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最重

探访世界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西藏安多气象站

2025-07-19 09:31世界最重

从西藏拉萨坐火车往北5个多小时,海拔升至4800米,就到了唐古拉山脉脚下。西藏那曲市安多气象站就在山的南麓,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被誉为“天下第一气象站”。

全国优秀***员陈金水1965年和一名同事在荒坡上搭起了两顶帐篷,建起了安多气象站。此后,一代代安多气象人在这里坚守,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把脉”风霜雨雪,“追逐”风云变幻,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这儿的日子

风雪多氧气少,头痛失眠是家常便饭

安多有“三多”,风多、雪多、寒冷天气多,是全国中低纬度高海拔、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地区。

一年中,8级以上的大风天有140多天,最大风速大于40米/秒;年平均温度零下2.8摄氏度,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3.2摄氏度;降雪日数为109天。当地人形容安多:“四季穿棉袄,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

6月里,记者在安多穿起了羽绒服,每天经历着大风呼啸、暴雨倾盆、冰雹落下——安多年平均雷暴日数达90天以上,年平均冰雹日数超过70天,均为全国之最。

然而,这些不是最难熬的,高寒缺氧的环境格外磨人。

“我刚来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头痛欲裂睡不着,持续了一个月。”31岁的张晓星是云南人,2022年怀揣着奉献西部的梦想来到安多,但因为高原反应,几年来,睡不着成了常事。张晓星却表示,“今后除非身体出现问题,否则我不会离开安多,我希望像陈金水一样扎根西部,作出贡献。”

对这里的气象工作人员而言,头痛、胸闷、失眠都是家常便饭。时间一长,还容易引发各种高原疾病,很多同事都落下了病根。

气象工作者王亚坚守了8年,“我2016年到气象站的时候,还没有集中供暖,只能自己烧锅炉,暖气不是很足;也没有制氧机,氧气稀缺。喝的是当年陈金水带领职工挖的金水井的井水,比较‘硬’。”去年,按照流转机制,王亚调走了。

安多县气象局副局长顿珠次仁告诉记者,现在宿舍、办公室都装了制氧机,2023年开始集中供暖,还打了一口更深的水井,水质得到改善,“不仅生活条件、待遇改善,流转机制也健全了,以后满5年就可以调换工作地点。”

这样的坚守

翻山口跨冰湖,巡检站点是苦活也是难活

早上8点,安多气象站工作人员措姆玉珍从床上爬起来,去气象站查看了冻土数据,赶紧报上去,再看看28个站点数据显示正常,安下了心。10点正式上班,如果需要下乡,就要准备出发了。

安多气象站设在县气象局里,气象局职工负责值守气象站,开展气象观测、上传数据、维护设备等工作,同时还要对全县所有自动气象站开展巡检和维护。

在安多,下乡维护设备是苦活也是难活。

安多县气象局负责的自动气象站散落分布在1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最远的站点在500公里以外。去北部乡镇要翻越唐古拉山口,海拔在5000米以上,6、7月份还会下雪,并且常常要穿越无人区,需要靠有经验的员工把握。

由于海拔高、风力强、温度低,北部乡镇的气象监测设备经常会出现故障。“去年我参加了4次巡检,外出维修20多次。”29岁的土登坚才是安多县气象局的维修主力。

去年冬天,土登坚才去维修位于北部乡镇的格拉丹东自动气象站。当时零下30多摄氏度,土登坚才排查十几天后才解决了问题,“因为遇到的问题跟我在书本上学的不一样,而且没想到那里的海拔那么高、温度那么低,排查问题的时间还那么漫长。”

被大家公认最难的任务是去维护500公里外的永波湖生态气象观测站。永波站位于更高海拔的无人区,必须等湖水结冰,才能横跨湖面去维护。2021年,永波站建立,4月,王亚和顿珠次仁等3人第一次去巡检。“那时才发现,有40公里的路没有路面,300多公里没有信号,也没有导航,只好摸索着前进。”王亚说。

“穿越无人区的时候,只能看看能不能找到自然保护区的野保站,问问路、吃点饭、摸个大致的方向。”顿珠次仁说,下乡比较艰苦,不可能当天返回,有时一天吃不上饭,车坏了找不到救援,车辆爆胎、陷进沼泽里都会发生。现在每次下乡,大家会带上泡面、牛肉干、汽油、修车工具、轮胎、睡袋、氧气瓶等,汽车的小故障大多自己解决。

目前,安多县气象局共有9名职工,其中6名是女职工,观测、巡检、维护设备,挖土、推车……大家什么活都干。2021年,这个吃苦耐劳的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

这般的变化

增站点勤检修,气象预报守护安全与发展

在安多县域内,有两条“高原天路”格外引人注目,一条是青藏公路109国道,一条是青藏铁路。

其中,109国道是进出藏重要通道,承担着超过八成的进出藏货运量,同时,这条公路还要翻越高海拔、近雪线的唐古拉山口。在安多县域内,109国道还要穿越多年冻土地带,全程高寒缺氧。

每年3月底到5月初,下雨天多,11月到12月初,下雪天多,容易发生堵车事件。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一堵车非常危险。于是,保障公路畅通成为安多县气象局的重要使命。

如今,唐古拉山建起了4套交通气象站,气象部门开展监测、预报预警,有力支撑唐古拉山口的交通疏导,保障车辆及司乘人员的安全。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综合分析,未来3天,109国道贡玛日至北大门段多雨雪天气,6月17日午后易出现短时雷暴,请施工人员提前做好准备。”6月15日,一则气象服务专报送抵安多县109国道提质改造项目指挥部。17日15时许,这场预料中的雷暴大雨伴随冰雹倾泻而下。由于工程部提前收到了预报预警信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效避免了损失。为此,项目指挥部专门回信向安多县气象局表示感谢。

常年低压、低温、风大的环境,对气象监测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要求高,因此容易出现设备故障和数据传输问题,安多县气象局工作人员经常要去维护设备。

“每次维护时都有大风,最小都有7级,我们一般是里面穿羽绒服,外面再套上军大衣,不然扛不住大风寒冷的天气。”顿珠次仁说,如果太冷,只能每个人轮流下车去排查设备,但维修的时候没法戴手套,一些职工的手指因此被冻伤。

顿珠次仁2018年刚到安多县气象局时,全县只有3个气象站,现在已达到28个。但是安多气象监测范围太大,同时,海拔高、天气复杂多变,一些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难以准确把握,影响了气象预报的准确度。

这种情况正得到逐步改善。最近,安多县气象局又在选址建气象站。“安多县正在加快建设新的气象站,不断织密气象监测网,更好地支撑气象预报预警。同时,我们也在努力提高预报水平,助力当地发展。”顿珠次仁告诉记者。

安多气象站是国家一类艰苦台站,但从土登坚才、顿珠次仁到最年轻的职工德庆索朗,都在老一辈职工的感召下执着坚守。

在气象站旁边,“金水井”三个大字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指引着安多气象人不断前行,记录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持续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猜你喜欢

  • 世界排行

    女排最新世界排名:日本312.78跌第8,中国337.12排第6,巴西第2

    世界女排联赛第二周比赛已经展开,第1比赛日2场比赛也已经结束,巴西3-2险胜日本后世界排名积分增加1.84分,日本女排则少扣当赢减1.84分,因此在日本女排2-3憾负巴西女排后,两支球队的世界排名变化如下:巴西女排世界排名积分373.51分位居世界第2,与世界第1土耳其女排的差距为6.42分,差距十分微弱,一场大比分的以下克上..

    2025-07-19
  • 世界十大

    世界公认十大著名颜色。 ​​​

    2025-07-19
  • 世界十大

    美丽的东西往往致命,世界十大危险的食物!还有日常吃的

    第10名 河豚河豚长得很可爱,圆鼓鼓的。但它的皮肤,卵巢,睾丸,还有肝脏内都含有一种致命的毒素,叫河豚毒素。在日本厨师必须具备特殊的资格才能做河豚,至少要培训三年。河豚的肝脏毒性最大,在1984年就被禁止上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解河豚毒素的解药。第9名 猴脑是中国的十大禁菜之一,供应猴脑最高可以判处10年的监..

    2025-07-19
  • 世界之最

    谁是世界头号经济体?24国民调出炉:中国“得票”超美国,德法意都“认了”

    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媒7月16日报道,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去一年,全球多国对中国好感度上升,对美国的看法变得更负面。与此同时,各国对中美经济地位的认知也在改变:越来越多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经济体。这一观点在大多数受访的欧洲国家中,获得半数及以上民众认可。对中国好..

    2025-07-19
  • 世界最大

    多功能智能环保铺排船“首秀”,助力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建设

    7月14日,由中交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承建的张靖皋长江大桥民主沙右缘守护工程二期工程项目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据了解,本工程是正在建设中的张靖皋长江大桥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位于张家港与如皋之间的江心滩地——民主沙。因民主沙右缘受水流持续冲刷,存在岸坡崩塌及浅滩向岸侧迁移趋势,该工程沿右缘建设了一条总长1445米..

    2025-07-19
  • 世界最大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交出亮眼“期中答卷”

    今年上半年,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精益运行,大国重器综合效益充分发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 乌东德水电站 摄影:陈旋助农耕,全力抗旱补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降雨来水偏少。面对中下游农业灌溉供水紧张形势,长江干流六座梯级水库及时发挥淡..

    2025-07-19
  • 世界最大

    世界最大!在宜昌枝江封顶!

    成功封顶!”伴随最后一方混凝土升空浇筑枝江长江大桥南岸主塔顺利封顶这一重要节点标志着大桥建设即将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明年上半年大桥即将通车“千年孤岛”百里洲即将告别轮渡过江的历史枝江长江大桥是湖北省重大工程项目——当(阳)枝(江)松(滋)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设计标准为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每小时..

    2025-07-19
  • 世界最大

    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掘进突破7000米

    7月17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独头掘进突破7000米,距离长江江底89米最深处仅剩1.6千米,距离长江南岸4.3千米。项目团队采用目前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盾构机(刀盘直径15.4米)独头掘进施工,研发并常态化应用了集智能掘进、智能拼装、智能环控等“九大智..

    2025-07-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