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是秦基伟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2025-07-26 10:43军事之最
上甘岭位于五圣山南麓,是两个并不起眼的高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但背后就是中部战线的制高点五圣山,一旦失守,志愿军将被迫后撤1000多米,美军可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
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制定了“摊牌行动”,计划用5天、200人伤亡拿下高地,结果打了43天,伤亡超过2万人。
战前,秦基伟判断美军主攻方向可能在西方山(平原地带,利于机械化部队),而非上甘岭。但14日凌晨,美军突然以7个营兵力+300门火炮+数十架飞机猛攻上甘岭,一天内发射炮弹30万发,山头被削低2米。
面对突袭,秦基伟在通讯中断、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迅速决定:不调动西方山守军,确保全局稳定;命令第45师就地反击,转入坑道作战;调整部署,集中兵力于五圣山方向。
坑道战+“喀秋莎”火箭炮反击:秦基伟力主修筑坑道工事,提出“把兵藏在大山腹部”,形成“表面阵地—坑道—反斜面”三位一体防御体系。
同时,他秘密调动仅有的24门“喀秋莎”火箭炮,采取“停车就打,打完就撤”的战术,10次齐射无一损失,有效压制美军火力。
在最艰难时刻,秦基伟亲自给45师师长崔建功打电话:“现在整个朝鲜战场就是上甘岭在打……我们就是要和美国人比比这个狠劲凶劲!为了全局胜利,15军打光了也在所不惜!”他还从军部直属队和机关中抽调人员补充前线,确保战斗持续进行。
历时43天,志愿军击退敌军900多次冲锋;歼敌2.5万余人(含美军1.2万);守住上甘岭,粉碎美军“摊牌行动”,成为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前的关键一役;***评价:“工事坚固,指挥得当,炮火猛烈,射击精准,为制胜要素。”
上甘岭战役是秦基伟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展现了他冷静的战术判断、顽强的战斗意志、灵活的组织能力和对士兵生命与全局胜利的平衡把握。此战不仅守住了阵地,也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