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硬核的“热搜”来了!极端高温下的商业大变局!
今年最有趣、最硬核的热搜来了,不是明星八卦,不是网红炒作,也不是什么大国博弈,而是一个让全国人民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的。前提是,如果你这个地方还有凉气的话。
万众瞩目的这个话题就是温度72摄氏度。这就是前两天河南高速公路的地面实测温度。不是死亡谷,不是撒哈拉,更不是火焰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熟悉的土地。
今年的热,热到让大家有点怀疑人生。更重要的是,今年的热就像一场神奇的夏日炼金术,成就了一个非凡的赛道爆清凉经济。要知道,当下冰块比矿泉水贵了7倍,而东北的空调更是暴涨了187%的销量。
那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在这场高温竞赛当中各个城市的成绩。
郑州42度直逼了历史极值,那么西安呢?43度热到城墙都想找个地方避暑了。重庆、武汉更是实现了日蒸夜煮的地狱模式,白天40度烧烤,晚上30度桑拿。那么来北京旅。有的小朋友更是直呼再也不想来了。
更要命的是,持续的时间就在未来一周,10个省市持续的是全勤高温,部分地区更是连续7天维持在40度以上。所以有网友说,这不是夏天,这简直是一场夏劫。可是,就是在这场夏劫当中,商业奇迹却在悄然上演。
当哈尔滨的气温冲到了36度的时候,当东北大汉第一次体验了什么叫汗流如雨的时候,整个东北的空调市场彻底杀疯了。吉林788%的增长率,辽宁518%的增长率,而黑龙江的空调销量更是一周就直接暴涨了817%。
从济南来的,从郑州来的,从西安来的,他们坐着高铁,开着面包车,浩浩荡荡的奔赴了中国的东北。海尔一天在东北安装了41万套,而美的单日安装量就已经突破了24.5万套哦,这可是创下了25年以来的历史记录。
甚至有网友调侃到,现在约个空调师傅比约对象还难。还有人说空调师傅已经成了这个夏天最抢手的职业,时薪直逼程序员。但是呢,今年夏天最魔幻的生意还不只是空调,还有一个东西叫做冰杯。
什么是冰杯呢?说白了就是拿一个塑料杯子里面装几块冰而已。就这个生意,简单到令人发指,但是竟然创造出了一个增速300%的超级赛道,毛利率超过90%,卖一杯冰的利润比卖一瓶可口可乐还要赚钱。
武汉有一家制冰厂,因为订单爆满就上了热搜,日销200吨呢,机器24小时连轴转不停,老板累到形销骨立,却乐得合不拢嘴。有网友调侃,这真的是点冰成金啊。
因为当你热到灵魂出窍的时候,你要的不是省钱,你要的是现在立刻马上就要凉快,因为那一刻,时间就是生命,清凉就是救赎。
农夫山泉更是把这门生意玩到了一定的境界。两公斤的冰卖到了22.8元,还讲究什么千岛湖水源,24小时到32小时的缓冻工艺,卖个冰都搞出了浓浓的鸡汤味。就这故事一讲,价格直接翻了7倍。
这就是顶级的价值塑造,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体验,赚的不是差价,而是认知。
那么说完这个透心凉的生意,我们再来看看防晒领域。今年的防晒市场已经不能用火爆来形容了,简直是核爆。防晒服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958亿元,防晒霜更是成了这个时代的标配,几乎是人手一瓶。
今年6月,防晒唇膏的销量暴涨了552.78%。街上的小姐姐已经进化到武装到牙齿的程度了,恨不得把自己包成粽子。所以有网友调侃说现在出门的装备比古代武士的盔甲还要复杂。
一件防晒衣从大妈专属摇身一变,变成了都市丽人的标配,价格也从几十块钱飙到了上千块钱,同样的功能,面对不同的人群,讲着不同的故事,那么价格自然就是天壤之别了。
看到这里,你一定想问,为什么一场高温能够掀起如此大的商业浪潮呢?答案很简单,刚需的爆发。当温度突破了人体的舒适区,消费决策的逻辑就会发生一次根本性的质变。
过去拼的是性价比,现在要的是活下去,过去要的是货比三家,现在要的是有货就行,直接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平衡,东北空调的脱销,冰杯的一杯难求,防晒霜用品的一抢而光,这种就是需求爆发的直接体现。
但是真正的商业高手看到的永远不只是眼前的爆发,而是未来的趋势和机遇。
气象数据的显示更是令人深思的。中国高温日数正在以每10年2.2天的速度增长,而极高温的天气从百年一遇将变成年年都遇。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清凉经济可不只是一时的风口,而是一个更长远的赛道。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危机之中。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当别人抱怨高温难耐的时候,东北的空调厂家已经看到了历史性的机遇。当别人吐槽天气太热的时候,制冰厂老板却看到了液体黄金。
当别人都在埋怨防晒霜太过麻烦的时候,新消费品的品牌却看到了千亿蓝海。这就是商业的本质,不是等待完美的环境,而是在任何环境当中都能寻找机会把它变成完美。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思维。没有什么饱和市场,只有饱和的想象。没有什么绝对的危机,只有绝对的机遇。当下一个40度在来临的时候,当下一个黑天鹅在来临的时候,请记住这个夏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