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发表重要讲话激励广大航天工作者再立新功

2024-09-26 12:03世界奇闻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 题: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发表重要讲话激励广大航天工作者再立新功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宋晨、李恒

******9月23日在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探月工程成果凝结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这些年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亲切关怀、殷切期望,让广大航天工作者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家表示,要牢记******的嘱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在不懈追求航天梦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标志性成果 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显著成就

今年6月,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不断刷新的月球探索新高度,见证了中国人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的不停脚步。”受到******亲切接见,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20年来,探月工程从零起步,我们向先行者学习,但绝不是亦步亦趋效仿,而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坚持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一张蓝图绘到底,如期实现了目标。”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我国一代代航天人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推动航天事业实现历史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近3000家单位、约10万人协力攻关,嫦娥六号任务中的一个个重大节点,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记忆犹新:“新时代以来,正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探月工程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不断变为现实。”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攻克247项关键技术,送“嫦娥”飞天,也有力支撑了一系列航天强国标志性工程的成功实施。现场聆听了******的重要讲话,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王珏备受激励,深感继续创新的紧迫。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研制团队将牢记***嘱托,把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化作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行动,用更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提升我国探索宇宙空间的能力。”王珏说。

弘扬探月精神 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再次强调弘扬探月精神,令在现场的航天工作者深受鼓舞。

不断追求梦想,是探月工程奋勇向前的澎湃动力。

嫦娥六号任务探测器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邓湘金说,从探月工程立项时“一张白纸绘蓝图”,到嫦娥六号多项技术“国际首创”,事实证明,外国人没做过的,我们中国人照样可以做到、可以做好。

“一棒接着一棒,一环扣着一环!”20年探月逐梦,嫦娥六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左维长期参与其中,眼下她正和同事一起对嫦娥六号月背样品进行制备、分装,“探月工程不仅把中国印记成功留在月球上,也让中国开启了月球研究新篇章。我们要继续努力做好月球样品科学研究,为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

当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鲜艳的“中国红”让无数人流下热泪。要能耐受高真空、高低温循环、强剂量紫外辐照等极端环境,这面国旗不简单。

“把每个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再大的难题也能突破。”认真学习了******的重要讲话,参与嫦娥六号月面国旗展示系统研制任务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主任设计师程昌满怀信心地说,“未来要继续弘扬探月精神,保障完成新的任务,为进一步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添砖加瓦’。”

再向深空探索 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嫦娥”既是中国的,又属于全人类。我国探月工程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原则。

嫦娥六号测控分系统总师、中国电科39所副所长荣武平说,下一步,要遵循******指引的方向,继续为全球深空探索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遥望太空,中国有能力飞得更远,人类有能力飞得更高。

佳木斯66米深空站、喀什35米天线组阵系统……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网的最前端设备,不仅为嫦娥六号采样返回任务实时“保驾护航”,未来有望为更复杂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保障。

“我们欢迎中外科学家按照月球样品管理办法,积极申请,一道开展月球样品研究。”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关锋表示,将落实******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敞开胸怀,深入推进多种形式的航天国际交流合作,同各国分享发展成果、完善外空治理,让航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人类。

探索太空永无止境。******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极大鼓励了广大航天工作者继续投身奋力创新、探索未知的科技事业。

第一时间学习了******的重要讲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汪作来表示:“我们将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努力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人类的科技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这百年来我们是如何探索宇宙的?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宇宙学是什么?宇宙结构如何增长?在《百年宇宙学:我们对宇宙的百年探索》这本书中,天体物理学家、理论宇宙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詹姆斯·皮伯斯从历史和重要亲历者的视角出发,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演进历程。此外,他还审视了感光底片、大型望远镜和巡天、太空探..

    2025-08-08
  • “含航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大涨2.7%,2025商业航天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在哈启幕

    8月6日,军工概念午后保持活跃。热门ETF中,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截至发稿上涨2.75%,成交额超6500万元,换手率超13%,交投持续活跃。成分股中,长城军工涨停,内蒙一机涨超8%,建设工业涨超7%,中航成飞、中兵红箭、北方导航涨超5%。Wind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年初至今份额变动率..

    2025-08-08
  • 职场百科

    美森的clx代表什么

    美森快船航线,起运港是相同的,宁波 - 上海 - 开船,然后美国靠港的码头不一样,长滩港卸货。美森有三条航线,正班船是CLX,加班船CLX 和CCX。美森快船的价格要高于EXX快船,其中美森正班船CLX的价格最高,加班船CLX 和奥克兰专线CCX次之。目前的行情普遍以时效作为定价标准,时效越快越稳定,那么价格就水涨船高。目前市..

    2025-08-08
  • 天文之最

    黑洞史话 03:炮火中算出的宇宙怪物

    你一定听说过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吧?但你可能想不到,就在他那开创性的引力场方程发表不到一个月,第一个精确解就已经诞生了!更离谱的是,解出这个答案的人,根本不在安静的实验室里——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里,还是个身患绝症的炮兵中尉。一个在战火和病痛中挣扎的人,怎么解开了宇宙的终极谜题?这个解又为..

    2025-08-07
  • 中国十大

    中国十大现代工程奇迹,从跨海巨龙到太空天眼,都让世界惊叹

    中华文明从不缺奇迹,古有万里长城、都江堰震烁古今,今有一批超级工程以超越时代的魄力,在世界建筑史上刻下 “中国印记”。从横跨伶仃洋的跨海大桥到凝视宇宙的天眼,这十大工程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中国人 “敢想敢建” 的生动注脚。1. 港珠澳大桥:伶仃洋上的 “桥隧史诗”这座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级工程,用 55..

    2025-08-04
  • 探索宇宙“婴儿期”

    作者:丁旭恒(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系教授)宇宙何时诞生?如何呈现今天的面貌?又会如何发展?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仰望星空,希冀探寻宇宙的奥秘。这既是为了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也是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人类开始向太空发射卫星,其中,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是迄今为止最先..

    2025-08-03
  • 世界奇闻

    宇宙6大未解之谜,科学家承认:可能人类永远找不到答案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能够知道,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简单的生物进化而来的,由最初的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由多细胞生物进化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进化为两栖生物,由两栖生物进化为陆地生物,人类就是由陆地生物猿类进化而来的,不过人类和其它生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诞生了智慧,从诞生以后,人类就开始不断的..

    2025-08-03
  • 从机械蜘蛛到手术机器人,首都大学生在科研探索中发现创业金点子

    “如果我不做这件事,将来一定会后悔。它是我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体验,值得我承担风险、付出精力和金钱。”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陈俊熙,用略带广东口音的普通话,道出了他创业的决心。一个多月前,他和团队站上第四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赛道的决赛讲台,直面专业评审团的犀利质询。和陈俊..

    2025-08-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