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状元之最:最年轻、最年老、最有气节、最悲催、脸皮最厚、最能吃、诗词成就最高、史学成就最高......他们都是谁呢?
--古代科举状元之最。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至清朝末年废除,历时1300余年。总计诞生了654名文状元和185名武状元(也有其它说法)。这里不乏一些有特点的状元,今天就来说一说。
2、最后一位科举状元: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河北肃宁县人刘春霖赶上了科举考试的末班车,成为末代状元。次年,慈禧太后下诏停止科举,刘春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
3、最年轻的状元:唐朝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唐宣宗钦点17岁的莫宣卿为新科状元。莫宣卿是我国科举制度时代最年轻的状元,同时也是两广地区首位状元,有“广东第一状元”和“岭南第一状元”之称。
另外还有明朝洪武年间的丁显,福建建阳人,考中状元时也只有17岁。
4、最年老的状元: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年逾70的尹枢状元及第,是史上高中状元时年纪最大的一位。
5、最有气节的状元: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被俘后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写《过零丁洋》以诗明志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最悲催的状元: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春榜中,陈安刚刚状元及第后不久便被朱元璋下令车裂处死。原因是那次殿试录取的无一例外都是南方人,遭到北方人不满,朱元璋怀疑录取不公,涉及科考舞弊,盛怒下便处死了状元。实际上,这是一个冤案,当时南方的成绩确实普遍好于北方。
7、
诗画成就最高的状元:唐朝诗人王维是唐朝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同时绘画造诣极高,苏轼赞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是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
8、书法成就最高的状元:柳公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合称为“楷书四大家”。唐元和三年(808年)高中戊子科状元。
9、才名最盛的状元: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与解缙、徐渭并称为“明朝三大才子”,其中,他又以“博览第一”居于首位,是公认的“明朝第一才子”。
10、唯一的状元皇帝:西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李遵顼,于天庆十年(1203年)参加西夏科举考试,高中状元。西夏皇建二年(1211年),李遵顼发动宫廷***,废夏襄宗自立称帝,是为夏神宗。
11、唯一的状元驸马:唐会昌二年(842年)壬戌科状元郑颢,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年),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娶了万寿公主。有据可查的驸马只有郑颢一人。
12、唯一的武状元宰相: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郭子仪,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13、诗画成就最高的状元: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王维,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4、词作成就最高的状元: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15、书法成就最高的状元: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頫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16、史学成就最高的状元:五代时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
17、著述最丰的状元: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18、植物学成就最高的状元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年)丁丑科状元吴其濬,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睹,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是我国19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19、脸皮最厚的状元: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上了权宦仇士良。为了获得状元头衔,他两次拿着仇士良的帖子去找主考官高锴,声称自己非状元不可。高锴为官清正,起初拒绝了他,但裴思谦厚着脸皮坚持,最终高锴因怕得罪仇士良而妥协,裴思谦得以成为状元。
20、最能吃的状元:清代李蟠身材高大,特别能吃,且写字速度很慢。在康熙三十六年的殿试中,他揣了36个馒头进考场,以防挨饿。考试时,他因写字慢而未能按时交卷,在监考官的同情下,他挑灯夜战,吃完了馒头才完成答卷。康熙帝得知此事后,认为他刻苦,破例让他当上了状元。
21、相扑扑出的状元:在宋太祖赵匡胤亲临的殿试中,王嗣宗和另一位考生陈识同时最先完卷,且试卷都很优秀。赵匡胤无法抉择,便让他们进行相扑比赛,胜者为状元。王嗣宗最终获胜,成为状元。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