边界,而是让资源自由对接、兴趣自然生长,万物皆可共生。(特约通讯员 苏勤)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你喜欢

  • 商业之最

    财经观察丨扩大市场、推动创新,良性竞争是商业文明发展的必然之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赟手机屏上、公交站牌、地铁站里……这个夏天,外卖市场的火爆呼啸而至,热度可观。看到一组数据:7月以来,夏日消费持续走高。以淘宝闪购为例,平台在127个城市的夜间订单环比6月增长超100%,“苏超”带动下江苏省超过10个城市的夜宵订单环比增长翻番。全国超过64万家门店的夜订单环比增长超过100%。..

    2025-07-26
  • 排行榜

    全国城市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能力排名,泉州第 3,宁波创新好​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精彩话题,感谢大家的阅览,希望能获得您的点赞 关注 评论小编在此先祝大家天天开心,日进斗金!年年快乐!体育用品产业的浪潮正悄然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在创新能力上你追我赶。榜单揭晓,泉州以稳健步伐跻身前三,成为业界焦点,而宁波则凭借卓越的创新表现赢得喝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城市用实..

    2025-07-23
  • 职场百科

    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项目计划

    2019-05-31 14:2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陈秀春 金爱丽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央、省、市、区有关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指导精神,结合崧厦镇实际,在崧厦..

    2025-07-21
  • 情感百科

    舞蹈风暴的舞蹈创新值得提倡吗

    综艺节目《舞蹈风暴》在湖南卫视开播以来,受到不少观众的追捧和喜爱,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不专业的,都被节目中的精彩舞蹈所吸引。这档节目包括了舞蹈界很多舞种,比如民族舞、街舞、古典舞以及霹雳舞等等,同时也邀请到了一些知名的专业舞蹈导师前来指导与评定,如沈伟、沈培艺、扬扬以及张艺兴等,给这档节目增添了不少看点..

    2025-07-19
  •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脑机接口先锋企业Neuralink成立时,有人描绘了一幅数字永生图景,赋予脑机接口无限想象。但他们或许并不会想到,这样的科幻图景正在上海演绎出更多可能。6月29日,我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脑智天地”在沪启动建设,制造业、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等领域的企业与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等机构都汇聚在..

    2025-07-09
  • 百年创新 通用汽车科技创新之最一览(6)

    凤凰汽车行业国内行业文章通用汽车百年技术创新一览(6)2009年09月25日 09:44 盖世汽车网 [ ] [ ]2005年:最先进的燃料电池概念车(Sequel)通用汽车推出了雪佛兰 Sequel 燃料电池概念车,该车采用了业内最先进的技术。该车集成了氢燃料电池推进系统和许多先进技术,包括线控转向和制动系统、锂离子电池、轻质铝结构和 OnS..

    2025-07-02
  • 清末中国新矿种知识启蒙与工业实践

    作者:陈瑶(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18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开拓创新和矿物学的多次变革,在传统已知的煤、铁、金、银、铜、锡、铅、锌等常用矿种之外,人类又陆续发现了铂、镍、钴、铋、钼、锰、锑、钨、铀、铬、铱、钾、铝、镭等新矿质。随着新矿种知识的西学东渐,清末中国知识界和实业界逐渐认识..

    2025-07-01
  • 机械之最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创新力”变“生产力”——科技创新点燃发展引擎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的殷切嘱托,为我国科技事业锚定了方向。循着“四个面向..

    2025-06-3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