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军事专家:“只有越南最清楚,中国国力强大到了何种程度”
——南海对峙背后,河内的战略焦虑与北京的真实威慑力
【河内/华盛顿/北京联合报道】
近期,随着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常态化演习和越南低调但坚决的军事现代化进程,西方战略界开始重新评估中越之间的力量对比。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最新报告指出,越南可能是最清楚中国真实军事实力的国家之一,因为它是少数几个在近几十年内与中国发生过直接军事冲突,并仍在持续面对中国战略压力的国家。
1979年的中越边境战争虽然只持续了短短一个月,但给越南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如今,尽管两国关系在经济上高度依存(中国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但军事上越南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
“越南人比任何人都更早意识到中国的军事现代化速度。”前澳大利亚国防部情报分析员卡尔·塞耶表示,“他们从80年代就开始研究解放军的战术演进,并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了一种既不过度刺激中国,又坚决捍卫核心利益的微妙平衡。”
近年来,越南加速军事现代化,向俄罗斯采购“基洛”级潜艇、苏-30MK2战机,并积极寻求与美、日、印等国的防务合作。但西方军事专家认为,越南的真正战略并非对抗中国,而是尽可能提高中国的“侵略成本”,使其在南海问题上三思而行。
在南海,越南渔民和海上民兵长期扮演着“非官方侦察兵”的角色。他们频繁出现在争议海域,甚至故意接近中国的人工岛礁,以收集情报并测试解放军的反应。
“越南渔民比许多国家的海军更熟悉中国海警的巡逻路线和反应时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海问题专家李明江指出,“这种‘灰色地带’战术让中国既难以强硬驱离,又不能完全无视。”
但中国的反制手段也在升级。2023年,中国海警开始在南海部分海域部署无人机监控系统,并利用AI识别越南渔船的动向。更关键的是,中国在永暑礁、渚碧礁等岛礁上部署的雷达和电子战设施,已能覆盖越南本土部分军事基地,形成战略威慑。
“越南人知道中国真正的军事实力。”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萨姆·坦格里迪在近期一份报告中写道,“他们从电子战干扰、卫星侦察能力到高超音速导弹试验的细节中,看到了外界低估的部分。”
几个关键迹象支撑这一判断:
1. 南海岛礁的军事化远超预期
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在南海的岛礁不仅有机场和雷达站,还隐藏了地下弹药库和反舰导弹阵地。
2. 火箭军的威慑力
越南军方内部评估认为,解放军火箭军的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已具备覆盖整个南海的能力,且打击精度远超美国最初的估计。
3. 网络战与电子战的压倒性优势
2022年,越南某海军基地曾遭遇持续数小时的GPS信号干扰,事后分析指向中国的电子战部队。
“越南不敢公开谈论这些,但他们心里清楚。”坦格里迪强调,“中国的军事技术已部分超越美国,尤其是在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领域。”
尽管越南在军事上保持警惕,但经济上却高度依赖中国。2023年,中越双边贸易额突破2300亿美元,中国是越南最大的中间产品供应国。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二元策略,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
“越南不希望成为中美博弈的棋子。”河内国家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阮辉煌表示,“但如果被迫选边站,越南可能会选择有限度地靠向美国,同时避免直接激怒中国。”
近期,越南与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互动增多,甚至传出可能允许美军使用金兰湾基地的传闻。但分析人士认为,越南仍会谨慎行事,因为“激怒中国的代价太高”。
CSIS的最新模拟推演显示,在南海的高强度局部冲突中,中国可以在72小时内瘫痪越南的主要军事设施,并封锁其海上贸易通道。这一结论让许多西方观察家震惊,因为传统上认为越南的防御能力被低估。
“越南人早就知道这一点。”塞耶总结道,“他们不会公开承认,但他们的军事部署和外交策略已经暴露了他们对中国的真实评估——中国比外界想象的更强大。”
越南对中国的军事认知,或许比任何西方情报机构都更准确。这个曾经与中国兵戎相见,如今又不得不与中国共舞的国家,正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中国的军力增长已远超纸面数据,而南海的未来,可能早已被北京的战略耐心所塑造。
(本文综合自CSIS研究报告、越南军方内部评估、卫星图像分析及东南亚多国智库访谈)
雁过留声,人过留评!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评论区里留下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