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百科

孙权为什么没有顶尖谋士

2025-05-19 08:27职场百科

任何一个成功的领袖人物,其领导风格、成功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治国理政,莫先于用人,用人始终是领导艺术的核心内容。孙权的领导风格,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第一,处事谨慎,对发展战略心中有数。

孙权即位不久,与鲁肃初次见面。鲁肃是周瑜推荐的。二人合榻对饮。孙权说:“今汉室倾危,孤思有桓、文之功,君何以佐之?”意思是要学习齐桓公、晋文公,匡扶汉室。这其实是场面上的话。主政一方,当为汉家社稷效力。

鲁肃非常直截了当地说,您恐怕不够格啊。当年汉高祖刘邦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日之曹操,犹昔日之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以我浅见,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保守江东,割据一方,以观天下之衅耳。若因北方地区多务,我们可以伺机剿除黄祖,进伐荆州刘表,完全据有长江天堑,此王霸之业也。

其实,在孙策临终前,就提出了“保有江东、徐观天下”的偏霸之策,鲁肃只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并且更具体地论及发展路线图而已。但孙权新领江东,极力与曹操斡旋,不宜立马表态,暴露自己的政治意图。他现在的身份还是汉臣,所以他假装糊涂说:“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孙权这番表态,与四十八岁的刘备后来对于诸葛亮“隆中对”的立马表态,有显著的不同。应该说,各有千秋。刘备立马表态,是要给自己和团队打气;孙权故作沉吟,则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战略方向。两位都是高人!可是,人家孙郎当时只有十八岁。

《资治通鉴》记载了孙权就任之初在人事上的一些安排:“权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并合之。别部司马汝南吕蒙,军容鲜整,士卒练习。权大悦,增其兵,宠任之。功曹骆统劝权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飨赐之日,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权纳用焉。”这段话说了三件事:一是孙权一上台就进行了一次军队改革,合并裁减了一些兵少能力弱的干部;二是重用提拔了吕蒙,因为吕蒙带兵出色;三是采纳骆统的建议,尊贤纳士,听取其建言,关心其生活,观察其志向,以便进一步发现人才。

第二,善于识人用人,能够驾驭部下。孙权割据江东,除了地理优势,还有人才优势,始终有一批文武人才忠心辅佐他。这一点,为曹魏出使江东的使者观察到,诸葛亮在蜀汉也多次提到这一点。治国理政,人才终究是第一位的。孙权用人最大的特点是:不求全责备,人尽其用。

孙权曾经评论过吴国的三个重要人才——周瑜、鲁肃和吕蒙。对于周瑜,他肯定其胆略过人,赤壁之战,开拓荆州,建立伟业。对于鲁肃,他肯定其见识超群,并举二事为证。一是榻中对,二人初次见面,鲁肃论及发展大略,谋求帝王之业,此是一大快事!二是曹操大兵压境,张昭、秦松等人都主张投降,只有鲁肃力主抗击,劝孙权召周瑜,总领兵事,最终获胜,这是两大快事。

但是,孙权说鲁肃也有错失,认为鲁肃力主借荆州给刘备的事,是其明显失误;当刘备不愿意归还荆州之时,鲁肃向关羽讨要不成,说关羽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是鲁肃“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但是,孙权说,瑕不掩瑜,我并不苛责于他。孙权还赞赏鲁肃带兵,军令严肃,路不拾遗,有完美的法令制度。

对于吕蒙,孙权赞赏他不仅果敢有胆,而且是“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故事呢。

吕蒙带兵后,有一次孙权对吕蒙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掌权用事,不可不学习,建议他花时间读读书。吕蒙推辞说,军中事情繁忙,哪有闲工夫读书啊。孙权说,“不是让你读书去当经学博士啊!但当涉猎阅览,了解历史成败嘛。你说自己事务多,与我比怎么样?我的事情也多,但是,我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裨益”。从此,吕蒙注意读书,进步很快。以致鲁肃见到后,大呼:老兄今日之才学,非复当年的吴下阿蒙啊!吕蒙不无得意地说,有道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老兄怎么现在才明白呀!孙权称赞吕蒙通过学习,进步很快,与周公瑾相亚,唯有议论的风采稍逊而已。

再举一个例子。赤壁之战后,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合肥一带有过多次拉锯战。孙权常年屯兵在濡须口(今安徽无为县北)。他让大将周泰在濡须前线统兵,发现大将朱然、徐盛等轻视周泰。周泰不仅出身寒微,而且也没有什么背景,他们归周泰统属,心中不服。前线统兵将帅不和,这是兵家大忌。怎么办呢?孙权没有采用生硬的手法批评不服的将领,而是动了些心思,用温和的办法化解了矛盾。

孙权约会诸将宴饮,酒酣耳热之际,命周泰解开衣襟,见其身上伤痕累累,故意问道,周将军啊,你这遍体鳞伤是怎么回事啊?周泰老老实实地一一作答说,这一处伤疤,是何时何地的哪场战斗所致,哪一处伤疤是何时何地的哪场战斗所致。等到周泰说完,穿好衣服,孙权已经泪流满面。他紧紧拉住周泰的手臂说:“幼平(周泰字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身体上的刀剑伤痕像刻画的线条一样),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宴会结束后,孙权请周泰帅兵马导从,鸣鼓角作鼓吹而出。于是,徐盛等乃服。你看,孙权做思想工作,绝不鲁莽,而是讲究方式方法的。

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处理陆逊与诸葛恪的关系上。所谓“夫不舍小过,纤微相责,久乃至家户为怨,一国无复全行之士也”。

第三,对外战略灵活,善于审时度势。三国的外交纵横中,东吴的身段最柔软,联刘抗曹,或者是降魏攻刘,端的看国家利益,没有个人感情。赤壁之战前的事情不说。赤壁之战后,孙权与曹操有过多次交手,互有胜负。但是,如果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或者损害,孙权从来不吝惜与刘备翻脸。孙权有多次投降曹魏的举动,又有多次与蜀汉盟誓的事情。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当初刘备借荆州,一是因为刘备赤壁之战确实有功,二是鲁肃力主孙刘联盟,对付北边的曹操,把刘备当作看家护院的。其实,刘孙两家对于荆州的归属,有明显的分歧。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取益州,孙权就嘀咕着荆州的事情。鲁肃死前,由于曹操在汉中的行为威胁到刘备,刘备做出让步,孙刘两家分荆州为二,东边三郡归孙吴,西边三郡归刘备,算是暂时熄灭了争论。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拿下汉中,称汉中王,关羽在荆州地区采取配合行动,猛攻襄、樊,意欲从陆路上打通荆益。孙权不想刘备在中原得计,更想乘刘备无暇东顾,将其势力从荆州彻底清除出去。司马懿看出了孙权心中的小九九。于是,孙曹一拍即合。孙权与曹操暗通款曲,关羽丢了性命。

不久,延康元年(220)十月,曹操去世,曹丕禅代称帝,改元黄初。次年八月,“孙权遣使称臣,卑辞奉章”,对此,曹丕欣然接受,封孙权为大魏天下的藩王——吴王。对于孙权的甘做藩臣,曹魏阵营的人看得很清楚,无非是权宜之计,防止刘备报仇时,“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孙权面对曹丕派出的使者浩周,信誓旦旦,说是绝对有诚意,甚至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解释,“为之流涕沾襟,指天为誓”。可是“多设虚辞”,绝不派质子。

及至夷陵之战,蜀汉失败,孙权马上不认账。曹丕大怒,派大兵征讨,孙权“乃卑辞上书,求自改厉”。孙权还在上书上说:若陛下认为我罪在难除,不能原谅,臣当奉还土地民人,“寄命交州,以终余年”。把我流放到交州去,终其余生。同时,孙权又与上过当的魏国使臣浩周写信:“欲为子(孙)登求昏宗室。”又云:“以登年弱,欲遣孙长绪、张子布随登俱来。”说得跟真的一样。这就是孙权的手段。

但是,这次曹丕不上当了,决计亲征东吴。孙权于是一方面发兵临江拒守,另一方面又“使太中大夫郑泉聘于汉,汉太中大夫宗玮报之,吴、汉复通”。蜀汉这时候已经没有力量再战,与曹魏又不存在和解的可能性,只好接受了东吴的和平使者。在刘备死前,蜀吴已经实际和解。刘备驾崩后刘禅继位,诸葛亮实际主持朝政。诸葛亮主动遣使东吴修好。于是东吴与蜀汉维持了四十年的和平,直到三国局面的结束。

孙权晚年犯了许多错误。孙权是一个疑心比较重的人,只是他不一定放在脸上。在赤壁之战前,他为了牵制周瑜,派程普与周瑜为左右督。及至吕蒙带兵图荆州,又想要派孙家人牵制,吕蒙点出此事,说当初周瑜与程普的不协调,几乎闹出事故来,孙权才作罢。当年的孙权,尚能改过迁善,约束权力,把持自己。可是晚年的孙权,听信谗言,昏聩骄狂,手握大权不放,疑心重而听不进劝谏。他任用的宰相,不是平庸之辈,就是远离京城的前线统帅。前者不敢用权,后者无法执政。孙权也想改革,可是,他用吕壹进行的改革,变成了苛政。特别是在接班人选择上,反复无常,终致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孙权是三国英雄里面寿命比较长的一位,神凤元年(252)辞世的时候,已经七十岁。在古代王朝权力结构中,长寿的帝王晚年往往不知道约束自己,形成悲剧,孙权也没有逃脱这个命运。

猜你喜欢

  • 艺术之最

    为什么说书法是“最古老的设计艺术”?答案让人拍大腿!

    书法意境:从线条到永恒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如江河奔涌,绵延不绝。其为最古老的设计艺术,实非虚言。远溯先秦,近及当代,一管丹青,一纸素笺,承载着华夏文明的精神血脉。渊源流变甲骨文初现,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符号,既是实用的记事工具,更是最早的艺术设计雏形。殷商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已显端倪,字字珠玑,浑然天成..

    2025-05-19
  • 外向孤独症的三大特征 看你中了没有

    外向孤独症就是在别人眼里,家长老师同学面前看起来很高兴很开朗,也善于交际,人缘不错,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看起来没什么毛病就是一个阳光向上的人类,实际上内心是很孤独的,表面上都是装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外向孤独症吧。1:什么是外向孤独症外向孤独症是一种疾病,而且这也是一种网络语言。这个意思就..

    2025-05-19
  • 历史百科

    红楼梦中探春为什么提前知道抄检大观园的消息?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其中大观园被抄检时,探春为何会提早知道抄检大观园的消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红楼梦》夜抄大观园是秘密行动,王夫人瞒着荣国府赖大家的,林之孝家的等管家媳妇。只命令自己的陪房,王熙凤的陪房这些亲信..

    2025-05-19
  • 历史百科

    武则天退位之后 为什么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对武则天退位去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世人而言,武则天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存在,此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官方承认的女皇帝,也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存在。武则天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但是后来唐太宗去世了,而她又没有子嗣,因此进入了感业寺当尼姑。武则天是个..

    2025-05-19
  • 历史百科

    武则天篡权才登上帝位 武则天退位后为何没有被清算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女皇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能够在人才济济的朝堂谋得帝位并在位15年,可以说武则天书写了一个传奇。但她晚年时期,毅然决定把帝位还给李家。这一举动,也算是她为自己留的后路。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逼退位。此时的她就是一个..

    2025-05-19
  • 历史百科

    安禄山作为唐玄宗身边的宠信 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唐玄宗对李林甫的话非常有兴趣,不仅开始重用安禄山,更大批起用少数民族将领担任边帅。于是,李林甫的建议就成了安禄山乱唐之源。李林甫不是一个好宰相,他本人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可是,如果说李林甫的建议成了安禄山乱唐之源,就有些高估了李林甫的作用。因为,李林甫向唐玄宗所上的这条建议,还有个前提,就是唐玄宗的..

    2025-05-19
  • 历史百科

    三国时期魏延有什么本事?诸葛亮没有重用他的真相是什么?

    一,跟随刘备魏延出身荆州的寒门,因此在东汉注重出身门第的大环境下无法得到重用,只有靠军功才能出头。恰好徐州牧刘备因为被司空曹操打败而投靠荆州牧刘表,被派去驻守新野。刘备为了防备曹操,于是积极招兵买马,魏延于是前往投靠,自此在刘备帐下效力。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为了防备占据汉中的张鲁,于是邀请刘..

    2025-05-19
  • 历史百科

    武惠妃为何没有被立为皇后?潘好礼为何要阻止 ?

    武惠妃是唐玄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恒定王武攸止的女儿。让趣古代小编带大家拨开古代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将遂立皇后,御史潘好礼上疏曰:《礼》,父母仇,不共天。《春秋》,子不复仇,不子也。陛下欲以武氏为后,何以见天下士!妃再从叔三思也,从父延秀也,皆干纪乱常,天下共疾。夫恶木垂荫..

    2025-05-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