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奇妙量子百年跃迁!这场科学盛宴不容错过

2025-07-13 10:03科技之最

2025年,世界迎来现代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定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以此纪念人类科学史上这场最伟大的***,并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社会应用。

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蝌蚪五线谱平台推出“Q世纪——奇妙量子 百年跃迁”专题内容,带你踏上量子科学百年探索之旅。

百年量子:

一场改变世界的科学***

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发表开创性论文《运动学和力学关系的量子力学重新诠释》,彻底颠覆了经典物理学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框架。随后,薛定谔创立波动力学,玻恩、约尔丹等人完善数学框架,共同奠定了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

这场科学***有多深远?

看看身边的科技产品便知分晓

从半导体芯片到激光技术

从核磁共振(MRI)到全球定位系统(GPS)

量子力学已渗透至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量子力学百年历程不仅是一部科学史,更是人类突破认知边界、不断创新的精神史诗。潘建伟院士指出:“百年间,量子力学掀起的科学***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五维探索:

开启量子科普盛宴

“Q世纪——奇妙量子 百年跃迁”专题精心打造五大栏目,构建 “历史回溯——前沿跟踪——实时互动”的沉浸式科普生态:

时空放映厅

量子力学百年历史长卷在此展开。通过珍贵影像资料,重现1925年海森堡的突破性时刻、1964年贝尔不等式推导等关键历史节点。我们将带你体验当年科学家们如何突破理论边界,重塑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中国量子谷

聚焦中国量子科技的崛起之路。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到全球最长的 “京沪干线”量子通信网络,再到 “祖冲之号”超导量子计算机 的突破,中国已站在全球量子科技前沿。栏目将展示我国科研团队的最新成果,带你感受中国科技力量。

量子零距离

拆解量子彩蛋!带你走进量子世界:从基础原理到生活应用,拆解藏在日常里的量子奥秘。无论是量子计算领域的技术应用,还是生命现象里的量子效应,都将被一一解码,让高冷量子变得可知可感。

未来装备库

前瞻量子科技如何重塑未来。麦肯锡预测,到2035年量子技术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美元级。栏目将展望量子算法如何改写城市交通基因、量子通信怎样构建全球信息“任意门”……

薛定喵造物所

欢迎光临“薛定喵造物所”!想拥有属于自己的量子萌宠吗?借助AI黑科技,只需动动手指答题,即可亲手“创造”专属于你的薛定谔的猫!

我们期待本次专题能在公众心中播下量子力学的种子,让更多人领略量子世界的奇妙。

关注“Q世纪——奇妙量子 百年跃迁”专题

与全球同步见证量子科学百年辉煌

共同探索下一个量子世纪!

专题入口:蝌蚪五线谱平台

专题上线时间:2025年7月10日

百年探索未竟

量子传奇由你我共同书写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这百年来我们是如何探索宇宙的?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宇宙学是什么?宇宙结构如何增长?在《百年宇宙学:我们对宇宙的百年探索》这本书中,天体物理学家、理论宇宙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詹姆斯·皮伯斯从历史和重要亲历者的视角出发,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演进历程。此外,他还审视了感光底片、大型望远镜和巡天、太空探..

    2025-08-08
  • 科技之最

    单项奖金100万美元!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上海这位科学家获奖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6日公布2025年获奖名单。中国地质科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季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周忠和发现关键化石证据,共同确立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科学理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香港科技大学戴希、上海交通大学丁洪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5-08-08
  • 科技之最

    中国科学家破解演化与量子之谜!2025未来科学大奖,720万重奖

    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从恐龙羽毛到量子芯片,他们用“中国答案”重塑世界科学版图核心速览生命科学奖:季强、徐星、周忠和凭辽西化石证据,终结150年“鸟类起源”之争物质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开创拓扑电子材料,为量子计算铺就“中国路径”技术革新奖:75岁卢志远以三维存储技术,让手机存储量暴增..

    2025-08-08
  • 科技之最

    鸟类起源恐龙的化石证据、拓扑电子材料突破……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8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获悉,2025年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季强、徐星、周忠和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获得“生命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因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卢志远因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器件集成..

    2025-08-08
  • 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七位科学家获奖

    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季强、徐星、周忠和获得“生命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获得“物质科学奖”;卢志远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三位科学家获“生命科学奖”因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季强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025-08-08
  • 科技之最

    「科学」有史以来最值得阅读的15本科学书籍,扩展你的认知维度

    普通人想提升科学认知,却总被专业术语和复杂公式劝退。近期网络热传的“15本必读科学书单”精准踩中知识焦虑,斯蒂芬·霍金《时间简史》、卡尔·萨根《宇宙》等经典著作集体上榜。这份书单真正价值在于打通了专业知识和大众理解的壁垒,用故事思维重构硬核科学。当量子纠缠成为社交话题,当ChatGPT引发全民讨论,科学认知..

    2025-08-06
  • 科技之最

    用看得见的魔法,点亮孩子心中的科学之光

    孩子总是问"为什么"。这是好事。好奇心,是科学启蒙最珍贵的种子。当科学遇见童心:一场看不见的奇遇空气中漂浮着什么?孩子的小手在空中挥舞,想要抓住那些"什么都没有"的东西。我们告诉他们那是气体。但对一个五岁的小朋友来说,气体这个词。太抽象了。二氧化碳——这个听起来很高深的名词,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每一次..

    2025-08-04
  • 改革先锋陈景润:勇攀科学高峰的数学先驱

    作者:林娟芳陈景润(1933—1996年),福建福州人,系新中国第一代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他在逆境中坚持学术探索、在困境中追求科学真理,用一生的执着与坚守,诠释了科学精神的真谛,也彰显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学术自信与使命担当。闽江畔仰望星空的追..

    2025-08-0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