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之最

从大同到上海,打造“行走”的千年石窟

2025-11-25 10:44机械之最

光明日报记者 杨珏 张楠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翔

条条彩带飞出身姿旖旎,尊尊造像凝视风雨变迁,伎乐天人手中的琵琶奏响传颂千年的宫廷妙音。石窟,就在这里缓缓醒来——

汇聚云冈石窟文物、3D复原石窟、当代艺术作品的“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日前在上海展出。本次展览最大的亮点是将云冈石窟中颜色保存最丰富的第12窟“音乐窟”整体“搬”至上海,携带各类民族乐器的“北魏乐队”在上海钟鼓和鸣。

这是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1比1复制洞窟的文物展出,不可移动的石窟“行走”了起来。从大同到上海,云冈石窟千姿百态的造像用时三年,走完了这1400多公里的创新之路。

攻关:以匠心复刻千年神韵

“实现1比1复制的难点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如何将石窟解构为适合打印的模型数据;第二是如何真实还原石窟本色;第三是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结构件多次搭拆。”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周宇超讲述了他们1比1还原石窟的技术难点。

精妙的佛像能还原,靠的是科研人员抽丝剥茧、步步为营。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精准打印形态各异的石窟异构体。常见的3D打印设备难以满足石窟造像的打印需求。“我们联合厂家,自主研发了用于石窟的3D打印机。”周宇超介绍,从第3窟解决结构件稳定性问题到第12窟实现可拆装式安装,云冈研究院逐步探索,在分块打印、整体组装的思路下,让造像打印得以实现。

为了呈现武周山黄砂岩的特有质感,避免色彩的误差光差,经过反复采样,科研人员最终调试出一种特殊涂料,使打印品能呈现出独特的砂岩质感,并由一支考古、美术、计算机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人工上色团队为造像“梳妆”。

“最开始也想用机器上色,但发现机器始终无法准确还原石窟本色,还是决定由人工进行。”周宇超扶了扶眼镜,笑着打趣道。

在云冈研究院科研人员的努力下,石窟复制品有了可拼装、能移动、复神韵的特点。他们让远在千里之外的观众能实地感受石窟的千年韵味,也让文物展示有了一条可复制的创新路径。而让石窟“移动”起来的“钥匙”,则是对数智技术的应用开发。

智守:用技术跨越时空限制

过去,云冈石窟的人工测绘要靠科研人员爬脚手架,人工测量、手工绘图。数智技术的应用让云冈石窟的文物保护、创新展出、数字复原有了新范式。

“2020年,我们有了自己的‘最强大脑’——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实现了数据采集后的快速处理、存储和呈现,文物保护速度得到了快速提升。”周宇超介绍道,在计算中心建立以前,数据采集一年最多采集一个石窟,而现在能实现每年采集两到三个石窟。

质的飞跃不仅体现在速度,精度的提升也十分可观,最高精度达到了8K、0.03毫米级别。科研人员不再需要反复测量,一次工作便能完整记录。

激光扫描技术的精确记录让石窟的每一处细节都得以完整重现。“以往手段精度不足,现在通过三维模型可以生成高精度正射影像图片,精度能控制在毫米级别,无论是保护修缮还是图像绘制,都能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辅助。”周宇超自豪地说道,“我们让北魏工匠们留下的刻痕、字体都能完整呈现。”

现在,云冈石窟的整体数据已达PB级别,海量数据不仅让千佛有了“数字孪生”,也支撑起观众体验北魏风华的游览需求,“音乐窟”真正实现了“音乐会”不谢幕。

创新:解锁石窟游览新方式

数据体系的搭建赋予观众更加多元的游览方式。

“我们现在积累了很多数据,正在做高质量的数据集(合),一旦完成,就可以形成垂直领域大模型,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周宇超劲头十足地讲述着文物游览新趋势,眉眼间难掩兴奋之情。在未来,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轻松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线上文物观赏,一些不再对外展出的珍稀文物也能通过数字方式再现光华。

不止于此,AI、VR等技术的应用也让云冈石窟实现了虚拟资源与实体展品的动态结合,构建出可移动、沉浸式、多元化的文化体验空间。在上海“云海相望”展出中,为了带给观众更加震撼的感受,云冈石窟数字化团队采用VR技术,让观众能体验到与佛齐平的视角。以往难以呈现的细节在技术加持下成为跃然眼前的生动感受。用周宇超的话说,这是“在保护中展示,在展示中保护”。

现在,云冈石窟总量80%的洞窟已完成三维高精度数字化采集,将来无论在何处呈现、呈现何种细节,都能做到无缝协同、灵活设置。云冈石窟的数字化实践摸索出一条结合技术研发、文物还原、游客体验的“云冈方案”。

据介绍,不远的将来,“AI+保护”“AI+旅游”等技术的落地,能帮助工作人员更快速地进行文物本体监测、游客偏好度、展览形式喜爱度等方面的数据分析,为云冈石窟的保护、展出、数字展映提供更科学的预测和决策,进一步拓宽观众亲近千年造像的途径。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24日 09版)

猜你喜欢

  • 世界最贵

    23岁珠宝商用钻石打造全球最贵义眼,价值1425万元

    美国好莱坞007电影《谁与争锋》中,反派角色赵因全身镶满钻石而令人印象深刻。现实生活中,美国阿拉巴马州一名年仅23岁的珠宝商斯雷特·琼斯也打造出“钻石眼”,宛如走出电影的角色。琼斯因17岁时感染弓浆虫症导致右眼视力丧失,历经多次手术后不得不摘除眼球。他没有选择低调隐藏,反而决定与义眼专家约翰.伊姆合作,设..

    2025-11-15
  • 商业之最

    【蒲湖新语】厚道儒商:穿越千年的商业文明之光

    从曲阜孔府旁的老字号商铺,到现代商场里坚守诚信的企业柜台,“厚道”二字始终是中国商业文明的底色。“厚道儒商”并非简单的道德标签,而是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将“仁、义、礼、智、信”融入商业实践的经营哲学。在流量至上、利益为先的当下,重提“厚道儒商”精神,既是对传统商业智慧的回归,更是破解商业乱象、构建良性..

    2025-11-14
  • 4个月来,一艘“巨轮”改写商业逻辑的上海实践

    4个多月来,“路易号”所在的兴业太古汇日均客流高达8万至10万人次一艘“巨轮”改写商业逻辑的上海实践南京西路商圈日均客流超50万人次,周边重点商场客流同比增长超50%,销售额普遍实现翻倍增长这一现象级消费场景创新要素——■集首发经济“首展首店首秀”于一身■创造可逛、可看、可品的沉浸式体验■设计充满故事性、话..

    2025-11-13
  • 历史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诛杀胡惟庸 废除了传承千年的丞相制 明太祖朱元璋是怎么一步步把丞相制度给废除的?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带来

    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在杀了胡淮庸后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和影响后世的决定——废除一千多年来的丞相制度。至此中国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一切权力归帝王。明太祖朱元璋是怎么一步步把丞相制度给废除的?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带来什么结果?大明王朝开国初年,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但满朝文武似乎并没有把心思重要放在工作上..

    2025-11-10
  • 厚道儒商,穿越千年的商业文明之光。

    在商业文明的长河中,“厚道儒商” 始终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穿越时空的价值光芒。从古代徽商 “贾而好儒” 的经营之道,到现代企业家 “义利兼顾” 的责任担当,这一商业精神不仅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为浮躁的商业世界注入了温润的人文力量。​“厚道儒商” 的核心,在于将儒..

    2025-11-04
  • 人类之最

    千年圣人孔子:“仁”点亮人类文明的灯塔,至今影响我们的生活!

    提起孔子,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仁”、“礼”、以及那深远的儒家思想。这位生活在2500年前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用他那“仁”的理念,点亮了中华文明的灯塔,也深深影响着今天的我们。孔子:从春秋乱世到思想巨匠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在今天的山东曲阜。那个时代,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孔子幼年丧父,..

    2025-11-03
  • 机械之最

    这几个“亿”想不到:上海“绿波”扬起科创浪花

    新华社上海10月30日电(记者丁汀、周心怡)当全球产业竞争来到新旧动能转换的十字路口,一座城市应如何锚定自己的航向?上海,正以能源革命驱动产业革命,打造立足本土、面向未来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一边是闵行的车间里,为捕获“风”、驾驭“光”而打造的巨型装备静默运转;一边是嘉定的街头,依靠清洁电能和尖端算法自如穿..

    2025-11-01
  • 合肥这里,默默打造“科学之眼”

    安徽财经网讯:在合肥市庐阳大数据产业园里,时常有来自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神秘材料”送到安徽中科热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热仪)检测。这些材料可能藏着关乎火箭能否安全升空的数据,也可能藏着“驯服”锂电池“暴脾气”的“密码”。而中科热仪研发的量热与热分析仪器则是“解密”的“关键之匙”。“仪器内集成了上..

    2025-11-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