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奇谋为短”还是被误解的战神?
咱们聊三国,绕不开诸葛亮;聊诸葛亮,绕不开“会不会打仗”的争论。有人说他是“诸葛村夫”,只会治戎不会奇谋;有人说他是“天下奇才”,连司马懿都怕他。今天咱们不用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用正史和对手的原话,好好掰扯掰扯——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是被高估还是被低估?
还有诸葛亮的军事发明,这也是他军事才能的“隐藏buff”。木牛流马解决了蜀道难的运输问题,让蜀军在北伐时能运更多粮草——要知道,古代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再能打的军队也得垮;诸葛连弩一次能射十支箭,比普通弓箭威力大得多,让蜀军在远程打击上占优势——比如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虽然败了,但诸葛亮用连弩挡住了张郃的追击,保住了主力;八阵图是诸葛亮创设的阵法,变化无穷,连司马懿都佩服——《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水经注》说,八阵图“聚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能挡住十万大军。这些发明不是花架子,是真真切切提高了蜀军的战斗力。
最后说说后世的评价。诸葛亮是“武庙十哲”之一,唐朝建立武庙的时候就有他,宋朝的时候虽然把白起、吴起踢出了十哲,但诸葛亮还是稳坐原位。武庙是什么地方?那是供奉古代名将的“顶级殿堂”,能进十哲的都是顶尖的军事家,比如韩信、李靖、郭子仪。要是诸葛亮不会打仗,能进得了武庙吗?要是诸葛亮不会打仗,能让历代名将都把他当“偶像”吗?
其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是“奇谋为短”,而是“治戎与奇谋并重”。他的治戎让蜀军“纪律严明如铁,战斗力强如钢”,他的奇谋让蜀军在“以一州之力抗天下之半”的劣势下,能打胜仗、占地盘。那些说他不会打仗的人,要么没读正史,要么被演义里的“神化”误导了。诸葛亮不是“诸葛村夫”,而是名副其实的“战神”——一个用智慧和谋略打天下的战神,一个让对手都佩服的战神,一个被后世永远记住的战神。
实证源:《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晋书·宣帝纪》记司马懿“见亮营垒,叹曰:‘天下奇才也’”;《旧唐书·礼仪志》载武庙十哲包括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记“隆中对”战略;《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水经注》记八阵图“聚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