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坐标为北纬27°59′17″、东经86°55′31″,北坡在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其海拔高度为8848.86米,并且每年还在以约1.2厘米的速度增长。
大约3800万年前,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和挤压,喜马拉雅山开始凸起,处于中心地带的珠穆朗玛峰同时受到两方面的力量,在褶皱不断抬升中逐渐形成。
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在山脊和峭壁之间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千米,平均厚度达7260米。
这里气象条件恶劣,几乎每天都刮着七、八级的高空风,顶峰的风力常达10级以上。气候的垂直变化十分显著,可划分为湿润、半湿润类型的南翼高山峡谷区和半干旱类型的北翼高原湖盆区。
1714年,清政府采用经纬图法和梯形投影法,对珠峰的位置和高度进行了初步的测量。1953年,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诺尔盖首次成功登顶珠峰。1975年,中国测定珠峰高程为8848.13米。2020年,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世界上最矮的山是中国山东省寿光市的静山。
静山位于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云马家庄之间,东西最长处1.24米,南北最宽处0.7米,北高南低,最高处距地面仅0.6米,最低处只有0.1米,相对海平面海拔48米。
静山是一块由玄武岩构成的山石,可能是一座被埋在地下的“潜山”,是地壳运动和地质变化的产物。历史上曾有人试图挖掘,如1958年挖了10米深的大坑,却仍未探究到静山的底部,显示其地下部分可能远大于地面所见。
静山虽矮小,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它是寿光市境内唯一的一座山,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严禁深挖、禁止在附近建设、禁止取石等保护政策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