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之最

老蒯的真实身份曝光!商业版图惊人,难怪东北雨姐这么硬气

2024-09-30 10:04商业之最

“68万”,这个数字在三天内像雪崩一样,从东北雨姐两千多万粉丝的体量上剥落下来。

曾经风光无限的“东北一姐”,现在却陷入了舆论风波,遭到了不少质疑、谩骂,甚至还被一些人抵制。

这一切,都源于近期接连爆发的几起事件:红薯粉条掺假、螃蟹摆拍、雁鹅冒充大鹅……

曾经受粉丝追捧的朴实形象,现在却被认为是故意捏造的。

雨姐这次翻车,不仅是她个人的信用问题,也反映了现在网红经济里的各种乱象。

在流量至上的今天,不少人为了快速获利,敢于冒险,试探法律和道德的边界。

当谎言被揭穿,除了愤怒和失望,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的?

塑造人设与吸引流量

信息来源:起底“东北雨姐”的“彪悍”人生:夫妻实控约30家企业,一年3次“翻车”——上游新闻

雨姐是如何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网红的呢?关键在于她成功打造了自己的独特人设,并找到了吸引流量的秘诀。

她先是通过独特的风格和内容吸引了第一批粉丝,然后通过持续的互动和高质量的内容,逐渐积累了大量关注。她的视频既有深度又接地气,让人看了觉得亲切又值得信赖。正是这些努力,让雨姐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了一个网红界的佼佼者。

东北雨姐,原名并非大众熟知的“雨姐”,而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

翻看她早期的视频,不难发现,那时的她,一个人,一台手机,记录着真实的农村生活:喂猪、种菜、做农活……

虽然内容简单,但胜在真实自然,吸引了一批忠实观众。

然而,真正让雨姐“出圈”的,是她后期塑造的“女汉子”形象。

扛猪扛羊、力大无穷,这种与传统女性形象形成强烈反差的人设,迅速抓住了大众的眼球,为她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当然,雨姐的成功,绝非偶然。

在她背后,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她的丈夫,白国辉,也就是视频中那个憨厚朴实的“老蒯”。

与雨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蒯在视频中总是扮演着“吃播”的角色,不是在吃,就是在吃的路上。

这种看似“不务正业”的形象,恰恰与雨姐的“女汉子”人设形成了绝佳的CP感,引发了网友们的好奇和关注。随着雨姐的粉丝越来越多,大家慢慢发现,老蒯其实没那么简单。

他不仅是雨姐的老公,还是她背后的智囊。

凭借多年的传媒公司从业经验,老蒯深谙流量密码,他将雨姐的视频打造成了一个个精心策划、拍摄和剪辑的“精品短剧”。

精准的定位、优质的内容、高频率的更新,再加上老蒯强大的营销手段,雨姐的粉丝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为其后续商业变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这看似完美的“造星”计划,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当利益和流量绑在一起,真假难辨时,雨姐的“网红”之路肯定不会平坦。

利益驱动下的诚信危机

信息来源:东北雨姐与打假博主隔空对峙,“30万和解费”真相仍未明,神秘中间人未现身——九派快讯

雨姐的“翻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在利益的驱使下,逐渐偏离了初衷。

当“流量”变现为实实在在的金钱,当“真实”沦为吸引眼球的工具,雨姐的人设,也如同泡沫般,一触即破。

2024年9月,雨姐售卖的红薯粉条被指掺假,引发了轩然大波。

一位名为“大娃”的打假博主,带着检测报告和一腔怒火,找到了雨姐的家门,要求其给出说法。

双方各说各的理,谁也不肯让步,最后竟然动手打了起来。事情越闹越大,舆论的压力让粉条厂家最终承认了产品掺假。

雨姐在直播间里说,如果产品有质量问题,她愿意倾尽所有来赔偿。

据统计,雨姐的直播带货销售额,每场可达2500-5000万,如果按照承诺进行赔偿,金额将高达200多亿。

红薯粉条事件,揭开了雨姐“翻车”的序幕。

随后,螃蟹摆拍、雁鹅冒充大鹅等事件相继被曝光,雨姐苦心经营的“朴实人设”彻底崩塌。

分析这些事件,不难发现,其背后都存在着相似的逻辑:为了追求更高的流量和销量,雨姐及其团队不惜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信任为代价,进行虚假宣传和炒作。

在利益的驱使下,“真实”和“诚信”被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是精心策划的剧本、刻意营造的场景以及肆无忌惮的谎言。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当真相浮出水面,等待雨姐的,必然是来自粉丝和公众的审判。

老蒯的商业版图

随着雨姐的事情越闹越大,她丈夫白国辉也慢慢被大家知道了。

不同于视频中那个憨厚朴实的“老蒯”,现实生活中的白国辉,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其商业版图之庞大,令人咋舌。

公开资料显示,白国辉名下关联着三家续存公司,实际控制的企业更是多达28家,业务范围涵盖传媒、策划、商贸、直播等多个领域。

而雨姐,正是白国辉精心打造的“商业帝国”中最重要的一环。

从最初的人设定位、内容策划,到后期的拍摄剪辑、营销推广,白国辉都全程参与,并利用自身资源,为雨姐的“网红”之路保驾护航。

雨姐代言的很多产品,背后都跟白国辉的公司有关系。可以说,雨姐的成功,离不开白国辉的商业头脑和资本运作。

不过,这种基于利益的合作模式也为将来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当“流量”成了唯一的追求,当“变现”成了最终的目标,产品的质量就被忽视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跟着遭殃。

而雨姐,也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变成了资本逐利的工具,最终沦为这场“商业游戏”的牺牲品。

笔者认为

东北雨姐事件揭示了网红经济背后存在的不少问题,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网红作为公众人物,有大批粉丝和高关注度,自然应该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只顾着追流量和赚钱,不顾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最终会损坏自己的名声,失去粉丝的信任。

平台作为连接网红和消费者的桥梁,应该加强对网红带货行为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市场秩序,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最后,消费者也要提高自己的判断力,理性购物,不要盲目跟风网红产品。买东西时,多看看、比比价格,选正规的店铺,别让骗子得逞。

网红经济虽然发展得很快,但背后也藏着不少问题。

要让行业健康发展,真正发挥“网红”的正能量,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行业自律,完善监管机制,提高消费者素质。这样不仅能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让“网红”成为传播正能量、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 商业之最

    和老伴温州住15天:打破“商业之都”偏见,这才是真实温州

    退休后,我和老伴决定走走看看,感受不同城市的生活。这次我们选择了温州,一个网上评价两极分化的城市。网上有声音说温州“重商业、轻文化”,带着好奇,我们在温州待了15天,今天想实话实说我们的真实感受。城市印象:低调的财富,高调的生活网上说温州人都很有钱,开豪车、戴名表。但真正到了温州,我们发现这里的富有是..

    2025-11-13
  • 一声叹息,他飞得那么稳,却在最后510秒下,中国商业航天有多难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11月10日12时0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烈焰喷薄,谷神星一号如一把利剑刺破苍穹。一级、二级、三级,每一次分离都干净利落,每一次点火都完美无瑕。地面控制中心的数据流显示一切正常,胜利似乎唾手可得。这是谷神星一号的第19次飞行,一个堪称辉煌的记录,它早已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最可靠的“快递小哥”..

    2025-11-13
  • 未来的商业,不属于最会讲故事的企业,而属于最经得起追问的企业

    当算法不再只为平台赚钱,而是为消费者“照见真相”,商业的底层逻辑正在被悄然重写。过去几十年,消费者在市场中始终处于信息劣势:广告精心包装、标签模糊其词、价格策略暗藏玄机,所谓“选择自由”往往只是“被引导的幻觉”。而今天,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撕开商业的黑箱——不仅让隐藏的成本、碳足迹与道..

    2025-11-13
  • 4个月来,一艘“巨轮”改写商业逻辑的上海实践

    4个多月来,“路易号”所在的兴业太古汇日均客流高达8万至10万人次一艘“巨轮”改写商业逻辑的上海实践南京西路商圈日均客流超50万人次,周边重点商场客流同比增长超50%,销售额普遍实现翻倍增长这一现象级消费场景创新要素——■集首发经济“首展首店首秀”于一身■创造可逛、可看、可品的沉浸式体验■设计充满故事性、话..

    2025-11-13
  • 《〈天道〉丁元英:真正的高手,都在用“天道思维”做商业》

    《〈天道〉丁元英:真正的高手,都在用“天道思维”做商业》副标题:拒绝内卷,从“弱势文化”到“强势文化”的升维竞争法则导语: 为什么有的企业拼命努力却收效甚微,而有的企业看似举重若轻却能成就非凡?电视剧《天道》中的丁元英,早已给出了答案——强势文化,是商业世界里看不见的“上帝之手”。今天,我们将其解码..

    2025-11-13
  • 商业之最

    商业航天不炒概念,9只低价龙头真干活,普通人能沾光?

    普通人也能搭上商业航天的快车?这9只低价龙头股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你可能觉得航天离自己很远,那是国家大事,是科技巨头们的游戏。但现实是,商业航天已经开始渗透进普通人的日常——从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到未来的太空旅行,甚至你手机上的导航精度,都和它息息相关。更关键的是,这个行业不再是“画大饼”。政策..

    2025-11-12
  • 商业之最

    数字时代的商业舞台

    数字时代的商业舞台上,一场关于“增长”的盛大演出正在上演,剧本却似乎写得有些潦草。无数企业将“用户增长”奉为圭臬,仿佛这是一剂能治愈所有商业顽疾的万能药。某知识付费平台宣称其注册用户突破两亿,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令人振奋,但根据其财报披露,付费转化率仅为1.2%,且用户年均学习时长不足5小时。这种将“路过..

    2025-11-12
  • 90年代就年入4.71亿,亚细亚老板是如何从商业大佬变搬运工

    1995年王传福在深圳铁皮屋里拧螺丝的时候,他肯定想不到28年后特斯拉会求着他用“刀片电池”——这就是中国商业最野的地方:昨天你还在为活下去磕头,今天就能让洋人排队交钱。我把这段历史翻了一遍,发现我们以为的“新风口”全是老剧本的翻拍。亚细亚商场当年用“三声服务”把郑州人哄得晕头转向,现在胖东来直接给保洁阿..

    2025-11-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