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之最

郗鉴:军事强人,政治高手

2025-07-22 10:13军事之最

东晋成帝时,王导接见了一名来自京口的使者。这名使者带来了当朝太傅也是辅政重臣郗鉴抛来的橄榄枝:他的女儿长大了,欲寻个好女婿,两家门当户对,正好结个亲家。

这一下,可撞进王导心里去了。王敦叛乱被平后,琅琊王氏的权势大大削弱。明帝临终托孤,王导、郗鉴、庾亮等七人受诏辅佐成帝,里面除了郗鉴之外,大多与王导关系不和。尤其是掌握大权的庾亮更是和王导势同水火。在这种情况下,王氏想要维持家族势力不坠,就必须从权臣中寻找支援的力量。唯一一个有能力且有意愿制衡庾氏的人,就是郗鉴了。

所以,听完使者表明来意,王导二话没说便同意了,并让使者直接进入内院,观察王氏各位青年才俊,随意挑选。王家青年听见当朝太傅要来招婿,全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表现出非常稳重矜持的样子,唯独有一人依旧懒散,在床上袒腹而卧,浑然无我。使者将情况告诉郗鉴之后,郗鉴不无赞叹地说:“正此佳婿邪!”他连忙派人打听,才知道此人名叫王羲之,于是便将女儿嫁给了他。

魏晋时代,如果说世家大族是一汪看似静止的深水,那么婚姻和仕宦就是这个水潭的两大活源。王羲之与郗氏的结合便属于典型的门第婚姻,保持血统的“纯正”倒属其次,重要的还是政治上可见的利益。王导需要借助郗鉴的力量制衡政敌,以保证琅琊王氏的长盛不衰。而郗鉴挑中王羲之作婿则是为了联合“老狐狸”王导,对抗“新狮子”庾亮,以维持孱弱的东晋王朝。

***势总是瞬息万变,人情冷暖也因此改变。后来,嫁给王羲之的郗夫人对自己的两个弟弟说:“王家见到谢安、谢万二人来,翻箱倒柜恨不得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见你们来,就平常对待。你们可以不必再来拜访。”那时郗鉴应该已经去世,而陈郡谢氏正在崛起,王氏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前者,转而攀结后者。东晋朝堂之上,新的棋手已经入局,王家也找到了新靠山。

可惜的是,朝中再没有像郗鉴一样小心翼翼维持棋盘不坠的人了。

1

郗鉴是东汉末年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从小孤贫,但仍然博览群书,即使耕作时仍不断吟咏文章,以儒雅著称。两晋之际,郗氏家族在朝没有什么高官,子弟们又都是郗鉴这种传统的儒学名士,没有谈玄论理之人物,所以并不是什么高门大姓。或许是有感于大乱将至,郗鉴在西晋时期并不活跃,他对于出仕一事非常之谨慎。

郗鉴年轻时曾被赵王司马伦辟为僚属。不久他察觉司马伦有不臣之迹,便称病辞职。后来司马伦篡位,他的同党都升官发财,唯独他闭门自守。东海王司马越曾举郗鉴为贤良,征东大将军苟晞也召郗鉴为从事中郎,郗鉴都没有从命。唯一的一次任官是朝廷征召,史载“惠帝反正,(郗鉴)参司空军事,累迁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

永嘉五年(311年),汉赵军队攻陷洛阳,并俘虏晋怀帝,整个北方陷入大乱。郗鉴亦被乞活军首领陈午的部众抓获。同乡人张萛先前要和郗鉴相交,郗鉴不予理睬,这时,张萛到陈午的军营来探望阶下囚郗鉴,趁机收买人心,召郗鉴为卿。郗鉴对张萛说:“我们同处一乡,但情义不曾相通,你怎么能趁着混乱做这种事呢!”张萛非常知趣地退走了。

陈午知道郗鉴素有名望,打算推郗鉴为首领,只因郗鉴及时逃脱而未能成事。后来陈午兵败溃散,郗鉴才回归故乡。当时郗鉴的家乡被战乱、饥荒所威胁,朝廷尚且自顾不暇,只能任由百姓自生自灭。州中人士平素感于郗鉴恩义的,都带着物资接济他。而郗鉴深知乱世之中,没有独活的道理,便将所得到的馈赠,分别送给亲族和乡里孤贫老弱。

靠他的接济得以幸存的人很多,大家相互商议说:“如今天子流亡在外,中原无主,我们应依靠仁德之人,才能够渡过难关,免得死于乱中。”大家就推举郗鉴为主,一千多户百姓拖家带口一起跟随郗鉴,到鲁地的峄山避难。就这样,一支在宗族乡里基础上建立的部队出现了,他们拿起锄头就是农民,扛起行囊就是流民,提起武器就是士兵。这是乱世之中百姓的生存法则。郗鉴开始掌握一支地方流民军队,这为他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晋元帝司马睿镇守江左时,发现这么一支势力,便想利用一番。他以郗鉴为龙骧将军、兖州刺史,出镇邹山。相当于用一个虚无缥缈的封号,换一个可靠的盟友。当时兖州之地鱼龙混杂,几方势力都有封号,并各自为政,互相对立。西边亦受着徐龛和石勒两股军事力量侵扰。此种情境下,郗鉴展现出个人的统御智慧。战事不息,没有外援,时不时还闹饥荒,百姓们到了要捕野鼠、燕子等动物充饥的地步,却仍然不叛离郗鉴,反而人数渐多,三年之间就拥众数万。司马睿因而加授其为辅国将军、都督兖州诸军事。

后来,郗鉴被石勒侵逼,开始带着身边这支流民军队辗转南移,于东晋永昌元年(322年)七月退保合肥。此时距洛阳沦陷已是十一年整了。郗鉴以流民帅的身份,得到了入朝的机会。司马睿征召郗鉴,一来是表达信任的一种姿态,二来也有羁縻而观察之的意思。

郗鉴不愿意弃跟随自己多年的流民于不顾,使自己丧失可凭恃的实力。所以他并没有完全投入东晋朝廷的怀抱,而是继续与所率流民保持联系,频繁往还于合肥、建康之间。

2

郗鉴南来之时,东晋恰好发生了王敦叛乱。晋明帝即位后,王敦准备再次起兵,移镇姑孰,屯兵于湖,有另立东海王司马冲的图谋。明帝十分忧惧,但是左右一看,没有任何可用之人,便把目光放在北边的流民身上。明帝任命郗鉴为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假节,镇合肥,以威慑雄踞荆州的王敦。

王敦不愿意看到郗鉴回到合肥,控制流民军队,于是上表朝廷,奏请任命郗鉴为尚书令。郗鉴在还朝途中,路经姑孰,与王敦相见。为了试探郗鉴的心意,王敦邀请郗鉴一起品评当代人物。王敦认为,乐广才能短浅,年轻放荡,言论有失规矩,因而不如满奋。乐广和满奋都是西晋末年的大臣、名士。

郗鉴则针锋相对地认为,乐广为人性情平淡,见识深远,处于倾危之朝,不随意亲附疏远于人。在愍怀太子被废时,可以说柔中有刚,不失正体。满奋是失节之人,怎能和乐广相提并论?

王敦又说:“愍怀太子被废之际,和他来往就会给自己带来危机,人怎么能死守着常理呢?由此可见,满奋不弱于乐广是很清楚的。”

郗鉴说:“大丈夫洁身北面侍君,谨守三纲之义,怎么可以偷生而变节,这样有何面目居于天地之间?如果是天道已终,也当随之灭亡。”言下之意,郗鉴绝不与王敦同流合污,做叛逆之事。

返回建康之后,郗鉴便与明帝商议平灭王敦之事。东晋朝廷最发愁的就是无兵可用,郗鉴为明帝指出可借用流民帅的力量来平叛。当时除祖逖之弟祖约之外,力量较强的流民帅还有苏峻、刘遐、陶侃等人,这些流民帅长期与北方少数民族作战,战斗力较强,若能争取,一定能解朝廷之忧。然而,因流民帅长期拥兵自重,朝廷对这支力量极不信任,也不允许其过江。唯独郗鉴,既有流民帅之军事实力,又守儒士之礼义,因而成了朝廷与流民帅之间沟通的桥梁。

最终,郗鉴为东晋朝廷解决了军力不足的困境,并平定了王敦叛军。郗鉴过江算是非常晚了,与各个世族之间的关系不深,但由于有此功劳,得以跻身江左门阀政治之中。明帝驾崩之后,还成为辅政重臣。用流民帅解决朝中军力问题是一个险招儿,虽收到很大的效果,但也留下了不小的隐患。

咸和二年(327年),流民帅苏峻和祖约发动叛变,进攻建康。东晋军队屡战屡败,第二年,建康便沦陷了,中书令庾亮逃至江州。朝廷急忙下令以陶侃为平定叛军的盟主,郗鉴则都督扬州浙江以西八郡诸军事,以讨平逆贼。

郗鉴向江州刺史温峤分析当时的局势说,叛军攻下建康之后,放火焚烧,导致京师残破不堪,他们很可能会挟天子东入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此地为东南粮仓,战略地位极高,因而需要先在此设立营垒,占领要害关口。还需要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屯兵,坚壁清野,以逸待劳。这样既能阻止叛军东进,又能切断叛军的粮草,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会自行溃败。

于是,他亲自领兵,进据京口。一开始,战事非常不顺,多处营垒被叛军占领,就连郗鉴的心腹、参军曹纳都劝郗鉴退还广陵一带再商议对策。郗鉴听后十分愤怒,立即召集将士开会,义正词严地说:“吾蒙先帝厚顾,荷托付之重,正复捐躯九泉不足以报。今强寇在郊,众心危迫,君腹心之佐,而生长异端,当何以率先义众,镇一三军邪!”

在郗鉴的鼓舞下,三军用命,击退了围攻大业垒的叛军。郗鉴的参军李闳追斩苏峻之弟苏逸,俘获叛军一万多人。自此,经过郗鉴、陶侃等人力挽狂澜,东晋再一次转危为安。郗鉴也获得了一个足以撬动东晋政治的据点——京口。

3

京口起初并不为东晋所重视,其发展始于郗鉴。这里地形复杂,南北多山,且北部临江近海,易守难攻,实为一战略要地。在苏峻之乱平定后,郗鉴就一直率军驻守于京口,为朝廷的藩屏。一方面,它可以控制晋廷的腹地三吴,以应急需;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与长江上游的势力相抗衡,拱卫都城建康。

此后郗氏家族也一直生活在此处,对京口地区影响颇深。京口本来并非沃土,孙权甚至还到过此地打猎。但是随着北方流民的涌入,原先无人烟的地方慢慢变得拥挤起来。

这些流民并非世家大族,不能和江南的世族们掰掰手腕子,他们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他们一般只是想找一个接近北土的地方停留,以便有朝一日重返故园。他们资财匮乏,人力寡弱,一旦到达可以暂时栖息的安全地方后,就无力继续南行。所以他们比较理想的落脚点就是京口一带。

郗鉴本身就是流民帅,他依靠流民起家,因此始终以流民事为重。他以自己原本的流民团为核心,又招来了这些零散的流民,还不断将邻近地区的流民迁到京口,给予他们田土,使他们安居下来。

这样,流民可以组成军队,三吴之地可以供给粮食,京口城就此崛起了。也正是凭借着京口之地,郗鉴在朝中才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他也深知,如今皇权式微,唯有各个世族协力同心,才能护住东南的偏安。

在郗鉴与王导结为亲家之前,其实双方之间并不和睦。王导曾提议追赠为王敦开城门的周札官职,郗鉴认为不合赏罚之理,王导不听,郗鉴于是驳斥他说:“王敦叛乱,相持很久不能入城,因为周札为他打开城门,才使王师遭到失败。如果王敦先前的举动,如同齐桓公、晋文公一样是正义的,那么先帝不就成了周幽王、厉王那样的昏暴之君吗?”足见两人远非水乳交融的战友。

可是晋成帝即位后,庾亮掌权,朝局立刻变成了庾氏与王氏的明争暗斗。郗鉴身处其间,力求制衡各方、稳定时局,便向势弱的王导抛出橄榄枝,结为姻亲。苏峻之乱后,王导再次执政,但是他与政敌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咸和五年(330年),荆州刺史陶侃想要起兵伐王导,再次上演王敦顺江而下的剧情,却被郗鉴和庾亮同时制止。四年后,陶侃去世,庾亮吞并陶侃在荆州的势力,拥有了足以扳动王氏的力量。庾亮两次写信给郗鉴,想要废黜王导,但都被拒绝。庾亮思虑再三,实在不想与京口的流民为敌,便转而北伐,建功立业去了。

王导晚年实行“愦愦之政”,放任士族横行霸道,是他招致政敌攻击的主要原因。郗鉴在护卫王导之余,也极力规劝他的所作所为。《世说新语》记载,郗鉴每次见到王导,都要摆下脸来苦苦规劝。王导知道郗鉴的意思,便故意转移话题,拖延时间。直到郗鉴要从建康返回京口了,他翘鬓厉色去见王导,语气严厉地说:“快要分手了,我要把我看见的说出来!”劈头盖脸一顿痛骂。王导纠正他说:“后会无定期,我也想说出我的想法,我的想法就是你以后不要再说了。”两人不欢而散。

郗鉴一生为东晋王朝操劳过度,至死不休。其晚年病情严重,自知时日不多,他上奏辞职,多言国家大事,忠心爱国之情溢于言表。正如史家对他的称赞:“道徽(郗鉴)忠劲,高芬远映。”

咸康五年(339年),郗鉴和王导同年去世。郗鉴享年七十一岁,王导享年六十四岁。

4

东晋初年政局,三五年便发生一大变,动不动就是毁灭性的打击。舞台的主角是门阀士族,最不安分的也是它,一族强则想着压倒其他姓氏,便成了祸乱之源。而本非门阀士族的流民帅,也想着凭借际遇,起兵谋利。

螳螂在前,黄雀随后,长此以往,风雨飘摇的江左政权,势必在内乱中冰消瓦解,经不起北方政权的任何打击。所以,特别需要一个能够制衡各个棋子、维持棋盘不坠的人出现。

郗鉴便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工作要非常细致。首先要维护司马氏的皇室地位,保证一个强有力的稳定政权,但是皇权又不能太强,不能威胁士族的生存。其次便是杜绝任何想要取代司马氏的士族的觊觎。

郗鉴引流民帅以平王敦,并非出于壮大流民的意图;他助王导以抗衡陶侃、庾亮,也不是为了攀附琅琊王氏。他的所作所为,得利者都不只是司马家或是某个士族,而是整个东晋的天下。

因此,郗鉴并没有什么轰动的事迹,也没有得到门阀士族的认可。时人卞壸便指出郗鉴身上有三处相互矛盾的现象:侍奉君主很正直,却喜欢下属奉承自己;很注意清廉,却喜欢计较财物得失;自己喜欢读书,却讨厌别人做学问。

可见,郗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也从来没有真正进入到所谓名士之流。但正是郗鉴这样流民帅出身的人,在苏峻乱平之后,打造了一个无内战的江左世界,长达七十年之久。难怪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东晋之臣,可胜大臣之任者,其唯郗公乎!”的确,郗鉴是那个时代最清醒的人之一。

作为郗鉴政治遗产之一的京口,也成为左右东晋政局的重要力量。后来,桓温崛起,从郗氏手中夺过京口的军队,壮大羽翼。再后来,谢玄又以广陵、京口为基地,组建北府兵。这支以京口和广陵的流民为基础的北府兵,是维系东晋基业的保护神,最后在刘裕的手中,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历史使命。

世间再无郗道徽,棋盘被彻底掀翻了,门阀士族如同散落的棋子,七零八落。

(摘自《激荡三百年》 艾公子/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编辑:殷华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一校:王欣 二校:何建 三校:董小玥

猜你喜欢

  • 军事之最

    西方军事专家:“中方没有任何弱点,美国根本无从下手”

    中国现在的工业体系——很全!联合国那个工业目录。。。里面的东西,中国都能造。轻的重的产业,两条线一起发展。之前,美国对付苏联,看准了它里面的问题。民族、经济都不行。。。这就是它的弱点,美国就从这里下手了。中国的社会构成,向心力很强。汉族占了绝大多数,文化上的认同感很深,从外头不好插手。联合国产业分类..

    2025-07-22
  • 军事之最

    韩信:从草根到兵家之神的传奇人生——一部军事天才的全景剖析

    引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楚汉争霸是一段充满血与火、谋略与背叛、英雄与悲剧的壮丽史诗。众多英雄豪杰中,韩信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灵活多变的战略思想,成为“兵家之神”的代表人物。他的故事既是天才的辉煌,也是悲剧的写照。本文将以史料为基础,从韩信的早年起步、军事天赋的崛起、战略思想的深邃、政治命运的起伏,到..

    2025-07-22
  • 军事之最

    妇好钺:128公斤青铜凶器!这位商朝女神将的军事神话靠谱吗?

    商朝的风吹过殷墟,卷起黄沙仿佛低语着三千年前的血与火。在洹水南岸那片肃穆的王陵区,1976年考古者的手铲揭示了一个颠覆认知的存在——妇好。她不仅是武丁的王后,更是青铜钺的主人。天啊,整整128公斤!两柄饰有狞厉虎食人纹的青铜钺,冰冷地宣示着王权与征伐。这哪是装饰品?简直是洪荒巨兽的獠牙! 一个女子,竟能掌握..

    2025-07-22
  • 军事之最

    韩信~从屈辱到辉煌的军事天才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韩信无疑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军事天才。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辉煌,从一个贫苦的少年到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令人震撼的传奇。今天,我们将从他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军事才能、政治命运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等多个角度,全面剖析这位“从屈辱到辉煌”的历史人物。一、贫苦出身..

    2025-07-22
  • 军事之最

    西方军事专家:“只有越南最清楚,中国国力强大到了何种程度”

    ——南海对峙背后,河内的战略焦虑与北京的真实威慑力【河内/华盛顿/北京联合报道】 近期,随着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常态化演习和越南低调但坚决的军事现代化进程,西方战略界开始重新评估中越之间的力量对比。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最新报告指出,越南可能是最清楚中国真实军事实力的国家之一,因为它是少数..

    2025-07-22
  • 军事之最

    天下第一雄关的华丽转身:从军事要塞到戈壁明珠

    一座关城,半部中国边防史南望祁连雪峰,北倚黑山冈峦,在河西走廊最窄仅15公里的咽喉地带,一座黄土夯筑的关城傲然矗立了六百余年。这里,便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洪武五年(1372年),征虏大将军冯胜班师途中,在嘉峪塬西麓的九眼泉旁筑起了第一道土城。水源保障了驻军生存,险要地势..

    2025-07-21
  • 军事之最

    世界历史上三大军事天才:前两名都是中国人,拿破仑仅排第三!

    军事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生存保障。没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再高深的文化、再先进的思想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军事天才,而在世界公认的排名中,几乎统一欧洲的拿破仑只能屈居第三,前两名都被我国两位传奇人物占据。他们究竟有多厉害?让我们一探究竟。第三名:拿破仑·波拿巴1796年,27..

    2025-07-21
  • 世界十大军事强国 看看你知道哪几个?

    根据2025年全球火力指数(GFP)最新评估,军事实力前十的国家及核心优势如下:一、美国:全球军事霸权的“超级玩家”- 战略威慑:拥有3750枚核弹头,搭配“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B-21轰炸机、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哨兵”洲际导弹),可实现全球即时核反击。- 常规力量:11艘核动力航母(福特级采用电磁弹射)、187架F-22隐..

    2025-07-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