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给猫咪驱虫的正确方法
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视频,主人给猫咪第一次驱虫,不禁发出感叹“一个人真的可以干成这件事情吗”。视频中,一位女生拿着拜卡非泼罗尼来给小猫咪驱虫,另外一位体格彪悍的男子则负责按住一只几个月大的小猫咪。小猫咪骂骂咧咧,一听就不是什么好话。女生嘴里说着“哎,孩子,低头低头,哎呀它这些毛怎么这么多呀,找不到皮肤呀”。
猫咪如果感染寄生虫,很容易造成猫咪便血、拉稀、呕吐。寄生虫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会阻碍猫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猫咪会变得营养不良、消瘦。如果在猫咪的粪便中发现了虫体,说明猫咪体内虫子已经很多,感染蛔虫在宠物体内堵塞导致肠梗阻;如果感染钩虫会出现贫血症状。因此体内外驱虫都十分重要。
①趋避,药物使虫体接触皮肤发生驱离的作用
②触杀,药物使虫体接触皮肤后发生神经麻痹或死亡
③胃毒,药物使虫体叮咬后发生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死亡
比如有的驱虫项圈,主要成分就是吡虫啉和菊酯,就是触杀和趋避为主要的驱虫方式。外用滴液的驱虫药,一般是利用药物中的透皮剂将有效成分送到表皮、皮脂、毛细血管中,让体外寄生虫接触或是叮咬被药物影响,起到驱虫的作用。
所以,为什么在皮肤上滴一剂药水,这与药物本身的成分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款好的驱虫药,主要看成分,其次还有剂量。优质的驱虫药能够做到安全有效,即使发生误舔也仍然安全,而劣质的驱虫药一般都有浓郁的农药味道,猫咪不小心舔舐就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