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探索宇宙的失败?40年长途遭遇49427℃“火墙”,让旅行者2号止步

2025-01-06 11:25世界奇闻

旅行者2号自1977年发射以来,在太空中跋涉了四十多年,终于踏入了人类从未涉足的神秘领域——“星际空间”。就在它迈出这关键一步时,一道温度高达49427摄氏度的“火墙”赫然出现,将它阻拦在里面。

这个发现颠覆了我们对太阳系边缘的所有认知,这道“火墙”意味着什么?它会成为我们星际探索的终点,还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

49427℃的难题

2018年11月5日,对于旅行者2号探测器来说,这一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NASA的“等离子科学实验”设备捕捉到了一条关键的信号。

这个信号标志着旅行者2号在它长达40年的漫漫旅程中,终于越过了一个巨大的门槛——日球层,进入了真正的星际空间。

在进入星际空间之前,我们得先聊聊什么是日球层。日球层也叫日光层,它可以保护太阳系免受来自银河系的有害宇宙辐射。原来,太阳,这个巨大而炽烈的球体,这个不断喷射着太阳风的似乎很“暴躁”的恒星,实际上一直将太阳系温柔庇护。

NASA一直以来都希望通过旅行者2号探测器,深入了解这个“气泡”的作用,特别是它是如何在这片浩瀚的宇宙中为我们的太阳系提供保护的。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及那些更加宏大的探索任务,“旅行者2号”接受了一次远程“升级包”的安装

当旅行者2号携带的“等离子科学实验”设备突然记录到太阳风粒子的速度陡然下降,随后完全消失时。

科学家们的激动可想而知——这意味着旅行者2号已经成功飞出了这个保护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未曾探索过的领域。

当然,这个好消息并没有及时传回地球。毕竟,旅行者2号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

它此刻位于距离太阳约180亿公里的地方,信号要以光速传播,也需要大约16.5小时才能抵达地球。而同样的信号,如果从地球传到太阳,仅需8分钟就能完成。

可数据显示有些颠覆我们的认知,我们一直以为,越接近日球层的边缘,随着太阳风的停止,温度会随之降低。

因此,当旅行者2号飞出这片区域,科学家们预期它会记录到一个渐渐冷却的环境,仿佛走进了宇宙中的“空调房”。但结果却是完全相反的,这个“空调房”似乎突然变成了一间“桑拿房”。

旅行者2号的数据揭示,在日球层的边界处,温度不降反升,形成了一道炽热的“火墙”,温度竟然高达49427摄氏度。

40年长征被阻拦?

科学家们开始困惑不解:为什么在如此遥远的地方,温度会突然飙升?要知道,在180亿公里之外,太阳风的能量应该已经散得差不多了,怎么会产生这么高的温度呢?

要理解“火墙”现象,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太阳风的本质。太阳风是一种高速运动的等离子体流,它由太阳表面喷发出的带电粒子构成,主要包括质子和电子。这些粒子像一支无形的宇宙风暴,以每秒400至800公里的速度向外扩散。

而当太阳活动更加剧烈时,这股风暴的速度甚至可以飙升到每秒1000公里以上,迅猛地朝着太阳系的边界推进。

当太阳风一路向外扩展时,最终会遇上一股来自太阳系外部的“阻力”——星际介质。星际介质听起来有些神秘,实际上它是一种由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物质,散布在宇宙的各个角落。

别看星际介质表面上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当它与高速飞驰的太阳风碰面时,双方会进行一场“太空拉锯战”。在这片星际介质的“纠缠”下,太阳风会逐渐减速,动能也会一点点消散。

而太阳系边缘的这个区域——距离太阳大约100至150天文单位的地方,太阳风的速度几乎完全消失,冲击之下形成一个高温高压的区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火墙”。

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是6000℃,已经足以把我们造的任何物体瞬间蒸发掉。而我们所说的“火墙”,位于太阳系的边缘,温度同样达到了49427℃,足足是太阳表面的八倍!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能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幸存。

可科学的世界往往是反直觉的。这道“火墙”尽管温度极高,但它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会瞬间将任何接近的物体烧成灰烬。为什么呢?这就要谈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概念——等离子体密度。

“火墙”这个区域之所以温度高,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构成了行星磁层、太阳日冕、太阳风和星际介质等空间和天体系统的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由自由电子和离子组成的电离气体状态,温度极高,能量巨大。在“火墙”区域,等离子体的温度虽然达到5万℃,但它的密度却极其稀薄,稀薄到什么程度呢?差不多每立方厘米里只有几颗粒子在“飘荡”。

这就好比,你站在一片虚拟的火焰中,虽然火焰温度极高,但实际上接触到你的火焰分子少得可怜,以至于你根本感受不到灼热。

即便是像旅行者2号这样对宇宙来说微不足道的探测器,也能安然无恙地穿过这个“火墙”,原因就在于这些超热的等离子体粒子太少,无法提供足够的热量来让探测器升温。

星辰大海是妄想?

看到这里,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旅行者2号”已经离开了太阳系,走向了浩瀚的宇宙。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名为奥尔特云的区域。

奥尔特云是一个由无数小型天体组成的巨大“气泡”,主要由冰冷的碎片构成。这些天体依然处在太阳的引力控制之下,尽管它们距离太阳非常遥远。

科学界普遍认为,真正的太阳系边界其实远在奥尔特云的外缘。换句话说,“旅行者2号”只有在穿越了这个神秘的奥尔特云之后,才能算是彻底摆脱了太阳的“掌控”,正式踏入星际空间。

问题在于,奥尔特云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距离地球约有1000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相当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

考虑到“旅行者2号”的飞行速度和距离,我们能否在有生之年看到它离开太阳系?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旅行者2号”目前以每秒约17公里的速度飞行,虽然看起来很快,但在宇宙的尺度上,这个速度并不算什么。

要到达奥尔特云的内边缘,“旅行者2号”还需要大约300年的时间。而要穿越整个奥尔特云,更是一个几乎无法想象的漫长过程,预计可能需要3万年。

这也就意味着,“旅行者2号”虽然已经突破了日光层,进入了星际介质,但它依然在太阳系的范围内。

美国宇航局也在声明中强调,两台“旅行者”探测器目前都已经脱离了太阳圈(即日光层),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已经离开了太阳系。

尽管如此,“旅行者2号”依然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大壮举。虽然我们无法亲眼见证它离开太阳系的那一刻,但我们心中都坚定不移地相信在某个遥远的未来,另一代“旅行者”探测器将真正跨越太阳系,开启全新的星际探索篇章。

信息来源:

新华网 旅行者2号:我飞出太阳系了吗?中国科学报:“旅行者2号”星际穿越首批数据发布科技日报 NASA新目标:厘清日光层如何保护地球三湘都市报: “旅行者2号”飞出日光层开始探索星际空间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这百年来我们是如何探索宇宙的?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宇宙学是什么?宇宙结构如何增长?在《百年宇宙学:我们对宇宙的百年探索》这本书中,天体物理学家、理论宇宙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詹姆斯·皮伯斯从历史和重要亲历者的视角出发,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演进历程。此外,他还审视了感光底片、大型望远镜和巡天、太空探..

    2025-08-08
  • 天文之最

    黑洞史话 03:炮火中算出的宇宙怪物

    你一定听说过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吧?但你可能想不到,就在他那开创性的引力场方程发表不到一个月,第一个精确解就已经诞生了!更离谱的是,解出这个答案的人,根本不在安静的实验室里——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里,还是个身患绝症的炮兵中尉。一个在战火和病痛中挣扎的人,怎么解开了宇宙的终极谜题?这个解又为..

    2025-08-07
  • 探索宇宙“婴儿期”

    作者:丁旭恒(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系教授)宇宙何时诞生?如何呈现今天的面貌?又会如何发展?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仰望星空,希冀探寻宇宙的奥秘。这既是为了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也是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人类开始向太空发射卫星,其中,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是迄今为止最先..

    2025-08-03
  • 世界奇闻

    宇宙6大未解之谜,科学家承认:可能人类永远找不到答案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能够知道,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简单的生物进化而来的,由最初的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由多细胞生物进化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进化为两栖生物,由两栖生物进化为陆地生物,人类就是由陆地生物猿类进化而来的,不过人类和其它生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诞生了智慧,从诞生以后,人类就开始不断的..

    2025-08-03
  • 从机械蜘蛛到手术机器人,首都大学生在科研探索中发现创业金点子

    “如果我不做这件事,将来一定会后悔。它是我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体验,值得我承担风险、付出精力和金钱。”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陈俊熙,用略带广东口音的普通话,道出了他创业的决心。一个多月前,他和团队站上第四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赛道的决赛讲台,直面专业评审团的犀利质询。和陈俊..

    2025-08-03
  • 天文之最

    震撼揭秘!最不可思议的20项“宇宙之最”

    据美国媒体报道,随着天文学家更深一步地探索宇宙,更多奇特古怪的星体特性也就一览无余。目前,该媒体列举了宇宙中各项“纪录保持者”,如:最快的逃亡者、最重的无形目标、最令人惊讶的爆炸等。1、最快的逃亡者艺术家描绘的图片是恒星HE 0437-5439,它以时速160万英里(257万公里)速度疾驰穿越银河系。2、最明亮的太空目标..

    2025-08-02
  • 天文之最

    宇宙中最大的物体有多大?科学家:大到怀疑人生

    本文来自“互动科普”微信公号(ID:hd_kepu)不计其数的行星、恒星、星系等天体组成了星河璀璨的宇宙。尽管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还很有限,但在日益强大的天文望远镜的帮助下,人类已经观测到宇宙中的众多神秘天体与结构。宇宙中已知最大的行星、恒星、星系是什么,最大的结构又是什么?这里,我们将总结10个宇宙之最。图片来..

    2025-08-02
  • 天文之最

    8个“宇宙之最”,第8个你经常能看到

    原先认为宇宙星星比地球上所有沙粒还要多,所以类似地球的情况也应很多。但如今越来越觉得地球实在是宇宙中的宠儿,位置、时间、事件…都表明一切都太理想化了,而如今的人类却未能珍惜!人类的智慧信息(无线电波)至今才漫步在太阳系周围,连银河中的一个旋臂都没横跨,那么多年的探寻,连个细菌都没找到!生命未必如想象..

    2025-08-0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