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历代产品回顾,哪款是你的白月光?分享我与iPhone的故事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PhoneTalk
伴随苹果秋季发布会和华为 Mate XTs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的官宣,下半年的科技盛宴也正式拉开帷幕!
2007年,乔布斯手持初代iPhone亮相的那一刻,人们对手机的印象也就此颠覆,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而iPhone改变了世界,iPhone用一块3.5英寸的多点触控“大屏”,彻底革了实体键盘和手写笔的命。iPhone 3G开启了软件变革,AppStore应用商店的出现让应用生态从此规范化(至少对于iPhone来说是这样的)。iPhone3G和iPhone3GS被引入中国作为联通合约机销售,iPhone自此也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iPhone 4的视网膜屏幕概念,iPhone 5的Lightning接口和5s的Touch ID,iPhone 6系列的双尺寸大屏战略,其实都对智能手机的发展、普及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小编就通过一张长图让各位值友快速了解,iPhone这十余年的发展变化。我们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与iPhone的独家记忆。哪款是你的白月光,哪款iPhone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当然你也可以分享与iPhone的那些“孽缘”,一些有趣的用机体验等等。同时也欢迎在 #锁屏美学秀 · 我的 iOS 桌面中分享你的桌面美学与日常玩法。
CUSOOOO:iPhone 5,我的第一台iPhone,买完第二天就丢了
如果说,哪台iPhone是我的白月光?那必然是iPhone 5,因为它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2012年iPhone 5刚发布的时候正好出差在悉尼,我记得好像是刚发布三四天吧。正好当时刚工作不久攒下了一点积蓄,决定换个新手机。之前一直都在用的是黑莓,非常希望拥有一台iPhone。
结果第二天坐地铁,被偷了。
后来find my iphone里的手机再也没上过线,在网上也搜了很多方法都没什么用也就放弃了。从此以后,用iPhone听歌手一定摸着手机,坐地铁手机一定放在最里面的口袋。后来开玩笑和朋友说,估计我这台iPhone应该是大陆被偷的第一台iPhone 5了吧,小偷应该乐坏了。
六七:怀念的不是 iPhone 13 mini,而是那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老实讲,我对iPhone并没有特别的执念。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即便拥有iPhone,它大多数时候也只是我的备用机,甚至有台机器因为经常闲置,还导致电池“饿死”过好几次,这件事哪怕到了今天也依旧印象深刻。
抛开工作原因,我最后使用的机型是iPhone 13 mini,5.4英寸的屏幕尺寸,140g的机身重量是我坚定选择它的理由。那种轻薄到可以单手掌握的手感,出门装进口袋几乎没有负担的体验,在如今动辄200g以上的“半斤机”时代,显得格外珍贵。如果你觉得现在的手机重量可以接受,那不妨看看你早已变形的小拇指,它似乎已经为你负重前行了许久。
直到我不得不将它当作主力机使用,才发现当我习惯6.7英寸的大屏后,这个5.4英寸的屏幕在显示效率、操控体验上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我意识到,它似乎只适合成为一台备用机。尽管我依旧认为iPhone 13 mini是目前最优秀的小屏手机,也仍然怀念iPhone 13 mini的小巧轻薄,但止步怀念就够了。
回头再看市场的变化:去年,iPhone 16 Pro的屏幕增至6.3英寸,而iPhone 16 Pro Max更是来到了6.9英寸,即将发布的iPhone 17似乎也不再使用那块6.1英寸的60Hz屏幕。有趣的是,相较于iPhone的“变大”,安卓厂商则重新选择了“小屏”路线,过去一年,国内主流厂商带来了四款6.3英寸左右的旗舰机型,在未来新的一年里,这个数量或许将会继续提升。
张大锤:我用上了续航和信号更好的安卓机,但仍旧有台 iPhone 在手里双持
科技圈(或者说新能源车圈?)兴起一个很省字数的描述词叫作“诺基亚时刻”,是参考诺基亚手机在当年无比辉煌又盆满钵满的年代,后接连经历数个重要时刻或者关键转折点即刻崩塌衍生来的描述。比如说谁在经历诺基亚时刻,就是说他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既危机四伏,又暗存多个机会点,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意思。
2009年,我手持诺基亚E63,这台机型是诺基亚在08年底推出的,全键盘,2.36寸屏幕,我很喜欢,那会儿触屏没普及,但线下售价没有低于3000块的。就这样,2009年中,我手持E63,在蹩脚的屏幕上看到苹果推出的 iPhone 3GS,3.5寸屏,和流畅丝滑的交互,以及破天荒清晰的拍照与视频能力令人产生跨时代的赞叹。
我想每个关注苹果发布会的人,不光是在意这家拥抱创意、善于教育用户的公司推出如何强大的产品,是更想知道它又搞出什么新风潮会带动全球所有手机品牌跟进,奠定最少两年的产品进化方向。全面屏手势、Plus大尺寸机型、取消3.5mm接口、Touch ID、Face ID、刘海屏布局、灵动岛……有些设计很离谱很激进,但 iPhone 的魅力就在于一旦使用它,就难以轻易放下。就像现在,我用上了续航和信号更好的安卓机,但仍旧有台 iPhone 在手里双持。
iPhone 17 Air 可能会是我今年重点看的机型,反正电池已经够小了还能小到哪去呢,主力APP都在安卓,iPhone 握着越舒服越好,对于轻度使用来说再合适不过。同时,这大概也是明年国内厂牌如何更新“Pro Mini”机型的范式,不如翘首以待。
DGame:从顶尖到平庸,从前卫到保守,这就是 iPhone
算起来,我也算是 iPhone 的老用户了,我用的第一台 iPhone 是 iPhone 4S,那个时代的 iPhone 真是大杀四方,同期的安卓手机和塞班手机,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操作体验都远远比不上 iPhone,4S 的玻璃质感和坚硬的金属边框刷新了我对手机的认知,那会儿我其实还算是个诺粉,还在幻想着微软用 One Windows 战略一统天下,把手机和 PC 的生态彻底打通。
你可以说苹果是为了安全、为了这为了那,但无法否认在设计上的欠缺——不然也没有今天的药丸屏。
时间来到今天,华为都出三折叠了,安卓的快充都百瓦了,千元机都有超过 100Hz 的高刷了,苹果还是那个样子。而曾经苹果引以为傲的 iOS,如今在使用体验上对比主流安卓系统还有多大优势?普通用户想把 NFC 门锁刷进去都做不到!
苹果的策略肉眼可见的愈发保守,我可以理解,但并不想支持,作为行业的超级龙头,作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机公司,只靠 App Store 的苹果税就能赚到数不清钱的公司,今年系统上最大的更新是 TM 看不清 UI 界面的液态玻璃。
只能说乔布斯的留下的遗产实在是太强大了,能让苹果一直吃下去。
#我的宝藏兴趣##iphone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