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表达爱,比情话高级10000倍!
我发现过一个现象,其实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高境界并不是语言,当你们需要说话才能沟通的时候,你们的关系会很远,你们说话的声音越大,关系越差。
语言才是最低档次的沟通方式。
人和人之间沟通,最麻烦的一点就是当你说了一句话你还得费力的向对方去解释,生怕别人会误会,即便你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可对方最后还是会误解。
懂你的人不必解释,不懂你的人,又何必去解释?
我观察过很多结婚多年、感情很好的夫妻,他们平时在一起并没有多少语言,在长年累月的相处中,他们会形成一种默契,不用太多语言就能相互理解和包容。
夫妻之间,不一定非要语言的沟通,对方不开心了,不舒服了,她肯定会和平时有所不一样。你们生活这么多年了,要这点都观察不出来,那岂不是连普通朋友都不如?
最美的感觉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只要你一个眼神,他就能明白你的心思,只要你一个动作,他就能知道你的意图。
张爱玲对于爱情是这么理解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说一句,“噢,原来你也在这里。”
即使是在千万人之中、在千万年里,遇见了也只是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这句话就已经包含了所有的意思,不用去费力解释,理解你的人就已经懂了你的全部。
(2)
读大学的时候,在我们外语学院的老师中有一对伉俪,一个是湖南大学博士,一个是中南大学博士,两个人都是40、50岁左右的样子。
男老师很斯文,温文尔雅,他念英文的发音很好听,在黑板上书写出来的英文,简直就像是书法展,我们擦黑板的时候,都不忍心擦掉。
女老师很有气质,喜欢穿裙子,是一个精致的人,每天上课的时候喜欢带一把太阳伞,她脾气很好,我们男同学都把她视为心目中的女神。
他们两个人的教学风格真的很像,在学习上都对我们很严厉,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认真对待的话就真的会挂科。
以前我只是觉得他们很像,直到后来我才发现他们真的是一对灵魂伴侣。
有一次我们班上集体活动,两个老师都来参加了,吃烧烤的时候,女老师说要那个那个,但是她又不知道名字,我们都不知道她要什么。
这个时候男老师慢悠悠地起身,在乱七八糟的一堆食材中,拿到一根鸡柳递给她,刚好就是她想要的!
全程他们都很少说话,但是默契感十足,只需要给对方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捕捉到对方给自己笃定的爱。
我看着他们都穿着牛仔裤和T恤,都不喜欢用语言去沟通,忽然想起顾城的那一句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3)
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
“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同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他们在清华相遇,在苏州结婚,在牛津求学。
1966年,杨绛、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就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他们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
比如被迫剃了“阴阳头”,她会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果不其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
后来杨绛被安排种菜,那个时候她已经年近六十岁了,钱钟书则担任通信员,每天他去邮局拿信件的时候,都会特意经过菜园,与她“菜园相会”。
钱钟书的那一句:从此以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让无数人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