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百科

天文学家在早期宇宙中发现富含金属的星系

2025-10-04 08:42探索百科

强发射线的矩0图和光谱片段。对于每条强线,减去透镜、减去连续统的力矩0图显示在第一行,带有与图1相同的标记区域。光谱片段显示在第二行,整合了三个区域。光谱垂直偏移以帮助观察,零基线由细黑线表示。绿色虚线表示线或线关联的高斯拟合加上局部连续体的线性拟合。光谱的标注样式和颜色与图1相同。Credit: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23). DOI: 10.3847/2041-8213/acb59c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by James Dean, Cornell University):扫描由美国宇航局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拍摄的一个著名的早期星系的第一张图像时,康乃尔的天文学家们好奇的在它的外边缘附近看到了一个光点。

他们最初的焦点,也是红外天文台的目标,是SPT0418-47,这是早期宇宙中最亮的尘埃恒星形成星系之一,其遥远的光被前景星系的引力弯曲并放大成一个圆形,称为爱因斯坦环。

但是,对去年秋天发布的早期JWST数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伴星系,它以前隐藏在前景星系的光线后面,尽管它很年轻,估计有14亿岁,但令人惊讶的是,它似乎已经拥有了多代恒星。

“我们发现这个星系化学成分非常丰富,这是我们都没有预料到的,”负责数据分析的天文学博士生薄鹏说。“JWST改变了我们看待这个系统的方式,并为研究早期宇宙中恒星和星系的形成开辟了新的途径。”

彭是2月17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发表的“在发现z~4星暴星系的一个充满灰尘的化学成熟伴星早期发布科学数据”的第一作者,八位合著者是文理学院天文系的现任或前任成员。

康奈尔天体物理和行星科学中心(CCAPS)的副研究员、论文第二作者Amit Vishwas说,智利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捕捉到的同一爱因斯坦环的早期图像包含JSWT清晰解析的伴星线索,但它们只能被解释为随机噪声。

通过研究来自NIRSpec仪器的图像的每个像素中嵌入的光谱数据,彭确定了环内的第二个新光源。他确定,这两个新的来源是一个新星系的图像,该新星系被形成光环的同一个前景星系引力透镜化,尽管它们要暗8到16倍——这证明了JWST红外视觉的力量。

对光的化学成分的进一步分析证实,来自氢、氮和硫原子的强发射线显示出类似的红移——这是一种测量星系随着距离变得更远而延伸到更长、更红波长的光的量。这使得这两个星系离地球的距离大致相同——红移约为4.2,约为宇宙年龄的10%——并且位于同一区域。

为了验证他们的发现,研究人员回到了ALMA早期的观察。他们发现电离碳的发射线与JWST观测到的红移非常匹配。

“这真的确定了,”维什瓦斯说。“因为我们有几条发射线移动了完全相同的量,毫无疑问,这个新星系就在我们认为的地方。”

该团队估计,他们标记为SPT0418-SE的伴星系距离该环不到5千秒差距。(银河系的卫星麦哲伦云距离我们大约50千秒差距。)这种接近表明星系必定会相互作用,甚至可能合并,98迷吧,这一观察增加了对早期星系如何演变成更大星系的理解。

作为早期宇宙中的星系,这两个星系的质量适中,其中“se”相对较小,尘埃较少,使其看起来比极度模糊的尘埃环更蓝。基于颜色相似的附近星系的图像,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可能居住在“一个巨大的暗物质晕中,还有尚未被发现的邻居。”

考虑到它的年龄和质量,伴星系最令人惊讶的是它成熟的金属含量——比氦和氢重的元素数量,如碳、氧和氮。该小组估计,这相当于我们的太阳,它已经超过40亿岁,并继承了前几代恒星的大部分金属,这些恒星用了80亿年来建立它们。

“我们看到至少几代恒星在宇宙存在的第一个十亿年内生存和死亡的残留物,这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Vishwas说。“我们推测,在这些星系中形成恒星的过程一定非常有效,并且在宇宙中很早就开始了,特别是为了解释测得的氮相对于氧的丰度,因为这个比率是衡量多少代恒星存活和死亡的可靠指标。”

研究人员已经提交了一份JWST观测时间的提案,以继续研究光环及其同伴,并协调光学和远红外光谱之间的潜在差异。

“我们仍在研究这个星系,”彭说。“这些数据中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猜你喜欢

  • 植物之最

    PNAS重磅发现!植物表皮突变率碾压生殖细胞,生存智慧藏不住了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植物学家,在11月10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颠覆了很多人对植物的认知,原来这些看似一动不动的生物,在应对突变这件事上,玩得比谁都精明。它们竟然能主动调控不同细胞的突变概率,在适应环境和保护后代之间找到了完美平衡。以前总觉得植物只能被动承受风吹雨打,环..

    2025-11-18
  • 植物之最

    国运挡不住!我国科学家在植物中发现稀土成矿,欧美彻底慌了

    文|红日观史编辑|红日观史稀土是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命门”,长期以来,中国掌握着资源和技术的双重优势,但就在2025年11月中国科学家在植物体内发现了稀土“生物成矿”的现象,这不仅是一项令人震惊的科研突破,更可能彻底改写全球稀土格局。欧美国家不光没料到中国会在这方面走在前头,更没想到连大自然都开始站队中国,这..

    2025-11-18
  • 天文之最

    比太阳亮10万亿倍的最亮黑洞耀斑被发现!黑洞最黑,耀斑咋这么亮

    黑洞被认为是宇宙中最黑的地方,因为黑洞本身是不发光的,不但不发光,而且还要吸收光,那说起来就没有比它更黑的事物了。然而了解天文学的朋友一定知道,在黑洞的周围,在其事件视界之外,物质会被撕裂并加速到极限接近于光速,形成黑洞明亮的吸积盘,这个吸积盘内部的温度甚至可以高达两万亿度,是宇宙中温度最高的地方,..

    2025-11-17
  • 世界最大

    研究发现:世界最大南象海豹繁殖种群或因禽流感减半

    中新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最新发表一篇生态学论文称,一项研究发现,栖息着世界最大南象海豹种群的南乔治亚岛上,雌性南象海豹繁殖种群可能因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而锐减半数。本项研究中,无人机航拍南乔治亚岛上两头雄性南象海豹正在搏斗(图片来自英国南极..

    2025-11-16
  • 世界奇闻

    浑天仪:凝聚古人探索宇宙的智慧

    清乾隆金嵌珍珠天球仪。 故宫博物院供图清代天体仪。 北京天文馆供图清代汪承霈《九州如意图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供图“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东汉科学家张衡曾以如此生动的比喻来描述宇宙,并制作了一台浑天仪来演示“浑天说”。由“浑天说”衍生出来的古代天文仪器可分为两种——浑仪..

    2025-11-15
  • 世界奇闻

    宇宙中的奇异生物,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故事:《盘古开天地》。在时间与记忆都无法触及的远古,没有天空、没有大地、没有星辰日月,只有一片无边无际、沉重粘稠的混沌,像一颗巨大无光的卵包裹着死寂。在这难以想象的黑暗与凝滞中,沉睡着一位名为盘古的巨人,没有呼吸、没有意识,仿佛与混沌融为一体。不知沉睡了多少万年,或许是混沌中积压的沉闷让他窒息,或许..

    2025-11-15
  • 天文之最

    关于八个宇宙天体之最,体积最大的恒星足以装下1.3亿亿个地球!

    宇宙的浩瀚超乎想象,可观测范围直径达到了930亿光年,包含约2万亿个星系和无数的恒星。在这片巨大的范围中,存在许多令人震撼的天体,从超大星系到微小恒星,从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到遥远的星系,这些“宇宙之最”不断挑战我们的认知。今天我们将介绍八个著名的天体纪录。首先我们聊一聊已知发现体积最大的恒星,目前已知发现..

    2025-11-15
  • 天文之最

    天文学家观测到最亮黑洞耀斑,能量堪比10万亿个太阳

    一项新研究揭示了黑洞吞噬巨型恒星后引发的爆发,其释放的光能相当于10万亿个太阳。研究人员发现了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亮、能量最强的超大质量黑洞耀斑。这个名为J2245+3743的黑洞距离地球约100亿光年,其质量估计约为5亿个太阳。大约在2018年,它的亮度突然增强了40倍,变得比以往观测到的任何类似事件都要亮30倍。研究人员..

    2025-11-1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