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钱永刚、叶光富……科学界的“顶流”都来啦!“科学大讲堂”在成都开讲

2025-05-26 10:03科技之最
活动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秦怡

改变世界的每一次创新,都源自一次面对未知的追问。5月24日,在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到来之际,“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在成都启幕。

状若星云的成都科幻馆雨果厅,迎来了闪耀的科学群星。来自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医疗健康、深地探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的7位科学“大咖”齐聚成都科幻馆,围绕“时代之问”,用7场公益科普演讲,带来他们的“奋斗作答”。

钱永刚教授

回顾钱学森“为民族复兴选人生”的一生

钱永刚

“一个大有作为、成大器者,都是把握社会和国家的脉搏,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国家的命运相结合的人。”作为首位登台的嘉宾,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荣誉院长钱永刚,围绕科学元勋钱学森一生中的几次重要选择,回顾了钱学森“为民族复兴选人生”的一生。

听说交通可以救国,钱学森便学了铁道工程;目睹日本飞机对中国的狂轰滥炸,他决意改学航空;当中国要研发导弹,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中国航天事业……正是像钱学森等一代代航天人以科学为笔,以探索为墨,终于写就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天问答案”。

航天员叶光富

讲述从看飞机的少年成长为航天员的奋斗人生

叶光富

从十年“飞天”备战期间的种种极限挑战,到飞船发射时承载的巨大生理负荷,到太空俯视地球的奇妙体验,再到天宫课堂里的趣味实验……成都籍航天员叶光富娓娓道来的讲述里,不但再现了载人航天的诸多幕后,也再现了坐在石板上看飞机的少年成长为航天员的奋斗人生。

尤其让现场观众惊喜的是,叶光富还带来了一张照片,是从太空俯拍的成都。叶光富说,不管是飞船视角里的故乡,还是空间站上一抹中国红,都是自己出征太空时最有力的动力来源。叶光富也由此带来自己的追梦寄语,“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脚踏实地,奋力拼搏,仰望星空的梦想,一定能成为摘星星的现实。”

清华大学教授岳骞

分享暗物质探测最前沿研究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科学部主任岳骞

对宇宙的探索,不只发生在“天宫”。在四川雅砻江锦屏河湾地下2400米处,藏着全世界埋深最深、空间最大的深地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神秘的“暗物质”为引,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科学部主任岳骞分享了他的团队在这里开展的暗物质探测的最前沿研究。

在演讲中,岳骞不但生动地科普了何为暗物质、如何寻找暗物质,也回应了观众心中最大的疑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寻找宇宙暗物质。”岳骞说,寻找暗物质的存在,核心目的是希望突破人类认知边界,进而才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创举。

科普博主唐骋

用行动展示科学精神

2024年“百大UP主”唐骋

科学不是高墙内的密语,而是每个人都能翻阅的智慧手册。中科大博士毕业后,“90后”博士唐骋成为了一名科普博主,凭借有趣、有料的风格,他迅速跻身年度“百大UP主”。

此次登上科学大讲堂,他依然延续了一贯的“好玩”风格,围绕“科学精神”的话题,轻松拆解历史上的科学浪潮背后规律——本质而言,科学都是“按需发展”“按需突破”“按需爆发”,“以平常心看待科学,就是最有科学精神的事。”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

鼓励世界相信年轻人的力量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系终身教授迈克尔·莱维特(美)

从自己最熟悉的化学和生物领域聊起,结合自己的学习、科研经历,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现场探讨了人类永恒的一个追问:生命的奥秘,到底还有多少未知。

莱维特还特别提到,“伟大的基础科学往往由年轻人(30岁以下)完成”,他也由此鼓励青年学子和年轻的科研人们:世界要相信年轻人的力量,年轻人要相信自己的力量。至于这份力量的源泉,莱维特点出关键:科学探索的第一步,需要学会提出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

分享成长故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

科学的突破,可能来自实验室里的观察,也可能来自生活中的追问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分享了他的成长故事。

40多年前,求学路上四天三夜难熬的火车之旅,在翟婉明心里埋下一个愿望:中国的火车,何时才能更快更平稳舒适?带着这个追问,翟婉明扎根铁路工程动力学领域,参与中国铁路6次大提速,见证了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引领的发展历程。演讲中,翟婉明以自身科研经历寄语观众,“不要担心迈向未知,科学最摄人心魄的魅力,就在于它永远在解构‘不可能’的定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特聘研究员江宁

分享脑机接口那些事儿

让人直呼“科幻”的,不止发生在飞驰的铁路上。几十年前,中学生江宁还只是一名《科幻世界》杂志的铁粉,几十年后,江宁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机接口领域的特聘研究员,从事了“最接近儿时科幻想象的工作”,让一些只存在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照进现实:借助脑机接口技术,江宁团队不但让华西医院脑外科胶质瘤切除手术居于世界第一,其研发的300毫秒超短延时的“魔笛”设备更将有望帮助偏瘫患者的肢体动起来。

“问答”成都

点亮万千科学梦想

科学大讲堂,这场因科学而聚的盛会,不仅是“中国科学的成都讲台”,更是“科学殿堂的大众之窗”。

为了让更多科技迷参与其中,嘉宾们还和全网网友、成都中小学生进行了问答交流。24日下午,成都部分学校的师生代表、科技企业代表走进了“科学大讲堂”,面对面见到了此前“隔空对话”的科学大咖们。

摘星星的榜样回到了成都,追星星的孩子们也来了。在叶光富演讲结束后,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航空实验班、棠湖中学海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的160名“小雏鹰”,集体起身向英雄航天员致敬。

棠湖中学海航班学生卢杨宁表示,听完叶光富的演讲,自己心情又激动又感动,“激动是因为现场近距离听了航天偶像的分享,追星成功!感动是听到叶光富老师讲到飞船上的五星红旗时,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飞天不是我们个人的理想,更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未来我也会更加努力训练,期待也能成为中国逐梦苍穹的一员。”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猜你喜欢

  • 成都洗面桥巷南桥歌舞厅是正规的吗,

    一、成都洗面桥巷南桥歌舞厅是正规的吗,很正规的啊,你想要的那个南桥在西门,目前因为各种真相,好像处于暂时歇业状态二、请问成都武侯区南桥村2组15号的邮政编码是多少【邮编】610043【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南桥村三、都江堰南桥外形特点?都江堰南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

    2025-07-16
  •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2025年,世界迎来现代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定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以此纪念人类科学史上这场最伟大的革命,并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社会应用。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蝌蚪五线谱平台推出“Q世纪——..

    2025-07-13
  • 科技之最

    用科学撬动宇宙的巨人-牛顿

    今天咱来聊聊这么个人——估计是人类史上最聪明的那拨人里的一个。你肯定听过他的故事:一颗苹果掉下来,他就琢磨出了万有引力;头顶上星星怎么转,他拿数学公式一算,全说明白了。没错,就是艾萨克·牛顿(1643–1727)! 1643年,牛顿生在英国林肯郡的伍尔索普村,打小就可怜——早产,爹在他出生前就没了,是姥姥把他拉..

    2025-07-12
  • 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科学巨擘——牛顿

    在浩如烟海的科学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以智慧和勇气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添砖加瓦。而在我心中,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当属艾萨克·牛顿。牛顿出生于 1643 年的英国,他所处的时代,科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前夜。牛顿如同一位天降的天才,以一己之力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在物理学方面,牛顿提出了著名..

    2025-07-12
  • 科技之最

    艺述科学:走向科学美学的科技馆科普展示

    艺术越发展,就越需科学化,正如科学越发展,就越趋艺术化。艺术与科学于山麓分道,终在山顶重逢。 ——居斯塔夫·福楼拜美学的本质源自人类的创造性活动,通过艺术与科学的差异性符号系统进行同等地表达。它不仅对主体施加强烈的吸引力、传递深刻的愉悦,更代表了人类最精密的综合认知形式。在科技馆中,展品呈现科技的美..

    2025-07-12
  • 科技之最

    艾萨克·牛顿:从苹果树到科学巨人,开启现代科学的奇迹之门

    提到“科学之父”,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牛顿(Isaac Newton)。这位17世纪的英国天才,用他的智慧和勇气,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自然和数学的认识。从苹果树下的“意外发现”到建立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他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也充满启示。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这位伟大的科学巨人,揭示他如何用一生推动人类文明的飞..

    2025-07-12
  • 机械之最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力学之父”,用智慧点亮人类科学的星空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那么一些名字,仿佛璀璨的星辰,穿越千年时光,依然熠熠生辉。阿基米德,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巨匠。他用智慧和勇气,开启了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之门,他的发现不仅改变了古希腊,更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世界。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古希腊的“科学奇才”,感受他那令人敬畏的智慧火花。一、天才的数学..

    2025-07-10
  • 难以用科学解释的黄延秋瞬移事件

    我国河北一位叫做黄延秋的男子,在睡梦中完成了三次瞬移,这件事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处于深度睡眠中的人,在前1秒还躺在自家的床上,没想到,第二天竟然出现在了一个遥远的陌生城市中,这件事情听1316世界之最起来就会让人觉得十分不可思议。第一次黄延秋本来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非常离奇的事,让他..

    2025-07-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