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股权拟被股东偿债,宝龙商业或面临“易主”
(文/孙梅欣 编辑/张广凯)
延迟半年之久的宝龙地产债务重组方案近期终于公布,代价是核心优质资产宝龙商业可能要面临控制权“易主”。
近期,宝龙地产公布了债务重组方案,宝龙商业同时公布了公司股权或被股东出售的消息。
自今年2月宝龙地产债务重组计划失效以来,宝龙地产持续与财务顾问及计划债务债权人进行对话。此次方案的公布,也意味着宝龙地产的化债方案获得实质性进展。
重组方案给债权人六种方案进行一个或多个不同选项的组合。其中最核心的方式,一是通过质押或出售宝龙商业股份筹集的总计约4000万美元融资现金;另一个是向债权人转让宝龙商业不超过32.4%的股权。另外,还有公司股份的可转债、新中期票据、新长期票据、新贷款等方式。
通过质押宝龙商业股份现金融资,和转让宝龙商业32.4%的股权,最被债权人所关注。如果第二种方案实行,将意味着目前持股63%的宝龙地产,转让股权后持有比将降为30.6%,宝龙地产将不再是宝龙商业第一大股东。
由于许华芳间接持有宝龙商业2.95%的股权,因此如果出售半数股权,宝龙地产和许华芳的共同持股比例约为33.55%,还能以微弱优势获得宝龙商业控制权,但仍存在潜在的“易主”风险。
不过,有债权人指出,许氏家族是20%股权的潜在买家,如果切实出手,最终实控还是会在许氏家族手中。
具有较高出租率和稳定现金流的宝龙商业,是眼下宝龙地产体系内少数优质核心资产。就在10月8日宝龙商业公众号中还提到,宝龙地产总裁许华芳还公开表示,商业是宝龙集团六类资产里的第一主业。或许对于核心资产,许氏家族也很难言放弃。
多种化债方式填补200亿债务缺口
宝龙地产公布的具体方案中,也对上述多种化债方式进行更为详细的解释,各种选择组合方式也各有限制条件。
其中选择现金部分,债权人可以选择分派申索任一部分或全部债务的12%;如果是选择宝龙商业的股权,债权人需要根据计划按照每股15港元的价格进行交换,而当前宝龙商业的股价则是2.49港元/股;选择可转债的债权人,最高分配12亿美元用于可转换债券。
有债权人测算,如果选4000万美元现金方式,共削债21亿元;选择宝龙商业股权,2亿股股权可以削减28亿元;选择可转债,12亿美元转股宝龙地产,按照2.3元的转股价价格,增发40亿股可削减85亿元。三项方式共计可以削减债务134亿元人民币。
把核心资产作为偿债筹码,对于面临巨额债务压力的宝龙地产而言,已经是必然的结果。
宝龙地产在今年中期业绩中公布的债务数据显示,到今年半年末,集团借贷合计约人民币561.11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275.98亿元,而包括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在内的金额约为73.27亿元,意味着存在超过200亿元的债务缺口。
同时,集团账面包括优先票据、公司债券以及银行和其他借贷总计约228.43亿元债务存在违约或交叉违约。今年3月7日,宝龙地产全资子公司、宝龙商业控股公司的宝龙地产(维京)控股有限公司,已被提出清盘申请。
面对高额债务,宝龙地产的牌面有限。公司股价跌至0.295港元每股,总市值仅剩12.21亿元,缺乏流动性。
在房地产行业走势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宝龙地产项目销售未有优势,销售流入颇为疲软。
中报显示,上半年宝龙地产合约销售额为37.23亿元,销售流入和高额债务相比可谓“杯水车薪”。销售疲软叠加债务因素,上半年宝龙地产股东应占亏损26.52亿元,比去年同期亏损幅度还在进一步扩大。
而从当前宝龙地产给出的债务重组方案来看,如果能够顺利执行,对于当前的债务缺口能够进行较大幅度的削减。
宝龙商业能借此摆脱地产股东拖累吗?
与宝龙地产持有的资产质量相比,宝龙商业的资产可谓优质。对于在全国拥有众多商业体的宝龙商业而言,商业资产存在两个明显的价值点:一个是商业体本身的资产价值,另一个是商业体带来的零售流量金额。
前者对债权人而言,是价值可变现资产,后者能够带来稳定的资金流入。
宝龙商业的中报显示,到6月末公司在全国有97个零售商业物业,还有129个已经签约的零售商业物业。上半年公司收入约为13亿元,来自外部客户收入约为11.85亿元,占整体收入来源的91.1%。
宝龙商业的整体出租率约为91.8%,有较为稳定的租金收入,另有42.85亿元的现金储备,也是优质的资产属性。
事实上,由于受到大股东的拖累,宝龙商业近年来同样股价低迷。因此早在债务方案公布之前,就有宝龙商业的投资者喊话,宝龙地产应将宝龙商业的股份出售给债权人或新的债权人,令宝龙商业摆脱泥潭更具独立性。
而在债务重组方案公布当日,宝龙商业股价开盘后就迎来上涨,当日涨幅一度达到15.25%,由此可见投资者认为这一方案对资本市场是利好。
但也有市场人士表示,宝龙商业转让32.4%股权给非单一债权人,可能会导致公司股权过于分散,不利于企业的长期运营管理。
由于这一债务重组方案中并未提及债权人的同意数量,因此最终方案是否能够按照当前报价推进,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从宝龙商业股权被放上货架的市场反馈来看,对于这家商业综合体的运营商而言,能从地产股东获得输血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摆脱拖累轻装上阵,对于宝龙商业而言,或许是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