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万物新生,蕉下轻量化户外出势
一场借“中国风”吹响轻量化户外号角的品牌盛宴。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在这万物萌发生长的中国节气里,新消费品牌蕉下,以视频《惊蛰令》引发了众人关注。
在富有力量感的节点,和谭维维嘹亮的歌声中,视频中一家三口穿着以“惊蛰”命名的全地形户外鞋,在神州大地的柏油、小溪、泥泞、山地等各种路面上踏歌而行,以大地为鼓,以双脚为槌,奏响春天的华丽乐章,展现出中国人自信与坚定。“我要天地重抖擞,天下无路不可走”,这不仅是《惊蛰令》的歌词,更是蕉下代表万千中国品牌唱出的中国精神。
《惊蛰令》不仅进一步宣扬了蕉下“轻量化户外”的理念,满足大众“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户外”的需求,同时折射出这样一个趋势,当户外运动越来越广泛,户外运动越来越不只是单纯的运动,而是文化、健康、娱乐、社交的综合。
当户外运动不只是运动,中国便进入一个“大户外”的时代。
“大户外”的时代
当我们谈论户外,我们在谈论什么?
三峡蹦极、徒步敦煌戈壁、神农架野外生存、乃至攀登珠穆朗玛峰……这些运动都曾名噪一时,但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青睐的是“轻户外”:一公里生活圈的散步,10公里内的跑步骑行,城郊户外的越野登山,以及更远的露营飞盘,这些运动也许不够“硬核”,但是却因为其大众化、近距离、低强度的“轻量化”而有更高的接受度和参与度,迅速成为城市人群生活的一部分。
在过去几年,在长线旅行受阻之下,户外运动之火燃遍了大江南北,露营、垂钓、飞盘轮流占据小红书,迅速出圈触达更多人群,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超过4亿人,同程旅行发布的数据,2022年仅仅9月,户外短途项目的热度便增长超过150%。
而另一方面,户外运动的轻量化,也正在带动户外装备的轻量化。在面对传统的小众和极限需求时,户外装备的底层逻辑是专业化和功能化。然而当户外运动越来越流行,这一思路就暴露出设计单一、功能过剩或是场景局限等弱点。如想去露营,要开列长长的装备单;野外徒步的专业户外装备,至少千元打底;骑行衣服穿多穿少,成为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难题……
因此,在户外运动迅速普及的当下,如何以更轻盈的材料,更简洁的设计,让人们不必再负荷沉重、繁琐的户外装备,就能享受更加简单、纯粹的户外乐趣,成为了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在中国,户外装备产业的“破壁人”,就是2022年率先提出“轻量化户外”这一概念的蕉下。
但蕉下对于轻量化户外的布局,早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
不是时尚,而是刚需
蕉下一直是个非典型的新消费品牌。
2013年,蕉下刚成立之际,便将一款L.R.C™涂层防晒小黑伞卖成了经典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其成功很容易归结为内容营销与消费升级的无穷威力。然而实际上,蕉下并不依靠营销驱动。
数据显示,蕉下销售费用占比甚至低于传统的服饰厂商。相较于其他新消费品牌给“主播打工”陷入亏损的窘境,其2022年上半年总营收超过22.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81.3%,净利润高达4.9亿元。
这样的成绩足以证明,蕉下不是靠广告大力出奇迹,而是切实踩中了市场痛点:当户外活动增加,那么防晒不是爱美,而是刚需。而且,用户群体越广,人们越会追求易收纳,能多用,同时符合审美的轻量化户外产品解决方案。
因此,蕉下并没有止步于打造经典品,而是深耕于“轻量化户外”领域的探索与布局,在胶囊伞之后,蕉下又推出了防晒口罩、防晒袖套、防晒帽、防晒披肩等一系列广受好评的防晒单品。其中冰触系列防晒服因为采用Airloop面料,在有效防晒的同时可以实现快速降温,且原纱防晒技术可实现久洗常新、稳定防晒,因此在2021年销售额已超3000万。
而从总体看来,蕉下在防晒领域已经做到了绝对心智。在2021年中国防晒服零售市场份额占比中,蕉下市占率行业排名第一。其成功核心,就是体系化、轻量化的户外防晒解决方案。
在户外运动中,需要对抗的不只是紫外线。所以蕉下也以防晒起步,持续发展出防热、防水、防冷、防尘等全方位的AntiTec防护科技。又从纤维、涂层、面料、结构、设计、成套化等方面,进一步完成了轻量化科技、轻量化设计、轻量化套组的专利积累、技术实践和产品创新,不断打造兼具一物多用、轻巧便携、人性化设计、跨场景使用特点的多品类户外活动装备。此后蕉下推出的户外裤、气绒服、帽子、鞋履等产品,都成为了新的经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