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之最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创新力”变“生产力”——科技创新点燃发展引擎

2025-06-30 10:53机械之最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四个面向”的殷切嘱托,为我国科技事业锚定了方向。

循着“四个面向”的指引,科技与产业深度交融、同频共振,源头创新蓬勃涌动,前沿成果加速落地,越来越多的“创新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量子前沿技术走出实验室

6月16日,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消息,我国首款面向千比特规模设计的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ez-Q Engine 2.0已于合肥等地正式交付使用。

“这是我国在量子计算核心设备领域实现的重大自主突破。”测控系统研发负责人、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唐世彪说。

一台高性能的量子计算机,离不开高精度的测控系统。ez-Q Engine 2.0就是科研和产业合作、在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研发过程中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

“在保持核心技术指标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我们的价格还不到国外产品的一半,新一代测控系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唐世彪讲道。目前,该产品已批量交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电信量子集团等9家科研、产业单位,累计提供超5000比特测控服务,直接助力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的研发攻关,为我国后续研发更大规模可纠错超导量子计算机打下坚实基础。

******指出,“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从实验室奔向生产线,成果落地是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有力体现。这项突破,不仅是我国关键技术自主化努力的结果,更是落实***“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

如今,牢记***嘱托,越来越多量子前沿技术加速“上架”,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超力“量”。

国盾密邮、国盾密盘、量子安全会议平板一体机……今年4月底,科大国盾携多款量子产品亮相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量子通信悄然走进人们的手机、平板电脑;脱胎于“量子大街”实验室里的国产量子计算机与“巢湖明月”超级计算机成功“牵手”,实现“量超融合”协同运算;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为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成功完成超50万个量子计算任务,涵盖流体动力学、金融、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领域。

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2024年1月6日摄)。新华社发(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供图)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我国科研工作者还持续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高精尖领域创新突破,一批重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各地加快培育未来场景,抢占科技制高点,更多前沿科技走出实验室,奔向生产线。

商业航天激活产业链

北京亦庄,“火箭大街”建设如火如荼,这是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仅2024年,“亦庄箭”就完成入轨发射13次,入轨卫星超80颗。

“这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基地,更是创新的赋能平台,通过提供‘一站式’共性试验验证服务,并通过共性技术平台共享试验设备,帮助企业提效降本。”北京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局副局长、商业航天产业专班主任马朝说。

近年来,商业航天爆发式增长,这种“源头活水”般的创新平台吸引了产业上下游高度聚集。“火箭大街”所在的北京亦庄,汇集了160多家空天企业、600多家航天生态企业,商业火箭集聚度达到全国的75%,互联网卫星集聚度全国最高。

“火箭大街”建设现场临时展厅(2025年2月21日)。新华社记者 郭宇靖 摄

“***提出‘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近年来发展势如破竹。从准入开放激发活力,到资本‘用脚投票’引领方向,市场以其独特的敏锐性、竞争性与趋利性,将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汇聚到最需要、最可能产出的领域。”在建设现场,一家卫星通信行业头部企业创始人说。

“商业航天已成地区产业的催化剂。”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谈起产业链:以航天技术为核心,带动上中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从材料研发到电子制造,从软件编程到精密加工……“火箭大街”让“左邻右舍”集聚成势,给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面向经济主战场,我国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以创新驱动产业深度应用,一大批新能源、空天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氢能装备等热门领域产业链不断延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煤制油”夯实能源基石

2024年11月30日晚,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在震耳轰鸣声中成功首飞,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烧“煤”。

这一燃料的关键原料“煤制油”,部分来自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凝聚着张飞跃和团队十余年的心血。

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煤制油合成油厂厂长,张飞跃全程参与了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在宁夏银川东部一片荒漠上“创业”。

“吃饭的嘴不能总搭在别人碗边上。”张飞跃说,“煤制油”一度遭遇技术封锁,他们大胆创新突破,选择了技术国产化之路。

气化装置是煤制油项目的核心装置,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神宁炉”,不仅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还克服了外国气化炉只能“吃”精煤的缺陷,让我国“煤气化”不再受“气”于人。

2016年12月,项目成功投产,我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全套煤制油工业技术的国家。******作出重要指示:“这一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对我国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对能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发展方式的有益探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

这是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夜景(2022年6月22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这座戈壁滩上崛起的“超级工厂”,如今项目整体国产化率达98.5%。2021年项目达产以来,已连续4年满负荷稳定运行,累计生产油化品超2000万吨,接近全国煤制油产能的一半。

“我们不断创新突破,加快煤制油技术升级,让‘一块煤’实现更大价值裂变。”张飞跃说,国能宁煤400万吨煤制油项目,从刚开始只有液化石油气、石脑油、普通柴油等几种初级石油产品,到后续开发出环保液体蜡、轻质白油等20多种高附加值化工品,吨煤价值提升了7倍左右。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全球首次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海浅层气联合试采成功,强化能源安全;移动式混联加工机器人助力载人航天、探月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导向型研究领域的技术创新,如同强大催化剂,助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力潜能不断释放。

“脑机***”解锁健康新维度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的脑机接口康复治疗室里,因脑卒中上肢瘫痪的老吴头戴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装置,左手在外骨骼机械手臂辅助下完成伸展、合拢……

老吴没想到有一天能用意念操控手指,这多亏重庆云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被送到医院时我左手左脚都动弹不得,一个疗程后,生活基本能自理了。”老吴说。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的脑机接口康复治疗室内,医护人员正在帮助患者调试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2025年4月11日)。新华社记者 李晓婷 摄

“脑机接口从一个看似‘科幻’的概念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临床诊疗‘生产力’。”重庆云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峰说,这为患者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当老吴想着“握住左手”,非侵入式脑电帽就开始采集他的脑电信号,将指令发送给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带动其手部完成这一指令。“相当于人工搭建了一条体外神经通路,代替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由被动康复向主动康复转变。”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谢梦说。

“近年来关于脑机接口的研究成果密集产出,但要真正实现产业化落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回想产业化初期,张海峰感慨万千,“要在近1000亿个神经元的大脑中清晰分辨有效信号并分析解码,最终实现智能化的诊疗方案。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脑机接口产业化的企业,无前例可循。”

“在日复一日的试验中,我们成功建立了数据分析模型,并不断迭代优化算法。”张海峰说,2018年企业脑机接口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如今系列产品在40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应用,服务超50万人次。

“***强调‘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加强健康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落地是保障人民健康的有力支撑。”张海峰说,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医疗技术创新已迎来发展黄金期。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国产质子治疗系统等医疗重器“从无到有”,癌症、白血病防治药物等实现突破,融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型医疗模式快速发展……“脑机***”的创新成果正越来越多转化为普惠大众的医疗“生产力”。

领衔记者:刘菁

文字记者:陈诺、戴威、郭宇靖、马丽娟、李晓婷、唐紫宸

策划:张晓松

统筹:冷彦彦、周文林

海报制作:栾若卉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猜你喜欢

  • 科技百科

    智慧小镇创新城

    近期与锡城市民关系最近的大热点莫过双十一的临近,“上网上街上苏宁,全民购物嘉年华!”的口号也在大街小巷不断被刷屏。线上线下打通,智慧科技体验与互动沉浸式购物空间,已悄然成为消费者颠覆式的全新体验。大促,黑科技,时尚好玩,覆盖全年龄层,成为无锡苏宁广场全民购物嘉年华期间的热力标签。据悉,全民嘉年华期间..

    2025-10-01
  • 科技之最

    杨德龙:这轮AI主导的科技牛行情有望贯穿整个牛市

    杨德龙系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2025.09.26 周五从去年9月24日政策重磅出台之后,A股市场已经走出两轮强势上攻。第一轮是9月24日政策出台之日起就大幅上涨,短短几个交易日大盘上涨近1000点,呈现出普涨的格局。随后在10月8日创出3.4万亿以上的日成交额后,市场出现了调整。调整完再次启动是在..

    2025-09-29
  • 科技之最

    从“借壳生蛋”到“以制胜”:论以色列科技何以强盛?

    一、 现象须看本质,强大非由天赐今日世界论科技军事实力,多有惑于表象者:或眩惑于美利坚之舰机铺天,或震慑于俄罗斯之核武如山。然以色列之强,恰在“于无声处听惊雷”。其国虽小,其志弥坚;其产虽寡,其技独精。观其行事,非止于“买来即用”,而是“拿来即改,改则能用,用则必胜”。此等本事,非一日之功,乃数十年..

    2025-09-29
  • 告别冰冷感!硬核科技解锁 “有温度” 的新形态

    当硬核科技生动呈现,冷冰冰的专业知识便有了直抵人心的温度。如何实现这一神奇转化?全国科普月中的一些实践或许能给出启示。具化抽象概念一线科研案例是科学普及的“最佳剧本”。9月20日,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杨智荣的讲座《追捕隐形凶手的疾病侦探》,让200多名中学生体验了一场现实版悬疑推理..

    2025-09-28
  • 人类之最

    人类文明的发展有极限吗?

    引言人类文明如奔涌长河,跨越万载春秋——从蒙昧时代的簇簇星火,到信息时代的滔滔洪流,其壮阔历程足以令世人惊叹。但一个根本性的追问始终萦绕:这波澜壮阔的文明进程,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终极极限?是终将触碰到无形“天穹”而趋于停滞,还是其生命力本就蕴含着突破一切边界的无限可能?要回答这一问题,需穿透表象,深..

    2025-09-27
  • 科技之最

    最温柔的“SPA”,最硬核的科技!这群年轻人这样疗愈太湖

    在太湖宜兴水域上,一座大型水上平台正忙着“梳妆打扮”——五艘作业船协同运转,清淤管道有序输送着湖底淤泥,余水经过处理后清澈排出,直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这就是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生态清淤绿色智能一体化水上平台——“太湖之光”作业平台,它用“黑科技”为太湖生态修复注入新活力。在“太..

    2025-09-27
  • 科技之最

    紧握科技创新“金钥匙”,爱尔眼科荣膺“2025年度未来健康产业之星”奖

    9月21日,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2025年度未来产业之星·上市公司颁奖典礼举行,凭借其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卓越的市场表现,爱尔眼科荣膺“2025年度未来健康产业之星·上市公司”奖。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经济增长的最活跃力量。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

    2025-09-27
  • 聚焦上海两大先导产业 《先锋企业创新力年度报告 2025》发掘硬科技“未来之星”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科寻科汇(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近日联合《先锋企业创新力年度报告 2025》(以下称“报告”),聚焦上海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两大先导产业领域的初创企业,依托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数据,遴选一批具有高成长潜力的先锋企业。作为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基石力量”,初创型科..

    2025-09-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