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之最

英伟达独孤求败,还是高处不胜寒?

2025-10-04 09:37商业之最
2025年8月,当英伟达公布其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时,整个科技行业再次为之震撼。单季营收高达4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数据中心业务贡献了惊人的411亿美元,这些数字不仅刷新了公司的历史记录,更像是一份宣言,宣告着人工智能***的浪潮之巅,正完全由这家图形芯片巨头所定义。

其新一代Blackwell平台一经推出便需求旺盛,推动Blackwell数据中心收入环比增长17%,成为驱动这台庞大增长机器全力运转的全新引擎。

在当前由大型语言模型驱动的生成式AI淘金热中,英伟达无疑是那个最成功的“卖铲人”。从云端的超级计算机到企业的AI服务器,其GPU成为了驱动这场技术变革的绝对核心,其地位看似坚不可摧。

然而,在这份近乎完美的财报背后,一行注释却揭示了商业版图上的一道裂痕,由于美国出口管制,其面向中国市场的特供芯片H20本季度销售额为零,且公司对下一季度的展望也未将这部分收入计入。

这不仅是一个地缘政治的注脚,更是一个象征性的信号。在英伟达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市场垄断和利润狂欢之际,一股强大的逆流也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集结。挑战者不仅来自AMD、英特尔这样的宿敌,更来自那些曾与其深度绑定的合作伙伴、最大买家和战略盟友云计算巨头。

一个核心问题浮出水面,英伟达的霸主地位,究竟是坚不可摧的绝对实力,还是已然“高处不胜寒”的危险前兆?

CUDA壁垒下的三面围攻

英伟达今日的辉煌,并非仅仅建立在卓越的硬件性能之上,而是源于其精心构筑的一套“全栈式”平台战略。其核心,便是一个名为CUDA的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自2006年诞生以来,CUDA经过近二十年的迭代和生态建设,已经成为AI开发者世界里的“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CUDA如同一座高墙,将百万开发者、丰富算法库和成熟工具链牢牢锁定在英伟达生态中。对于追求开发效率和稳定性的企业而言,选择英伟达GPU,就意味着获得了进入这个成熟生态的门票,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这种由软件和生态构筑的护城河,其转换成本之高,让任何潜在的硬件竞争对手都望而却步。

然而,这座看似坚不可摧的堡垒,正同时面临来自三个方向的围攻。

首先,是来自传统芯片巨头的正面挑战。AMD凭借其Instinct MI300X /MI325X加速器,在特定AI推理和内存密集型任务上,已经展现出与英伟达H100/H200相接近的性能表现,尤其在显存容量与带宽方面甚至具备一定优势。而计划于2025年推出的MI350X,则被AMD明确定位为对标英伟达Blackwell平台的新一代产品。

然而,AMD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于其ROCm软件生态系统。尽管ROCm在不断改进,但与成熟、稳定且功能丰富的CUDA相比,它在开发者社区支持、工具链完整性和大规模训练性能方面仍有明显差距。

另一巨头英特尔,则携其Gaudi 3加速器,主攻性价比和开放生态。其Gaudi 3加速器被定位为一个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并已获得戴尔、慧与、联想等主要服务器制造商的广泛支持。英特尔大力倡导开放标准,例如采用基于以太网的RoCE v2网络技术,以避免供应商锁定,这对于希望构建灵活、异构AI基础设施的企业客户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不过,与AMD类似,英特尔也面临着构建一个能与CUDA匹敌的软件生态的艰巨任务。

其次,更严峻的威胁来自于英伟达的最大客户——云服务巨头们。谷歌的TPU早已迭代至第七代Ironwood,专为大规模AI推理优化设计,已在Google Cloud部署并用于Gemini等核心模型推理,间接服务于搜索、广告与云AI应用;亚马逊AWS的Trainium和Inferentia芯片,分别针对AI训练和推理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微软也推出了自家的Maia 100 AI加速器。这些科技巨头既是英伟达GPU的最大买家,也最具能力和动机摆脱对其依赖。

他们自研芯片的核心逻辑在于:第一,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为自身庞大且独特的业务负载实现极致的性能优化与成本控制;第二,将核心算力基础设施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在AI时代的战略资源上受制于单一供应商。这股“客户变对手”的浪潮,正从内部侵蚀着英伟达的市场根基。

最后,美国政府对华的先进AI芯片出口管制,客观上为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创造了一个没有外部竞争的“温室”。财报中明确指出的H20销售停滞,这几乎使英伟达退出了中国的高端 AI 芯片竞争格局。这片巨大的市场空白,正迅速由华为等本土企业填补。

华为的昇腾910B芯片,在性能上虽对标英伟达较早的A100,但凭借本土优势和强大的产业生态整合能力,已经成为中国构建自主可控AI算力体系的重要支柱。其后续版本昇腾910C则通过双芯片设计在整体算力上进一步提升,被业界视为有望在部分场景接近甚至对标英伟达H100的产品。

一个与全球主流市场平行的、自成一体的AI生态正在中国加速形成,这不仅是英伟达的直接损失,也意味着全球AI技术版图的结构性重塑。

成本、控制权与“第二选择”的渴望

造成当前英伟达“围城”困境的原因,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核心指向了三个关键词:成本、控制权和对“第二选择”的普遍渴望。

从成本角度看,英伟达的成功正在反噬自身。

一方面,英伟达高达70%以上的毛利率,是其技术领先的奖赏,但也成为了整个行业沉重的成本负担,让其客户的AI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急剧攀升。对于需要部署数以万计GPU的云计算巨头而言,这笔开销已经从一项采购预算,演变为影响其整体盈利能力的战略性支出。

另一方面,当自研芯片的规模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单位算力的拥有成本有望显著低于直接采购英伟达的商用产品。这种巨大的经济诱惑,是驱动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巨头投入数十亿美元进行芯片研发的根本动力。他们宁愿承受前期巨大的研发投入和风险,也要换取长期成本结构的优化。

从控制权角度看,科技巨头们正在进行一场“数字主权”的保卫战。AI算力已被视为21世纪的“石油”,是驱动未来所有数字业务的核心能源。将如此重要的战略资源完全寄托于单一供应商,无论这家供应商多么优秀,都是任何一个有远见的科技巨头所无法接受的。

自研芯片意味着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演进路线图,自定义芯片的架构、功耗和功能,实现软件算法与底层硬件的深度耦合,从而构建起独特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差异化优势。这种对技术路线图的自主控制权,其价值远超短期内的财务节省。

从市场生态角度看,对“第二选择”的渴望已成为行业共识。一个健康的商业生态需要适度的竞争来促进创新、压低价格和分散风险。英伟达一家独大的局面,使得整个行业在议价能力、供应安全乃至技术路线选择上都显得异常脆弱。

无论是AMD、英特尔的奋起直追,还是各类AI芯片初创公司的涌现,都受到了来自市场的隐性支持。即便是那些暂时没有能力自研芯片的企业,也乐于看到一个更多元化的供应商格局,以便在未来的采购中拥有更多的谈判筹码。

这种对打破垄断的集体渴望,为英伟达的竞争者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CUDA生态的“锁定效应”,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一种技术优势,逐渐演变为一种“甜蜜的负担”,引发了越来越多参与者的警惕与反抗。

从一家独大到群雄并起

尽管挑战者纷纷涌现,但在短期至中期内,英伟达的市场领导地位仍难以撼动。

这主要得益于其CUDA生态系统所形成的强大惯性。AI领域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开源项目和商业应用开发,绝大多数都建立在CUDA之上。迁移一个成熟的AI应用到新的硬件平台,尤其是像ROCm这样的追赶者,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工程师资源进行代码重构和性能优化,还面临着诸多工具链不成熟、社区支持不足的风险。

这种“软件定义”的护城河,是AMD和英特尔在短期内最难逾越的障碍。

同时,英伟达在Blackwell之后,还有清晰的下一代Rubin平台路线图,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将确保它在顶级性能市场继续保持领先。

然而,从长期来看,英伟达当前近乎垄断的市场份额几乎必然会受到侵蚀,整个AI芯片市场将从当前的“独孤求败”演变为一个以英伟达为核心,但周边群星璀璨的“众星拱月”格局。

首先,云计算巨头们的自研芯片将在其内部数据中心得到大规模部署,并逐步通过云服务的形式对外输出其能力。虽然他们未必会公开销售这些芯片,但其内部需求的减少,将直接削减英伟达来自核心客户的订单量。

届时,英伟达在云服务市场的角色,可能会从“唯一供应商”转变为“重要供应商之一”,负责提供其无法通过自研满足的、对通用性和极致性能有特殊要求的算力。

其次,AMD和英特尔将在中端市场和对成本敏感的企业客户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其软件生态的逐步成熟,以及市场对“第二选择”需求的日益迫切,他们将能够提供“足够好”且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吸引那些不愿被英伟达生态深度绑定的客户。

最后,中国市场将形成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以华为昇腾为代表的国产AI芯片生态将走向成熟,并可能在特定领域形成独特的优势。英伟达短期内恐难以重返这一由本土替代主导的庞大市场。

因此,英伟达未来的成功,将不仅取决于其能否持续推出性能领先的芯片,更关键在于其能否成功转型,适应一个更加多元化和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其战略重心可能会从单纯销售硬件,转向提供更高附加值的软件、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以维系其生态系统的向心力。

回顾英伟达的崛起之路,它精准地抓住了深度学习***的浪潮,凭借前瞻性的布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将GPU从一个游戏显卡的核心部件,成功推上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算力王座。

CUDA生态的建立,更是一招奠定胜局的妙棋,为其构建了长达十余年的技术壁垒和商业护城河。今日的英伟达,正处于其商业史上最辉煌的巅峰,享受着由技术领先带来的丰厚利润。

然而,商业世界如同一座山峰,登顶的唯一路径是向上,但山顶之上,四面八方皆是下坡路。当自身的成功催生了最强大的对手,当最亲密的客户变成了最坚决的“竞争者”,所谓的“高处不胜寒”便不再是文学的修辞,而是残酷的商业现实。

英伟达的未来,将不再是一场轻松的独角戏,而是一场需要更高智慧、更强手腕的复杂牌局。它需要面对的,是一个由客户、对手、盟友和地缘政治共同塑造的新格局。或许,告别那个可以定义一切的时代,学会与群雄共舞,才是这位AI霸主未来最重要的一课。

猜你喜欢

  • 生活

    k大还是m大

    M大,两者都是计算机存储计量单位,KB简称K,用中文表示就是“千字节”。它不是最小的计算机容量单位,在它下面还有Byte(B),也就是“字节”,1KB=1024B。而M是MB的缩写,读作“兆”。1MB=1024KB。另外,1GB(千兆)=1024MB,1TB(万亿字节)=1024GB,1PB(千万亿字节)=1024TB。以上是有关k大还是m大的内容,了解更多kb大还..

    2025-11-19
  • 世界最重

    市值全球最高公司,英伟达副总裁们出差仍坐经济舱

    IT之家 11 月 13 日消息,随着英伟达(NVIDIA)股价屡创新高,部分高管可能已坐拥巨额财富,不过这并不总能转化为丰厚的工作福利。本周一,英伟达 AI 基础设施副总裁弗拉基米尔・特洛伊(Vladimir Troy)在领英(LinkedIn)上透露,这家市值逾 4 万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28.46 万亿元人民币)的芯片巨头,其副总裁..

    2025-11-16
  • 元朝十大诗人:他们不仅是诗人还是杰出的画家兼书法家

    元代虽然是蒙古人的天下,处处压制汉人,且只存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但是期间也涌现出不少著名诗人,今天百街秀的小编就来盘点下元代十大著名诗人。1、马致远马致远是元朝著名诗人,他最著名的诗词便是那首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歌牵动了很多游子的心,至今被世人所推..

    2025-11-14
  • 商业之最

    史上最贵工资单:是绝望的救赎还是疯狂野心?一场押上未来的豪赌

    “75%赞成!”当这个数字出现在德州奥斯汀特斯拉股东大会的大屏幕上时,整个工厂会场瞬间被欢呼和口哨声淹没。“Elon!Elon!”的声浪如山呼海啸般涌向舞台中央。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走到两台人形机器人中间,咧嘴大笑:“超级感谢你们!”天啊!就在今天(北京时间11月7日),特斯拉股东们以压倒性多数票,批准了一份人类..

    2025-11-10
  • 养生百科

    增肌粉是锻炼前吃还是锻炼后吃 增肌粉配合什么一起吃效果最好

    增肌粉的正确吃法 1、对于偏瘦的人群不要空腹喝增肌粉。在喝增肌粉的时候补充一些其他的食物:面包、馒头等富含碳水化合物而且有饱腹感的食物。 2、增肌粉不是水或者饮料不要随时想到了就喝上一杯。增肌粉的饮用需求注意时刻,通常在训练后喝一杯,或者晚上睡觉前30分钟喝一杯较好。 3、不要过量服用增肌粉。有些朋友在..

    2025-11-07
  • 育儿百科

    剖腹产为什么要剃毛 剖腹产侧睡好还是平睡好

    剖腹产侧睡好还是平睡好剖腹产的妈妈在产后6小时以内应先平睡,之后再侧睡较好。通常剖腹产妈妈回到病房后需要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腹部放置沙袋,护士会在产妇的腹部放置一个沙袋是为了减少腹部伤口的渗血。四个小时后要记得翻身,剖腹产之后不要一直保持一个体位不动,适当的动动,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剖腹产六个小时后..

    2025-11-05
  • 育儿百科

    男性禁欲会把身体憋坏吗 长期禁欲精子质量会变好还是变差

    长时间不进行性生活,男性禁欲有些人说会把身体憋坏,其实并不会憋坏身体,不过对精子质量还是有影响,那么,长期禁欲精子质量会变好还是变差?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男性禁欲会把身体憋坏吗答案是否定的。每个人的身体均有自我吸收功能,只要体内某营养物质或成分超标,组织内部和黏膜就会发挥吸收和代谢功能,维持机..

    2025-11-04
  • 商业之最

    你的中层在打架还是在打仗?一招“利益捆绑”,告别团队内耗

    文/曾老师:有趣、有料、有态度,欢迎点击左上角头像“+关注”,文末有彩蛋正文:导读: 你的公司里,销售部和生产部是不是“天生的死对头”?设计部是不是总被骂“不接地气”?财务部是不是永远在扮演“讨人嫌”的角色?你费尽心思设计的KPI,为什么最后成了部门间互相攻击的武器?今天,我将为你揭示一个真相:你精心设计..

    2025-11-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