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文之最

比太阳亮10万亿倍的最亮黑洞耀斑被发现!黑洞最黑,耀斑咋这么亮

2025-11-17 10:46天文之最

黑洞被认为是宇宙中最黑的地方,因为黑洞本身是不发光的,不但不发光,而且还要吸收光,那说起来就没有比它更黑的事物了。然而了解天文学的朋友一定知道,在黑洞的周围,在其事件视界之外,物质会被撕裂并加速到极限接近于光速,形成黑洞明亮的吸积盘,这个吸积盘内部的温度甚至可以高达两万亿度,是宇宙中温度最高的地方,而其发出的光亮也是宇宙中最亮的。

2025年11月上旬,《自然-天文学》杂志发表文章称天文学家观测到迄今最亮的黑洞耀斑,其峰值亮度超过太阳10万亿倍,相当于在100亿光年外点燃了一场持续数年的“宇宙烟花”。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人类对黑洞能量释放的认知,更让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黑洞本身因引力极强而无法让光逃逸,为何它引发的耀斑能拥有如此惊人的亮度?要解答这个问题,需从耀斑的形成机制、能量转化过程,以及其与“宇宙最热区域”的关联说起。

耀斑的“能量源泉”:恒星被撕碎时的“引力做功”

此次观测到的耀斑,源于一场发生在100亿年前的宇宙惨剧——一颗质量至少为30倍太阳的大质量恒星,因过于靠近黑洞而被其潮汐力撕裂。这一过程被称为“潮汐撕裂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TDE),正是耀斑亮度的核心来源。

黑洞虽不发光,但它的引力场能将物质的引力势能转化为光能,且转化效率远超人类已知的任何天体物理过程。当恒星靠近黑洞时,黑洞对恒星不同部位的引力差异会逐渐增大:恒星朝向黑洞的一面受到极强的拉扯力,而背向黑洞的一面引力较弱,这种“引力差”会像一把巨斧将恒星撕碎成气体流。这些被撕裂的气体并不会直接坠入黑洞,而是会围绕黑洞形成一个高速旋转的“吸积盘”——这是耀斑亮度的“直接发生器”。

在吸积盘中,气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旋转,粒子间的碰撞与摩擦极为剧烈。这种剧烈运动让气体温度飙升至数亿甚至数十亿摄氏度,远超太阳核心的1500万摄氏度。根据物理学原理,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的能量越强、波长越短(从可见光到X射线、伽马射线)。

此次观测到的耀斑,正是吸积盘中高温气体释放的极端辐射,其亮度是此前已知黑洞耀斑的30倍,即便跨越100亿光年的距离,仍能被地球的凯克天文台、帕罗玛山天文台捕捉到。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烟花表演”至今仍未落幕。由于耀斑亮度未完全熄灭,天文学家推测,这颗恒星的气体尚未被黑洞完全吞噬——部分气体仍在吸积盘中旋转、辐射能量,而另一部分可能已被黑洞两极的“喷流”高速抛射出去,进一步扩大了能量释放的范围。

为何是“宇宙最热区域”?极端物理环境下的能量极限

要理解此次耀斑的“亮度奇迹”,就必须正视其背后的“温度奇迹”——黑洞吸积盘及喷流区域,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宇宙最热区域”之一,其温度足以突破原子结构的极限,将物质转化为“等离子体”状态。

根据观测数据与理论模型,此次耀斑对应的吸积盘温度可达数十亿摄氏度。在这一温度下,原子会被彻底“拆解”:电子从原子核的束缚中脱离,形成由带电粒子构成的等离子体。

这种等离子体不仅能释放出极强的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还会在黑洞磁场的作用下,沿着磁场线向两极汇聚,形成速度接近光速的“相对论喷流”。喷流中的粒子温度更高,能释放出穿透性极强的伽马射线,其能量密度足以在数万光年内产生显著影响。

对比宇宙中其他高温天体,这一温度堪称“极端”:太阳核心温度仅1500万摄氏度,超新星爆发时的核心温度可达数千亿摄氏度,两颗中子星碰撞的温度可达上万亿摄氏度,而黑洞吸积盘及喷流的温度却可以轻松超越它们。

此次耀斑能比太阳亮10万亿倍,本质是“极端高温”与“巨大辐射面积”的叠加——吸积盘的辐射范围虽远小于太阳,但单位面积释放的能量是太阳表面的数万亿倍,最终形成了“小区域爆发大能量”的奇观。

更关键的是,这种极端温度并非“偶然现象”,而是黑洞引力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根据广义相对论,黑洞的引力会强烈扭曲周围时空,导致物质在坠入黑洞前被“加速到极限”,而能量守恒定律又让这些动能转化为热能与辐射能——这使得黑洞吸积盘成为宇宙中“天然的能量转化实验室”,其物理环境远超地球实验室的模拟极限,也让耀斑成为研究极端物理规律的“宇宙探针”。

从观测到认知:这场耀斑背后的科学价值

此次最亮黑洞耀斑的发现,不仅是一次“天文奇观记录”,更推动人类对黑洞、宇宙演化的认知迈上新台阶。

从观测角度看,这场耀斑的“长期亮度”打破了天文学家的固有预期。2018年首次观测时,研究团队曾因“光变曲线平淡”而忽视它;但5年后(2023年),耀斑仍保持异常亮度,这促使团队用更高精度的凯克天文台重新观测,最终确认其100亿光年的距离与极端亮度。

这一过程说明,“长期监测”是发现罕见天文事件的关键——由于黑洞与地球距离遥远,地球上观测7年,仅相当于黑洞附近2年的时间(因时空膨胀效应,遥远天体的时间流逝速度相对较慢),天文学家需以“1/4速度”耐心见证恒星被吞噬的全过程。

从理论角度看,此次耀斑证实了“大质量恒星潮汐撕裂事件”的能量释放潜力。此前天文学家认为,黑洞耀斑多源于小质量气体云的吞噬,而此次30倍太阳质量恒星的“被撕碎”,证明大质量天体的潮汐撕裂能产生更极端的辐射。

这一发现也为解释“活动星系核”(AGN)的能量来源提供了新线索——部分活动星系核的极端亮度,可能正是由多次类似的潮汐撕裂事件叠加形成。

未来,随着新一代巡天项目(如美国的“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的启动,天文学家有望发现更多类似的极端耀斑。正如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Joseph Michail所言:“这些事件很可能成为常态”——而每一次新发现,都将帮助人类更接近“黑洞如何影响宇宙演化”“重元素如何在极端环境中形成”等核心问题的答案。

消息来源:科技日报11月14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亮黑洞耀斑,峰值亮度比太阳亮10万亿倍》

猜你喜欢

  • 排行榜

    才知道,这3个办公用品拿回家,竟然这么好用:妥妥的生活神器

    这些创新用法的背后,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其实蕴藏着巨大的变革潜力,只要我们用心重新定义它们的用途,就能大大提升生活的效率和趣味性。这种“物尽其用”的智慧,既是对资源的尊重,也是现代人在忙碌生活中追求便捷与美学的巧妙结合。以书立作为例子,它不仅是传统的书架支撑,更被拓展出..

    2025-11-16
  • 世界最大

    研究发现:世界最大南象海豹繁殖种群或因禽流感减半

    中新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最新发表一篇生态学论文称,一项研究发现,栖息着世界最大南象海豹种群的南乔治亚岛上,雌性南象海豹繁殖种群可能因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而锐减半数。本项研究中,无人机航拍南乔治亚岛上两头雄性南象海豹正在搏斗(图片来自英国南极..

    2025-11-16
  • 天文之最

    史上最亮黑洞耀斑被捕捉:科学家称其亮度达十万亿个太阳

    据路透社报道,科学家近日观测到宇宙中有史以来最强烈的黑洞耀斑,其峰值亮度高达太阳的10万亿倍。这一壮观的天文事件,源于一颗过于接近超大质量黑洞的大恒星被撕裂并吞噬的过程。研究团队表示,这个释放耀斑的黑洞位于距地球约110亿光年的遥远星系中,质量约为太阳的3亿倍,比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大得多。研究结果已发表于最..

    2025-11-15
  • 科技之最

    “科学”一词来头竟然这么大!居然暗含了阴阳五行之奥秘!

    阴阳五行不科学?那是因为我们不懂古人分析这个世界的思想路线!今天就单单拿出科学这个词,聊一聊它究竟暗含了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思想。很多人说,中国之所以在近几百年时间科技落后,一方面是因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文明本不具备科学体质,对于这样的说法其实只能说明认知水平有些问题。不了解中国中..

    2025-11-14
  • 天文之最

    天文学家观测到最亮黑洞耀斑,能量堪比10万亿个太阳

    一项新研究揭示了黑洞吞噬巨型恒星后引发的爆发,其释放的光能相当于10万亿个太阳。研究人员发现了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亮、能量最强的超大质量黑洞耀斑。这个名为J2245+3743的黑洞距离地球约100亿光年,其质量估计约为5亿个太阳。大约在2018年,它的亮度突然增强了40倍,变得比以往观测到的任何类似事件都要亮30倍。研究人员..

    2025-11-13
  • 探索百科

    矮行星终被发现 它有望成为第九大行星吗?

    第九大行星科学家对这颗新发现的矮行星研究后发现,它和冥王星对比了距离,要比冥王星表现的更远一些。之所以一些科学家反对冥王星被划为第九大行星,就是因为距离实在太过遥远。现在它的距离比冥王星还要远,可见成为第九大行星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只不过科学家在它身上发现了一些不同于其他行星的特性,也被认为是一颗很..

    2025-11-13
  • 天文之最

    比太阳光亮10万亿倍:天文学家发现最亮黑洞光爆发

    100 亿光年外的宇宙上演 “超级烟花秀”!黑洞吞噬 30 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爆发出比太阳光亮 10 万亿倍以上的光,刷新人类观测纪录。这一发现来自 11 月 4 日《自然 - 天文学》的最新研究。黑洞缓慢吞噬恒星的过程(艺术概念图)。图片来源:Caltech2018 年观测:差点错过的 “宇宙奇迹”2018 年天文学家首次发现这个天体时..

    2025-11-12
  • 天文之最

    天文学家观测到迄今为止最亮黑洞耀斑,其能量相当于10万亿个太阳

    距离地球100亿光年的深空中,一场前所未见的宇宙灾难正在上演。一个质量相当于5亿个太阳的超大质量黑洞J2245+3743,在吞噬一颗巨大恒星后释放出了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明亮耀斑,其亮度峰值达到10万亿个太阳的光度,比此前同类事件亮30倍。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天文观测记录,更为理解早期宇宙中的极端物理现象提供了珍贵线索。..

    2025-11-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