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士选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哪些作为?
董士选是董文炳次子,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董文炳曾被元世祖称为董大哥,所以元成宗称董士选为董二哥。
元世祖率军平定宗王乃颜叛乱时,将董士选诏入军中,令他统帅汉族军队征讨乃颜。董士选身先士卒,亲冒箭雨击败叛军,使元世祖“甚善之。”
桑哥违法乱纪事情败露后,董士选被元世祖认定为正直之士,派往浙西主管政务,赋予自行选定正直可靠僚属的特权。他到浙西后,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明察暗访,考察出不少妨害百姓的弊政,都按皇上旨意革除,使“民大悦。”
第二件,大力查处搜刮钱财的大臣与图利为奸者,全部处以死刑。有一个敛财大臣被判处死刑后,请求等自己遣往海外的商人回来后再行刑。董士选一眼识破他的用意:“这是典型的借口!如果海商不回来,此人就可以逍遥法外吗?此人的生死存亡与海商是否回来毫不相干。不杀此人,无法向天下人交代!”于是下令处死此人。
第三件,治理水旱之灾。浙西水网纵横,河湖港汊很多,便于蓄水以防旱涝灾害。但是,这些河湖港汊都被有钱有势的人家霸占种植,导致此地无处蓄水,水灾旱灾频发。董士选采用各种手段,最终把这些地方都开发出来蓄水,彻底解决了灾害问题。
二、巧平民乱
董士选调任江西行省左丞后不久,赣州人刘六十自称刘汉之后,发动民变,举旗反元,建立国号,“聚众至万余。”朝廷派兵***,不料“主将观望退缩不肯战”,地方官又趁机骚扰良民,致使“贼势益盛。”董士选主动请战,行省官员们松了一口气,争先恐后为他送行。
在百姓协助下,董士选“将兵讨之,擒贼三百人。”不久,就擒获刘六十。他只杀了刘六十,将其余所有人释放,令他们回家务农。附近州县有些富人曾经资助刘六十,资助名单被董士选搜到。富人们提心吊胆,引颈待诛。董士选将名单付之一炬,使“民心益安。”
董士选派遣使者向朝廷汇报平定民乱事宜,朝廷重臣问使者:“董公是叫你来送呈功劳簿的吧?”使者答:“我启程前,董左丞嘱咐我说:‘朝廷若问起军功,你就说我镇抚无方,能被朝廷免罪就足够幸运了,没有什么功劳可言!’”董士选的奏章上,对破贼一事只字不提,只请求罢黜几名贪官污吏。朝廷感叹他劳苦功高却丝毫不夸耀自己,提拔他担任江南行省御史中丞。
三、清廉守正
“董大人又要到外地当官了!”邻居们只要听到董士选卖祖产田地和房屋,就知道他又到外地为官。董士选为凑路费卖掉先祖的田庐,成为当地人的美谈。他“廉威素著,不严而肃,凛然有大臣风。”他特别清廉耿介,“平生以忠义自许”,素为世人称道。他的门生和属下深知他廉洁,没有人敢以任何理由给他送礼。由于他两袖清风,以至“老而益贫。”在他的言传身教影响下,他的子孙个个艰苦朴素,“不亦布衣之士”,在官任上都被称为廉洁奉公的楷模。
董士选对待贤士,更是恭敬有加。在江西任职期间,他仰慕属下元明善的才情,折节下交结为好友;他虚怀若谷,拜与许衡齐名的名士吴澄为师,他三顾茅庐,请来“其文清而醇”的虞汲教导儿子。不久,又把虞汲的儿子虞集(后为文坛领袖)召到府中教书。他还把一些老儒生和西蜀遗士请到书院,发挥他们的特长来教授学生。调任江南行御史台后,他又求贤纳士,结交了不少文学大家。“元诗四大家”中,就有两个大家受过他的礼遇和栽培。
四、力谏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