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加强科学教育,以创新为种、实践为犁——耕好创新沃土

2025-07-27 10:22科技之最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国际机场,一群身着笔挺“机长服”、肩章闪耀的三年级“小机长”目不转睛。“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这个部件有什么用?”讲解员话音刚落,充满探索欲的稚嫩提问已此起彼伏,人群中不时发出赞叹。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少年机长”研学活动的鲜活一幕。在这里,学习方式悄然“变脸”。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化身工程师、生态卫士、能源探索者……从破解城市难题到研发前沿科技,从解码能源密码到守护荒漠生态,在康巴什区,这场以创新为种、实践为犁的变革,正在构建区域创新的跃动之光。

破壁

从传统教室到真实场景

在康巴什区未来学校的生物实验课上,七年级学生郝毅华正在实验室测试土壤的酸碱度。“自己动手探索的感觉,很兴奋,很有挑战性!”郝毅华眼中闪烁着光芒。

这样的探究得益于学校科学教育校本课程。该校目前已开发了约270个课程内容及教学资源,涉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设计、人工智能、太空科技6个主要领域。“我们确保小学到初中各年级学生,每学年至少参与60课时的科学探究实践。”校长周旭光介绍。

这样的课程并非孤例,而是康巴什区教育生态的微观缩影。该区鼓励学校立足特色,开发多元化校本课程,依托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青少年发展中心,打通校内外协同育人链条。

当教育视野从校园拓展到全域,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各校巧妙利用当地的煤炭、能源、生态等产业和自然资源,将“社会大课堂”带进学生视野——煤炭开采转化车间、现代化自来水净化厂都成了绝佳课堂,学生们在这里亲手触摸工业脉搏。

深耕“实践田”,一批特色课程应运而生:第一小学的“红领巾治理荒漠”、实验小学的“智能空间”、第四小学的煤炭“生命之旅”……全区150余门本土化课程,引导学生从传统教室跨越到真实场景,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蜕变。

以现实问题为驱动力的项目化教学,正是康巴什教育变革的核心引擎。在第三小学,五年级“小规划师”们正破解校门口拥堵难题:他们融合数学统计与科学建模分析车流,借助美术设计重构空间布局,用“智慧停车场”模型将抽象困境转化为畅通方案。

这正是康巴什区教育生态的常态。“科学知识如同种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决定其播撒质量,只有扎根实践土壤,才能长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树。”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春达说。

转型

角色重塑激活探究动力

“看谁能发现背后的真相?”在康巴什第六小学的课改推进会上,教师孙海伦用磁铁隔空吸物的魔术开场。当学生惊叹不已时,他顺势揭开S/N极规律并抛出挑战,学生迅速分组操作磁铁与小磁针,亲手印证科学规律,热烈讨论中,抽象原理化作学生亲证的真理。

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充分时间独立思考,在康巴什区的课堂上,教师角色悄然蜕变:从传授者转向引导者,从课堂管理者化身学习设计师。

“教学创新之根在教师,科学教师不必是科技创新的专家,但必须是科学教育的行家。”区教体局局长李美荣说。

为此,康巴什区建立了科学教师流动共享机制,校内教师与校外科技导师双向奔赴。目前全区已聘请211名科技创新人才担任科技导师或科学副校长,实现了“科学副校长”全区覆盖。

如何激发普通教师教学潜力?康巴什区打造“新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领军教师”四级递进发展体系,依托名师工作室定向孵化省级名师,在评聘中向科学教育相关学科倾斜。

“我们实施‘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学生科创获奖’三维评价,还设置了科学教师专项激励机制并配套奖励资金,让科学教师安心从教、静心育人。”李美荣介绍。

成效立竿见影。在近期内蒙古教育厅举办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设计及实践技能大赛中,康巴什区230余名教师作品揽获一等奖。

聚力

共绘区域科教新图景

拧螺丝、安系统、装轮胎……在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联合奇瑞汽车组织的“赛车梦工厂”活动中,学生化身为“小车匠”。伴随螺丝刀的旋转,一辆辆亲手参与设计的卡丁车逐渐成型。

“携手本地企业,目标就是创造更多让孩子们触摸前沿科技、体验真实场景的机会。”区青少年发展中心副主任聂云龙说。

如今,像这样的主题式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已在康巴什区遍地开花。秉持“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成为重要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了20余个基地及配套项目化课程。华大基因、深圳柴火创客空间、珠海太空中心等顶尖机构也深度融入其中,构建起稳定的研学科教“合作桥”。

随着《康巴什区“美好科学教育”一体化建设方案》正式推出,区科学教育联席委员会协同发力,康巴什科创中心、少年科学院等前沿科教载体相继成立,激励政策点燃了企业、科研机构投身地方科教事业的热情。

“多方联动正为区域科教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区教体局副局长郑维刚介绍,继2024年自然博物馆与花园城市研学基地分别启动“小小院士工作站”后,2025年初,康巴什区再落一子——与陕西师范大学共建“科学教育教授工作站”,聘请各大高校科学教育工作者指导工作,汇聚高校智力资源。

“我们不要‘纸上谈兵’的学霸,而要‘脚踩泥土’的探索者。”李美荣表示,“康巴什将持续深化科学教育改革,厚植创新与实践沃土,为培育新时代的科创栋梁筑基。”

记者手记

俯身大地 仰望星辰

走进鄂尔多斯康巴什区校园的科学实验室,最触动我的不是先进的设备,而是学生们眼中探索的光芒。这里的科学教育,正以“破壁融合”之势,书写着创新答卷。

康巴什区以“外联、内联、互联”机制,将社会资源编织成一张流动的网:科研基地、科技企业、高校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化身为科普实践基地。课堂不再受限于讲台,教育便从平面知识跃入立体实践。

根植于当地特色产业,康巴什区打造生态、能源、国防、农业、人工智能五大特色课程群。煤炭课程从小学的认知启蒙延伸到高中的职业规划;荒漠治理等校本品牌让“一校一特色”成为创新土壤。

康巴什区的启示,在于以系统思维重构角色:政府从主导者变为“生态织网人”,学校从封闭单元转为资源枢纽,企业、科研机构成为“教师”。而驱动这场变革的,是“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智慧,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划定边界,而是让资源自由对接、兴趣自然生长,万物皆可共生。(特约通讯员 苏勤)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你喜欢

  • 机械之最

    天津大学的三个创新场景

    天津大学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里,元英进(中)正在与学生们讨论。项目式课程中,学生们进行“意念控制小球”实验。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开展水下振动台悬索桥试验。 以上图片均为天津大学提供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新起点上,希望你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2025-10-28
  • 机械之最

    特稿丨在宽广的亚太铺设发展通途——推动区域共同繁荣的中国实践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题:在宽广的亚太铺设发展通途——推动区域共同繁荣的中国实践新华社记者宿亮 乔继红 曹筱凡浩瀚的太平洋,一朵朵浪花汇聚成奔涌的浪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将在此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

    2025-10-28
  • 科技之最

    小米17Pro最佳创新?新机「 之最 」大盘点合集!

    一直想要做一期目前新发手机的「 之最 」排行,现在终于得到机会了,毕竟重要的机型都已经发布完毕了,可以开始做盘点了。所谓之最,就是指在消费者感知比较强的各个维度上表现最好的机型,方便大家做一个选择。本文主要会从:「 最佳创新 」「最佳续航 」「 最佳屏幕 」「 最佳影像(静态) 」「 最佳影像(视频) 」「 最..

    2025-10-28
  • 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十个商业创新案例

    如果说“复制”是在现有基础上优化,那么“创新”则是从无到有地开辟新路径。历史上最伟大的商业创新案例,往往不仅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创造新市场、颠覆旧模式、或重塑人类生活方式的壮举。以下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十个商业创新案例,它们共同勾勒出了一部商业文明的进化史。十大商业创新案例---1. 福特汽车:流水线生产·..

    2025-10-26
  • 机械之最

    创新成果从何而来?科技人才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分享科创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要大力开发中国自己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何要坚守装备制造领域的“冷板凳”?10月15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举行,来自人工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三位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带来在智能建造领域攻坚克难的奋斗故事,激发学生们跨学..

    2025-10-18
  • 科技之最

    科技之光闪耀襄阳四十二中,创新浪潮奔涌未来!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赵彦儒)10月14日,襄阳市第四十二中学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大胆创新教育模式,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发的“小胖”人工智能机器人引入课堂,襄阳市科学技术协会《襄约学科学》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成员、襄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教学基地的志愿者们来到学校为同学们打造了一个趣味盎..

    2025-10-17
  • 机械之最

    沙地生金,“两山”理念的赤峰实践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扛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坚持不懈保生态、治污染、促转型,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为进一步传播好内蒙古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法和经验,9月26日—9月30日,光明..

    2025-10-16
  • 机械之最

    海军某支队聚焦打赢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军士队伍的实践探索

    严把入口关 畅通成长路——海军某支队聚焦打赢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军士队伍的实践探索■姜海涛 齐旭聪大洋之上,波涛翻涌。仲秋时节,海军某支队舰艇编队奔赴陌生海域,展开多科目实战化训练。舰舱内,警报骤响,红灯闪烁。刚刚晋升为下士的毛子胤紧盯屏幕上的数据,双手在键盘上快速操作,精准发出一串串指令,整个过程干净利..

    2025-10-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