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一词来头竟然这么大!居然暗含了阴阳五行之奥秘!
阴阳五行不科学?那是因为我们不懂古人分析这个世界的思想路线!今天就单单拿出科学这个词,聊一聊它究竟暗含了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思想。
很多人说,中国之所以在近几百年时间科技落后,一方面是因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文明本不具备科学体质,对于这样的说法其实只能说明认知水平有些问题。不了解中国中国历史文化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对西方的那些所谓的“科学”有点认同感,但是如果你能有机会了解更多的古人思想,你或许会彻底改变对自己文明的偏见。
科学一词的含义就不过多赘述了,想必大家都应该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你如果知道我们为什么选用这个“科”字来表达一种理性,代表客观事实的学问,就知道中国人无论做什么都严谨到比科学还要严谨。
科学的古义和本义,乃万物随天地人时空变化之规律,暗合阴阳五行之说,此为天道之意。就好比我们古人所造的文字,一笔一划,皆有根基,皆有讲究!并非凭空捏造,古人心中的科学一词,有他们自己的理解,才会将“科”这个字设计出来!
中国人造字,十分讲究!不像英语那样,出现一个新的事物就要重新造一个词语,英文单词从最初的几千个,发展到目前的几十万个!
所以我们在引进科学一词之前,曾经使用过“格物之学”,事实上格物一词更能体现中国式的对科学一词的描述。毕竟格物至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则!清朝末期之前的时代,对于一些从国外传入中国的有关科学的知识,都是在用格物之学来表示。由于科学分很多门类:有声学、光学、电学、化学、地学、动物学、植物学等等名目,所以格物一词就显得有一些局限性,于是正式使用“科学”一词。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科”这个字来表达各种知识的总称呢?这个字究竟隐藏着那些秘密呢?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科”字左右结构,拆解开一看,就是禾与斗。
禾,《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嘉谷,也就是水稻。二月生,八月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
二月和八月分别对应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和秋分,正是太阳在赤道的时间,也是白昼和黑夜等长的时间,即阴阳平衡之意!
而我们的中医巨著《黄帝内经》也认为稻米是和气的象征,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正是人体健康的最主要标志。
更令人惊奇的是,古人用这种方法定度量衡,1200粒黍的大约在7.4~8.5克,一斤重约230克~256克,与现在我们用的斤两几乎相差无几。
所以说,这个“禾”字并没有那么简单,而是阴阳均分,构建度量衡的必备之物,这里蕴含着命理术数,阴阳平衡之理,可谓用意颇深。
下面我们在看“科”字的另外一半——斗。
科学之本意,是我们的祖先研究整个宇宙时空与地球万物关系的总称,所以我们的文明也是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通过观察实践去验证中国古人所告诉我们的那个“道”究竟是什么。那些说周易八卦,阴阳五行不科学的人,是因为他们根本还没有入中国式科学的门槛。只知道人云亦云,而不去知行合一,这些人是永远不可能理解中国式科学究竟有多么的博大精深的!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