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之最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奇谋为短”还是被误解的战神?

2025-07-26 10:37军事之最

咱们聊三国,绕不开诸葛亮;聊诸葛亮,绕不开“会不会打仗”的争论。有人说他是“诸葛村夫”,只会治戎不会奇谋;有人说他是“天下奇才”,连司马懿都怕他。今天咱们不用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用正史和对手的原话,好好掰扯掰扯——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是被高估还是被低估?

首先得说陈寿的“治戎为长,奇谋为短”。这是《三国志·诸葛亮传》里的核心评价,也是很多人黑诸葛亮的“证据”。可你要是把整段评语读完,就会发现陈寿其实是诸葛亮的“隐藏粉丝”:前面用大段文字夸他“抚百姓如子,定规矩如尺,选官员如秤”,说他是“管仲、萧何那样的治国能手”,后面才轻描淡写补了句“只是连年打仗没成功,大概应变谋略不是他最擅长的吧”。什么意思?不是说诸葛亮不会奇谋,而是他的治戎能力太突出,奇谋相对来说没那么耀眼。就像班里的学霸,数学考100分,语文考95分,你能说他语文差吗?

再说诸葛亮的“奇谋”,最硬核的就是“隆中对”。刘备当年啥都没有,跟着曹操打吕布,跟着袁绍打曹操,跟着刘表守新野,活像个“流浪军阀”。诸葛亮一句话点醒他:“你要先占荆州当跳板,再夺益州当根据地,和孙权结盟抗曹,等曹操那边出事了,就从荆州、益州两路北伐。”后来刘备真的按照这个路线,用了十几年时间,从卖草鞋的变成了蜀汉皇帝——这不是奇谋是什么?还有南征孟获,诸葛亮不用武力屠城,而是“攻心为上”(正史里没说“七擒七纵”,但确实是“赦而不杀”),让孟获当场跪下来喊“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这比直接打仗更厉害,不是吗?

接下来是北伐,这是诸葛亮军事才能最直观的体现。有人说他五次北伐都没成功,所以不会打仗。可你看看北伐的战绩: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兵陈仓,虽然没攻下城池,但斩了追击的魏将王双——王双是曹魏的“猛将”,手里拿着六十斤的大刀,结果被诸葛亮的伏兵砍了脑袋;第三次北伐,他派陈式收复了武都、阴平二郡,这两个地方直到蜀汉灭亡都在手里,相当于给成都加了道“西南屏障”;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在卤城之战中击败司马懿,杀了魏将张郃——张郃是什么人?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打了一辈子仗,从袁绍那边投降过来的“战场老狐狸”,居然被诸葛亮的“诱敌深入”之计杀了,这能说诸葛亮不会打仗?

再说对手司马懿的评价。《晋书·宣帝纪》里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司马懿给弟弟司马孚写信,说诸葛亮“志大而不会抓机会,想得多但不果断,喜欢打仗但不会变通”。可等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亲自去看蜀军的营垒,当场感叹“天下奇才也”。这才是真心话——要是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司马懿用得着在五丈原躲了一百多天,连诸葛亮送的女人衣服都不敢穿吗?要是诸葛亮真的不会打仗,司马懿用得着在蜀军撤退后,盯着营垒里的“井灶行列”(军队的布局)看了半天,说“这个人要是活着,我根本没机会赢”吗?

还有诸葛亮的军事发明,这也是他军事才能的“隐藏buff”。木牛流马解决了蜀道难的运输问题,让蜀军在北伐时能运更多粮草——要知道,古代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再能打的军队也得垮;诸葛连弩一次能射十支箭,比普通弓箭威力大得多,让蜀军在远程打击上占优势——比如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虽然败了,但诸葛亮用连弩挡住了张郃的追击,保住了主力;八阵图是诸葛亮创设的阵法,变化无穷,连司马懿都佩服——《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水经注》说,八阵图“聚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能挡住十万大军。这些发明不是花架子,是真真切切提高了蜀军的战斗力。

最后说说后世的评价。诸葛亮是“武庙十哲”之一,唐朝建立武庙的时候就有他,宋朝的时候虽然把白起、吴起踢出了十哲,但诸葛亮还是稳坐原位。武庙是什么地方?那是供奉古代名将的“顶级殿堂”,能进十哲的都是顶尖的军事家,比如韩信、李靖、郭子仪。要是诸葛亮不会打仗,能进得了武庙吗?要是诸葛亮不会打仗,能让历代名将都把他当“偶像”吗?

其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是“奇谋为短”,而是“治戎与奇谋并重”。他的治戎让蜀军“纪律严明如铁,战斗力强如钢”,他的奇谋让蜀军在“以一州之力抗天下之半”的劣势下,能打胜仗、占地盘。那些说他不会打仗的人,要么没读正史,要么被演义里的“神化”误导了。诸葛亮不是“诸葛村夫”,而是名副其实的“战神”——一个用智慧和谋略打天下的战神,一个让对手都佩服的战神,一个被后世永远记住的战神。

实证源:《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晋书·宣帝纪》记司马懿“见亮营垒,叹曰:‘天下奇才也’”;《旧唐书·礼仪志》载武庙十哲包括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记“隆中对”战略;《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水经注》记八阵图“聚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

猜你喜欢

  • 军事之最

    必须保持军事实力第一,而且要遥遥领先。老美可能早就明白原因

    必须保持军事第一,而且要遥遥领先。军事实力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但是这种军事实力必须是第一,而且还要遥遥领先,这正是美国形成霸权的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是第二,美国马上就要把它打下去,其实处在第三、第四后面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美国的军费开支曾经一度是后面十几个国家的总和,甚至都还要多。所以保证军事力量..

    2025-09-10
  • 世界记录

    5岁鹦鹉1分钟做21项连贯技能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还是个有200万粉丝的“网红”

    甩尾巴、鲤鱼打挺、叼垃圾、翻跟头、转圈……短短1分钟时间内,一只来自山东的5岁牡丹绿桃鹦鹉竟然做了21项连贯技能。9月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吉尼斯世界纪录获悉,该鹦鹉和主人张慧庆刷新了“一分钟内鹦鹉表演最多技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鹦鹉“可乐”在挑战中叼起硬币放入箱中此外,河南人秦峰饲养的一只2岁绿金顶牡丹鹦..

    2025-09-09
  • 专访:中国抗战是“整个二战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访美国军事史学家理查德·弗兰克

    新华社美国新奥尔良9月5日电 专访:中国抗战是“整个二战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访美国军事史学家理查德·弗兰克 新华社记者徐剑梅 美国知名军事历史学家理查德·弗兰克日前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表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战场在二战中亚洲及太平洋战场居于“核心..

    2025-09-07
  • 军事之最

    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军事天才,他的战略智慧至今无人能及!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寒微,却凭借超凡的军事才能,从一介布衣蜕变为一代兵仙;他屡遭屈辱,却在逆境中锻造出坚韧不拔的意志;他战无不胜,却最终难逃政治斗争的悲剧命运。他就是西汉初期的军事统帅——韩信,一位被后世尊为兵仙的军事天才。一、寒门出身:逆境中锻造的坚韧品格韩信生于公元前231..

    2025-09-06
  • 三国袁绍手下河北四庭柱 张郃险些杀掉诸葛亮被反杀

    在汉末三国时期,袁绍有河北四庭柱,刘备有五虎上将,曹操有五子良将,孙权有东吴十二虎臣,虽然本领都是非常出众的,但是结局都是非常凄惨的,不过相对来说,河北四庭柱能够光明正大的战死沙场,也是一种荣耀,甚至还差点杀掉了诸葛亮,可惜了。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一、河北四庭柱详解在中国四大名著《三国..

    2025-09-05
  • 历史百科

    诸葛亮如此看好姜维(姜维后面为什么会投降

    姜维是诸葛亮十分看好的将领,他一心忠于蜀汉,现在却被迫投降,他将迎接如何样的命运?1、之前就被迫投降本来,除了这次被迫投降之外,以前姜维还有一次被迫投降的经历,那次他是从魏国投降到蜀国。当时,姜维正在天水郡担任中郎。姜维之所以能得到中郎的官职源于他的父亲,姜维的父亲姜冏曾是天水郡的功曹,在羌戎叛乱时为..

    2025-09-05
  • 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有多重要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是其综合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全方位、战略性的,但也不能将其视为国家强大与否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理解其重要性:1. 根本性作用:主权与安全的最终保障这是军事实力最核心、最无可替代的作用。· 抵御外敌入侵:这是军队最传统的职能。一个没..

    2025-09-04
  • 历史百科

    诸葛亮如此看好姜维 姜维后面为何会投降

    对姜维投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263年八月,、钟会率领十余万人攻打蜀汉。大军长驱直入,蜀国大将军姜维只好带领人马退守剑阁。钟会爱惜姜维的才干,于是给姜维写了一封劝降信。在信中,钟会盛赞姜维的文德武功,希望他能够投降魏国。对于钟会的劝降,姜维不加理会,他一心保卫蜀汉,和魏军..

    2025-09-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