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索福克勒斯曾说:"沉默使女人显得更优雅。"而中国的《礼记》中也有:"婉娩听从。"可见,在中西方传统男权社会文化下,女性都被要求顺服,成为男性的附属物,甚至被"物化"。而随着后世女性的觉醒和独立,中西方都诞生了以女性解放和女性婚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其中,以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鲁迅的《伤逝》为代表,若仔细比较这两个文学作品,不难发现书中的两位女主,都不同程度的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下被"物化"。只是,由于各自社会传统文化的原因,两人分别采取了"言说"和"沉默"的不同方式来表达自己。比较二者的同与异,可以看出中西方中西方文化背景下被"物化"的女性悲剧。
1,《玩偶之家》和《伤逝》之间接受和产生的渊源关系
《玩偶之家》和《伤逝》之间,是接受和产生的渊源关系。清末民初时期,在中国人竞相追求西方文化中的"科学"和"民主"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在华夏大地上激起了个人自由和女性独立的浪花,使中国诞生了大批探究女性解放和女性婚姻的文学作品,其中鲁迅先生的《伤逝》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所以,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鲁迅的《伤逝》,可谓是"接受和产生"的渊源关系。
2,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创作背景和主题精神
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正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挪威从14世纪到19世纪初长期受外国的奴役和控制,一直是丹麦的附属国。1814年,终于摆脱丹麦控制的挪威,又被迫和瑞典合并,到1905年挪威才终于独立。同时,挪威地处欧洲大陆的边陲地带,自然地理条件很差,导致挪威经济发展缓慢,资本主义出现很晚。所以挪威的传统思想可谓是根深蒂固。
同时,自由的小农和小资产阶级,一直是挪威社会的主体,挪威没受到过封建的压迫和工业发展的强烈冲击。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挪威进入了工业***时期。快速发展的工业***使得企业的规模逐步的扩大,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于是挪威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易卜生的两位朋友卡米拉·科莱特和奥斯塔·汉斯泰,还是当时著名的女权运动活动家,受他们影响并为了支持妇女解放运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横空出世。
《玩偶之家》中的女主角娜拉为了给丈夫治病,瞒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伪造了签名向柯洛克斯泰借钱,结果却犯了伪造字据的罪。后来,娜拉的丈夫痊愈后升职做了经理,娜拉借贷的事情被柯洛克斯泰揭发出来,她的丈夫无视娜拉借贷的原因是为了救他,开始大肆抨击他,说她是"坏东西"。当危机不再,又开始对娜拉甜言蜜语,希望她记住做自己的附庸。娜拉因此彻底认清了自己丈夫的真面目,也认清了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不过是"玩偶",于是她说出自己的不满,最后出走寻求真正的自己。
《玩偶之家》通过描写女主人公娜拉和丈夫由相爱的夫妻最后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和妇女解放之间的重重冲突,通过对当时社会下的宗教、法律道德的抨击,鼓励妇女们为了平等自由冲破传统观念。
3,鲁迅《伤逝》的创作背景和主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