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48岁的哈工大女教授,凭一己之力带学生干翻科技圈,她背景有多牛

2025-11-20 10:39科技之最

文|辣辣

生来就是干大事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和作用。

被雷军领投24亿,被无数学生跟在身后求支持的朱晓蕊,就是个专干大事的大女主。

她一边以女教授的身份在学校教书,一边带领学生勇闯科技圈,打响科技产业第一枪。

一人身兼多职,还能样样做到最好,难怪投资界的大拿为了跟她合作绞尽脑汁。

一、一战成名的女教授

只要是对AI智能科技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可能没听说过她的名字。

她在18年前,跟第一位合伙人创办了专攻无人机领域的科技公司大疆。

当时她就拿出一点点钱作为投资,剩下的全凭过硬的技术在公司站稳脚跟。

她每天负责研究产品和挖技术人才,把原本只有三四人的团队一步步壮大起来。

她还带着自己的学生进公司,一边教学一边实践,学得好还能留下来当元老级员工。

为了给产品做实验,他们不知道摔坏了多少架直升机航模,自己还得从零开始学试飞。

终于,她花了三年时间研究出第一款产品,吸引了不少直升机航模玩家的注意。

但玩家关注归关注,对产品的认可度还是不怎么样,没有完全解决他们想解决的问题。

看到玩家的态度和反馈,他们又得好好思考怎么去改进,最开始她并没有太好的头绪。

直到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发现一个新玩意,一下子打开她的思路,让她兴奋到整晚睡不着。

但有了新技术,又碰上了资金问题,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了,更别提让公司在圈内走红。

最后还是靠身边的亲朋好友出手相助,才勉强给他们凑出100万的资金。

当然她也没有辜负投资人的期望,新产品一出来直接卖爆,公司一夜爆火。

同时,她这个集技术、实力、眼光于一体的科技牛人,也在圈内一夜封神。

人气大涨之后,还以为她会跟合伙人继续携手,早日把公司做到行业顶尖。

结果,她一个潇洒转身离开了公司,一些学生一见她离开也跟着走了。

她一走,大家都在猜她下一步会做什么,但就是猜不到她在做这件大事。

二、一心做大事的人

原来在学校当教授的时候,一听到学生聊创业的事,她就会狠狠泼一泼冷水。

泼冷水不是因为不相信学生的能力,而是她非常清楚进这个行业得吃多少苦。

学生一头扎进去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吃不了苦,之前所努力的就都白费了。

而且很多学生只冲着一腔热血就想创业,却没仔细衡量自己有多大本事。

所以,比起动不动支持学生们创业,她更想让他们学会踏踏实实搞研究。

不过有一天,学生邱纯鑫突然跑出来跟她聊创业,她的态度却有些不一样。

她把事实摆在学生面前,却丝毫动摇不了学生想创业的念头,那就只好放手让他去做。

她在学生创办的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还帮学生拉到第一笔投资,助力学生起步。

学生也没让她失望,为了研发产品没日没夜待在公司,也很听从她的建议和想法。

师徒俩齐心协力,仅用了2年时间就研发出新产品,而且一上线就大获好评。

当她看到学生的成果终于得到回报时,她也庆幸当初还是出手拉了学生一把。

去年学生的公司成功上市,市值突破了190亿港币,做到了科技圈的顶尖级别。

而她自己在科技圈也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人物,搞科技研发,还帮创业者拉投资。

现在,由她联合创办的另一家公司,也在圈内打响了名号,投资者源源不断找上门。

在她的带领下,不管是学生还是合伙人都能一边吃苦一边创新,还能认真想好未来。

三、想好未来

AI 时代越来越成熟了,已经是AI界领军人物的学生,应该想想未来要怎么走。

学生早早就表态,这一年还是把重心放在以激光雷达为代表的感知传感器上面。

毕竟,这项技术是公司目前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也是科技圈最看好的技术之一。

公司靠它在科技圈占据重要的地位,肯定也要让它好好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实力。

比如会把它用在帮机器人思考、决策上面,或者让机器人的手脚活动力更好。

当然,除了机器人领域,汽车行业的自动驾驶也少不了它的帮助。

比如10月28日发布的全球第一款智己LS9,就是靠它实现了更好的智驾。

感知能力强、视觉效果好,把智能驾驶体验提高好几个档次,是无数车企的心头好。

自家产品在科技领域闪闪发光,创始人也同一时间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一些想法。

他们一直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改进和提升产品的性能,也尽可能把成本降下来。

让更多车企可以放心使用产品,还不用太过担心成本问题,彼此间互惠互利。

说到车企,当年斥资24亿帮他们成功融资的雷军,现在也是科技圈响当当的大人物。

可别看他现在地位那么高,什么事都得亲历亲为,天天在社交平台介绍自家的产品。

10月29日,武汉新开的智能工厂正式露面了,他一个视频带网友们一探究竟。

从生产车间到系统控制,他都给网友一一展示出来,让买他家产品的网友更放心。

之后,他又变身为汽车科普博主,给对自家汽车存在疑问的网友线上解答一下。

确实,站在他的角度为网友答疑解惑,说服力会更强一些,网友也更容易相信。

要学历有学历、要胆量有胆量、要能力有能力,这就是现实版的大女主人设。

而且大女主个性非常低调,到今天还是一味地埋头干大事,专注自己的成就。

猜你喜欢

  • 量子科技,最正宗的六家公司

    10月29日凌晨,在英伟达举办的GTC大会上,黄仁勋展示了基于CUDAQ核心构建的开放式系统架构NVQLink,用于连接传统GPU和量子计算机,共同加速量子计算。 国金证券认为,2024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已达50.4亿美元,预计在2024至2030年间将以87.64%的年平均增长率(CAGR)快速增长。预计2027年量子计算产业规模将跃升至111.8亿..

    2025-11-20
  • 今天“科技小苗” 明天“大科学家”

    ■ 科技教育不能让学校“单打独斗”,政府、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得拧成一股绳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要求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重点,切实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基础。《意见》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出发,提出了构建协同贯通的育人体系、..

    2025-11-20
  • 科技之最

    科技扎根田野 赋能乡村振兴——建瓯科技小院书写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光明网讯11月18日,由建瓯市科学技术协会等主办的“科技小院与产学研多平台融合赋能建瓯农业产业发展成果展示暨交流会”在建瓯融媒体中心举行。来自福建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建瓯市相关领导齐聚一堂,共同拆解建瓯科技小院的成功密码,探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自2019年..

    2025-11-20
  • 科技之最

    别再只盯着芯片了!这才是中国科技最“硬核的底牌!”

    别再只盯着芯片了!这才是中国科技最“硬核”的底牌!你刷抖音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常被那些高科技视频刷屏?什么“国之重器”下海,什么“中国智造”上天,看着确实提气。但说实话,有时候看完也就看完了,感觉离咱们普通人的生活有点远。但今天,我刷到一个视频,突然让我想明白一件事。咱们总在讨论中国科技的“硬实力”是..

    2025-11-18
  • 科技之最

    当进步成为枷锁:科技伦理的深渊我们不敢凝视

    当进步成为枷锁:科技伦理的深渊我们不敢凝视在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实验室里,在算法决定生死的自动驾驶系统里,在收集着我们每个微表情的智能摄像头后面,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悖论:我们创造的技术越强大,反而越不敢直面其带来的伦理困境。这个时代最危险的幻觉,就是相信科技发展必然伴随道德进步。被交易的人性尊严当硅谷投..

    2025-11-17
  • 广东智造的全运之考:赛场下“硬科技”溢出新产业

    当前,各项赛事正火热进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上,线下观众通过AR技术与蓝牙定位组成的智慧导航系统,可快速“入座”;线上观众点开直播界面,只要在屏幕上用指尖自由拖拽,即可360度“无死角”地观赛。不过,沉浸式观赛只是十五运会高科技产品应用的一个缩影。以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为核心,十五运会打造了从..

    2025-11-17
  • 周末·前沿丨以科技之弦 重奏生命乐章——见证脑机接口技术改变的人生

    我换上无菌服,穿过数道自动气密门,进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室。医护人员围在手术台前做着各种准备。这是中国西部地区首例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手术,也是媒体首次获准全程记录拍摄。从未直视过手术过程的我,小心翼翼地立于主刀医生毛庆的身后,目不转睛地记录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花甲之年的毛庆经历过无数手术,..

    2025-11-17
  • 科技之最

    中国光伏电站助古巴打破美国制裁,新质生产力之科技和政治神力

    中国政府援助古巴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2024年12月12日,中国政府援助古巴35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项目立项换文签署仪式在哈瓦那举行,中国驻古巴大使华昕出席仪式,并与古巴外贸外资第一副部长豪尔赫共同签署了相关换文。华昕大使表示,35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设备项目是中国党和政府助古挺古一揽子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古..

    2025-11-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