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见的世面,是世界的哪一面?
另一个是让孩子见世面,希望在未来的不确定世界里,找到自己的热爱,坚守自己的内心锚点,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前者需求和办法都差不多,当下应试赛道依然是相对公平的赛道,这里有更多的可能,所以需要继续卷。
不管你是在体制内的高考之路,还是在体制外的留学之路,都有分数两个字。
后者则各有各的方式,各有各的市面,中产家庭有中产的研学营,高净值家庭有他们自己的夏校和环球探索之旅。
分数这事儿,因为赛道和方法相对透明,反而少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90 分以下,好的方法你网上都能找到,你只要努力就行。
90 分以上,需要的是天赋,脑子不到那边,进去了你也会累到抑郁。
而见世面这个领域,反而有很多机会——信息差和认知带来的机会。
信息差带来的差距,人与人之间面对的世界是分层的,不同层级的人日常接触的信息本就不同。
一个上海本地孩子和一个云南山区孩子,他们接触的信息时效性是完全不一样的,信息的层级也完全不一样。
这种差距,你只要有办法去填平,你就能吃到红利!
如果你是创业者,那么把纽约、洛杉矶、上海、香港的一线信息,搬去杭州、成都、武汉,搬去义乌、台州、攀枝花,就有商业机会。
作为家长,你给你家孩子提升的信息层级,让你的孩子在本地圈子里就有了相对优势。
不管未来怎么样,至少当下的环境里,这种相对优势会对他的自信,掌控力,安全感等的塑造,起到加成作用。
还有一个是认知上带来的机会,比如什么才是真正的见世面?
是孩子要富养,是买买买?是全球旅行,是见识头等舱和游艇,是豪车和别墅?
这些当然是见世面的一种,但世界有很多面,这一面恰恰是弊大于利的。
我们让孩子见世面的初心,是为了建立他们的格局,是为了让他们更加认识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从而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热爱。
那么由俭入奢式的见世,更多的培养起了更高的消费观,他们看到的是这个世界的财富的结果。
而孩子产生兴趣的地方,专注的地方,容易找到自己意义的地方,其实是在过程中,在创造中,而不是在结果中。
所以见世面分两种,一种是消费型世面,另一种是创造型世面。
一种是见识到这个世界最美好的结果,去体验工业时代,消费时代最核心的产品。
另一种是见识这个世界最美丽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是一件事情运行的规律,从数学上优美的公式,物理上精妙的过程,商业上复杂又趣味的协作,是一件事从无到有整个奇妙的旅程。
那么再回来问一个问题,你带你家孩子去体验的到底是消费?还是创造呢?
他感受到的是消费的快乐,还是创造的复杂过程和其中人类最闪耀的灵感和精妙的设计呢?
你觉得是前者更能点燃一个孩子的初心,还是后者更能让孩子点燃做一件事情的动力呢?
更不用说这里面学习到的东西,是去买买买学到的多,还是亲自去做一件事,去创造一件东西学到的多!
其实回到我们自己身上也一样,消费和创造这两个视角,可以用来我们日常做的每一件事情,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在学习,你在努力,你在见世面,你在做自己,你在成长,你在开拓第二曲线,你在创业......等等!
其实你只是在消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