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全球都在竞速的科技创新赛道,上海只争朝夕……

2025-07-09 09:57科技之最

脑机接口先锋企业Neuralink成立时,有人描绘了一幅数字永生图景,赋予脑机接口无限想象。但他们或许并不会想到,这样的科幻图景正在上海演绎出更多可能。

6月29日,我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脑智天地”在沪启动建设,制造业、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等领域的企业与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等机构都汇聚在同一实体空间,加速从技术研发到临床应用全链条协同攻关。显而易见,通过前期系统性布局,一个打通优质科研资源、临床机构等上下游,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已然显山露水。

从脑机接口这一未来产业书写的上海方案,可以一瞥这座城市在全球激烈竞争的科创赛道上,努力奋进的身影。

牢记为国担当、勇为尖兵的殷殷嘱托,上海只争朝夕……

基石

在张江科学城,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最近进入设备安装高峰。作为我国迄今投资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国之重器”,建成后将成为未来十几年里全球仅有的三台高性能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之一。而不远处,这里还聚集着“鹦鹉螺”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等多个大科学装置。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中之重。放眼上海,已建成“国之重器”达到11个、在建4个、规划建设5个,总投资规模约350亿元,设施数量和投资金额均全国领先。

不止于此。针对创新全过程中“从0到1”的基础研究环节,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多项首创性探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努力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今年一季度,上海科学家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5篇,平均每两天一篇,创历史新高。

科创高度提升,创新策源功能强化——这是一组最为直观的数据:2024年,上海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4%,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例约11%。全市财政科技支出635.5亿元,同比增长20.3%。

眼下,上海的任务清单已列明积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在沪国家实验室落实“总平台、总链长”定位,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探索建立战略科学家主导的管理和选人机制等更多重头任务,科技布局的战略性和敏捷性持续增强。

加速

在上海最东南角,能量奇点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已经跃过两扇“龙门”——成功点亮等离子体、自研“经天磁体”刷新世界纪录。

“到2035年,中国或将迎来可控核聚变发出的第一度电。做成这件事,似乎只能在上海。”能量奇点CEO杨钊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座城市对于未来产业的整体性前瞻布局:上海在核电技术领域积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拥有集中的高温超导带材供应能力。无独有偶。今年3月,AR(增强现实技术)独角兽企业XREAL选择把总部落在上海。谈及原因,公司创始人徐驰如此表示:“我们认为,上海不仅在技术和科研资源方面具备优势,还在政策、人才和产业生态成熟度方面为我们搭建了良好的对接桥梁,使产、学、研、资能够形成合力,为AR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对于一座经济中心城市而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力,才能发挥要素集聚的优势。而“最后一公里”的加速突破,有望催化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发力全过程创新、全链条加速,脑机接口这一未来产业正是最鲜活的案例。今年1月,《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发布,进一步加速产品研发与临床试验。在此背景下,刚刚启动的集聚区“脑智天地”被寄予厚望:要把科研、临床、产品开发等产业链上下游集中在一起,培育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以创新浓度和密度换取创新高度和速度。

核爆

科技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上月举行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科创金融”几乎成了每场分论坛上必讨论的话题。也就是在论坛现场,科创板拉开了分层改革的大幕,第五套标准重启,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

借助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优势,上海正加快构建全周期、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培育更多科创核爆点。

为优化创新生态,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已经设立。不久前,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发布第二批子基金遴选结果公示。至此,这一母基金已覆盖3个战略性子基金、26只市场化子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则围绕六大未来产业投资布局,目前也投资了6只子基金。

创新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主体,企业的“破茧”也离不开少干扰、强服务、审慎监管的创新环境。与能量奇点同处一个创新赛道的上下游,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此格外感同身受。

前不久,规划投资25亿元的上海超导带材及总部基地在沪开工建设,项目在土地交付当日同步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审图证、施工许可证、土地不动产权证,达成“五证连发”。董事长马韬表示:“上海超导扩建项目早一步开工,就能早一步投产,更加巩固在细分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

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上海要做的就是率先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体系和创新生态,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五个中心”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只争朝夕、苦干实干,这座城市正以奋力一跳的姿态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为人类探索宇宙!中国成立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

    7月7日,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成立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这是中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新华社合肥7月7日电(记者何曦悦、吴慧珺)中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国际深空探测学会7日在安徽合肥成立。该学会的成立对中国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是全球航天界协同创新的重要标志。国..

    2025-07-09
  • 世界奇闻

    探索宇宙新平台!中国发起成立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

    7月7日,我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在安徽合肥成立,这是全球首个以深空探测命名、由中国牵头发起的国际深空探测学会。 7月7日,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揭牌仪式在安徽合肥举行。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学会的成立是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新起点,也为全球航天协同创新提供广阔平台。深空探测是指对月球及以远天体和空间的科学探..

    2025-07-09
  • 金力永磁:新能源汽车产品覆盖全球前十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商

    金融界7月5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金力永磁提问:请问贵司是否与小米汽车有合作?如有请详细介绍下,谢谢。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截至2024年底,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产品覆盖了全球前十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有关具体客户的具体业务等情况,公司将基于与客户签署的保密协议基础上,做好信息披露工作,请以公..

    2025-07-09
  • 排行榜

    全球十大轮胎制造商:中国企业占据3席,第一名销量达到1.85亿条

    米其林依旧是那个全球最大的轮胎制造商,去年销量达到1。85亿条!市占率有9。6%。单看乘用及轻卡胎这块,它是第一,卖了1。573亿条,市场份额9。5%,但在卡客车胎领域,它排第三,销量1520万条,份额7。2%。这家公司的历史得从1889年说起,爱德华·米其林和安德烈·米其林两兄弟接手了一家农机厂。这个厂是他们祖父巴比尔·..

    2025-07-09
  • 世界最快

    时速400公里!全球最快高铁来了

    7月7日中国铁路发布复兴号家族证件照全球最快成员登场↓↓↓CR450动车组投入商业运营后运营时速将达到400公里成为全球跑得最快的高铁列车2024年12月29日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标志着“CR450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将极大提升我国铁路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CR..

    2025-07-09
  • 惊爆!头条独家揭秘:全球首例未解之谜终于被破解!

    辛辛苦苦写的文章没有配送量,没有阅读量,没有点赞……是不是心里很痛苦?要不要坚持?是继续写还是放弃?##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头条号写作领域,每个创作者都或多或少会面临这样的痛苦。那些辛辛苦苦书写却未能得到回报的日子,似乎使我们的目标模糊,迷失了方向。但我想告诉你,写作就像种地一样,充满了季节的变..

    2025-07-08
  • 科技之最

    走,去见识“黑科技”

    本报记者 尹 婕《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07日 第 12 版)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天柱峰景区依托秀美山水,打造机器人互动体验、水上卡丁船竞赛、直升机高空游览等新业态,让游客感受山水与科技的融合之趣。周 亮摄(人民图片)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景区,游客穿戴“外骨骼机器人”下山。谢贵明摄(人民图片)这个暑期旅游市..

    2025-07-08
  • 全球最大“电力超市”到来 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渐近

    中新社北京7月3日电 (记者 王梦瑶)2025年过半,中国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从之前只是按周、按月等短期开展交易变成可以每天不间断交易。现在,买卖双方可以在这个“电力超市”里根据需求随时跨省区买卖电力。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中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

    2025-07-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