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数字治污新范式 陕西电信科技赋能渭南蓝天保卫战

2025-07-25 10:37科技之最

在陕西省渭南市城市应急指挥信息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市各大建筑工地、餐饮门店和辆渣土车的环境监测数据。这个由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打造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正以“数字之眼”全天候守护着城市的蓝天白云,为渭南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屏观城:打造治理智慧大脑

“一日内累计告警总数425条,案件完成率100%,11日内优良天数8天……”,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轻点平台内“领导驾驶舱”栏目,多个微观的数据,呈现在大屏幕上,方便实时查阅城管执法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数据。这只是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高位监督的一个典型应用。平台深度融合工地扬尘、工地视频、餐饮油烟、渣土处理、综合执法、网格管理等6大业务系统,犹如为城市管理者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城市管理情况尽收眼底,随时进行管理调度。

图为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化平台全面展示渭南治理工作动态。

围绕各项业务,平台建设大气污染治理一张图,县(市、区)共用市级平台,城管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全部数据图上展示,市级开展线上挂图指挥调度,充分发挥高位监督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景图,全面记录、展示渭南城管执法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动态。

同时,平台强化机制融合,把各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监管责任人、网格员关联到建筑工地、餐饮门店、渣土车辆,明确管理职责,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市级和县(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持续有效运行。

在平台开发中,中国电信渭南分公司投入130余人次技术力量,攻克了设备接入复杂、数据标准不一等技术难题,确保了平台顺利上线运行。

平台自2024年3月投入使用以来,成效非常显著。渭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人员问建勇表示,“平台形成6类标准化工作台账,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对全市456个建筑工地,5308个餐饮门店,598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信息化监管,实现了环境治理的‘一屏统览、一网统管’,全域实时监测、全程精细监管、全网智慧决策。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数据融通,破除治理信息烟囱

“以前每个县区都有自己的平台,甚至每个行业还有自己的平台,11个区县30多个平台各管各的,要了解全市的管理情况非常麻烦,现在很容易看到每个县市区实际管理的情况,不光是设备监测的实时数据,也包括我们日常监管的日常监管的落实,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打破了信息壁垒”,说起平台数据聚合带来的变化,问建勇深有感触。

目前,平台建立城管领域大气污染监管对象、监测设备、监测数据3大基础数据库,将涉及大气污染治理的建筑工地、餐饮门店、渣土运输公司及车辆基础信息进行分类采集、深度汇聚,形成全市城管执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污染监管对象数据库7074个,各类监测、监控、定位等物联感知设备1340个,监测数据近3TB。

图为平台汇聚城管领域大气污染监管对象、监测设备、监测数据。

不仅基础信息非常完备,采集信息也非常齐全。平台针对全部监管对象,区分侧重点,分类采集多重信息,精准反映监管对象现状。建筑工地采集基础信息40余项,餐饮门店采集基础信息37项,渣土车采集基础信息32项,全面反映了建筑工地,餐饮门店,运输公司的管理现状。

在此基础上,平台设置多维度分析要素,发挥大数据作用,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关联性和规律性,全面指导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

智能闭环,科技赋能精准治污

“净化设备运行正常,排放达标。”在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城管执法局解放执法大队李振安正用手机APP上传餐饮店油烟检测结果。这些信息将汇入平台,形成餐饮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档案。当地玉龙酒店工作人员表示,酒店安装油烟净化设备,设备运行状态远程监控,同时安装油烟在线监测仪,七项油烟指标实时预警,同时请第三方公司对油烟净化设备定期清洗维保,每六个月对排放设备进行检测,确保排放达标。

图为工作人员在检查净化设备运行情况。

这场油烟净化行动覆盖全市。目前,渭南市1000平方米以上的415家“大户”安装了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控,科技守护让城市“烟火气”更清新。

像治理餐饮油烟一样,全市工地扬尘、渣土运输等这些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也实现了精准治污。

在渭南上上森林里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24小时“站岗放哨”,实时监测着PM2.5、PM10、噪声等关键指标。这套智能系统设有精准的报警阈值,一旦监测数据异常,平台立即自动生成处置工单,秒级推送至执法人员手机APP。从问题发现、任务派发到现场处置、结果反馈,整个过程形成智能化闭环管理,“科技+执法”的创新模式,为蓝天保卫战注入强劲动力。

图为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着PM2.5、湿度、噪声等关键指标。

在垃圾运输治理中,中国电信创新打造的智能监管系统也发挥大作用。所有运输车辆均配备AI智能监控,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多维度数据:驾驶室摄像头精准识别驾驶员疲劳驾驶、接打电话等危险行为,车厢传感器实时监测密闭状态,防止渣土运输过程中粉尘飞扬,“如果发现车辆存在未批先拉、密闭不严、乱拉乱倒等现象,一线执法队员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如果发现渣土抛撒遗漏,我们可以通过GPS定位,追查污染源头,加强渣土车辆管理。”华州区城管执法大队渣土中队中队长王峰说道。

未来,随着更多先进技术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将继续用科技之手,守护好这片蓝天,为城市添抹最动人的底色。

本报记者 杜峰、林琳 通讯员 李蕾

图片来源:杜峰、林琳/摄

本文来自【通信信息报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未来科技最具潜力的四大方向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对未来科技走向的探寻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经过深入研究与分析,我个人认为目前比较确定的未来最具潜力的四个方向分别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和创新药领域,这些领域展已经现出了比较明确的发展路径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这些领域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头非常强..

    2025-09-09
  • 热点百科

    东有“城市大脑” 西有“数字县域” 一个新的行业焦点是否在形成?

    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要统筹开展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工作,综合集成推进改革试验。紧跟《规划》的出台,成都市新津区于3月2日发布“数字县域·未来场景试验区”。这是全国首个以县域为主体发布的试验区。按照成都市新津区发布的内容,这里将以330平方公里全域为底板,全面开放数字县域..

    2025-09-09
  • 科技之最

    好评中国丨科普之风吹遍神州,科技之光照亮未来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展出的带电作业机器人。图源:新华社□路小舟9月1日,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全面启动。随着“科普报告话前沿”的讲堂走进社区、“科学文化进基层”的活动深入乡村等,这场由中国科协与多家单位联合打造的科普盛宴,不仅成为一场全国性的科学传播行动,更..

    2025-09-07
  • 科技之最

    美国先锋科技节“西南偏南”致信2025外滩大会:期待一起让科技从宏大走向具体

    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即将于9月10日-13日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召开。近年来,外滩大会因其展现的前沿科技、跨界创意,吸引了全球关注。2025年外滩大会开幕之际,被誉为全球青年“科技朝圣之地”的美国科技艺术节—“西南偏南”(South by Southwest,简称SXSW)向外滩大会发来一封特别的视频致信。西南偏南战略合作副总裁N..

    2025-09-06
  • 科技之最

    美国“西南偏南”科技艺术节致信2025外滩大会:中国年轻人的蓬勃创造力令人振奋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即将于9月10日-13日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召开。近年来,外滩大会因其展现的前沿科技、跨界创意,吸引了全球关注。 2025年外滩大会开幕之际,被誉为全球青年“科技朝圣之地”的美国科技艺术节—“西南偏南”(South by Southwest,简称SXSW)向外滩大会发来一封特别的视频致信。..

    2025-09-06
  • 科技之最

    他的精神“火炬”,指引量子科技攻关新征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无数中国科学家义无反顾,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挽救民族危亡砥砺前行,书写了一部科学报国的热血史诗。历史逐渐远去,但“精神火种”仍在闪耀。打开国家超算互联网,轻点鼠标,就可免费体验136、18和1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极速运算过程。..

    2025-09-04
  • 科技之最

    河北临漳:六朝古都上生长出科技之花

    “一道紫光贯通天地,古战场烽烟四起,中轴对称的古城,坐落在广袤的平原上,峨冠博带的官员,徜徉在田野间……”2025年8月25日,河北临漳邺城考古博物馆中,戴着VR眼镜的人们,在虚拟世界中重回两千年前的古城,探索藏在历史中的故事。2025年9月12日至14日,临漳作为承办地之一的第八届邯郸市旅发大会即将召开,这个两千年..

    2025-09-04
  • 科技之最

    八一建军节丨以科技之名 赴强军之约

    他们是军人也是科技工作者双重身份下是同一种报国的赤诚他们用智慧与汗水铸就守护国门的钢铁长城与科技利刃他们的故事是忠诚与创新的交响是献给祖国最深沉的爱今天致敬中国军人万里河山,有你心安致敬中国军人原标题:《八一建军节丨以科技之名 赴强军之约》阅读原文(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2025-08-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