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家最新排名:核桃只排第5!第一名家家都有却不会吃
营养学家说的健脑榜,核桃才排第五?这事儿我得好好唠唠
前几天刷到篇文章,说营养科主任透露了个健脑食物新排名,核桃才排第五!更让人意外的是,第一名家家都有,可好多人不会吃。我这当妈的一下就坐不住了——儿子正上高三,每天背书到半夜,要是能靠吃饭补补脑,那可太实在了!可问题来了,这第一名到底是啥?咱们平时又是咋把它吃错的?
那些被低估的“脑黄金”,原来藏在这些家常做法里
先说说这排名里的“选手”。以前总觉得核桃是补脑天花板,毕竟长得像大脑,可营养科主任说,它连前五都挤不进去?后来查了查,原来健脑食物得看DHA、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这些“硬指标”。比如三文鱼、鸡蛋黄、燕麦、蓝莓,还有咱们最常忽略的——牛奶!
就说汉中人爱吃的核桃馍吧,我亲戚在汉中生活,每次去都能看见老街铺子支着大锅,现烤现卖。面里揉进核桃碎,撒把芝麻,烤得金黄酥脆,咬一口香得掉渣。当地人说,这馍是祖辈传下来的,以前干体力活的人揣俩在兜里,饿了啃一口,既扛饿又补脑子。不过现在好多人图方便,直接买现成的,可自己在家做更实在——发点面,核桃用擀面杖压碎,加两勺红糖,包进面里,烙得两面焦,孩子放学回来抓一个,比吃零食强多了。
自打看了那篇文章,我就开始调整家里的食谱。先说学生早餐——以前总给儿子煮个鸡蛋、热杯牛奶,现在加了两样:燕麦和蓝莓。燕麦提前泡一夜,早上煮5分钟,加勺蜂蜜,再抓把蓝莓丢进去。儿子说:“妈,这粥喝着黏糊糊的,上午听课都不犯困了。”后来查了才知道,燕麦里的β-葡聚糖能稳定血糖,蓝莓里的花青素对大脑神经好,搭配起来确实能“续能量”。
上班族便当就更讲究了。我老公是程序员,每天对着电脑8小时,以前带饭总带红烧肉,现在换成了豆腐炒虾仁。嫩豆腐焯水,虾仁用料酒腌5分钟,锅里少油,先炒虾仁再放豆腐,撒点葱花。老公说:“这菜吃着清淡,可下午敲代码思路更顺了。”后来才明白,豆腐里的卵磷脂、虾仁里的锌,都是大脑喜欢的“燃料”。
上个月儿子模拟考,回来特兴奋:“妈,我背英语单词明显快了!以前得读10遍才记住,现在读5遍就差不多。”我心里偷着乐——可不就是早餐里加了那碗燕麦蓝莓粥,还有每天下午给他塞的一小把原味坚果(不是核桃,是杏仁和巴旦木,营养科主任说它们的维生素E含量更高)。
上周去接儿子放学,碰到好几个家长问:“你家孩子最近状态咋这么好?”我把食谱一说,有个妈妈当场掏出手机记:“明天就给我家娃试试!”其实咱老百姓要的不就是这个嘛——不用买贵的保健品,就靠饭桌上的家常菜,就能给脑子“充充电”。
现在想想,咱们平时总盯着“网红补品”,却忽略了最家常的食材。牛奶人人都喝,可有人爱喝甜饮料,有人爱喝全糖奶茶,就忘了纯牛奶里的钙和蛋白质才是大脑需要的;鸡蛋天天吃,可有人只吃蛋白不吃蛋黄,却不知道蛋黄里的卵磷脂是“脑黄金”的关键。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家最常吃的健脑食物是啥?是妈妈熬的小米粥,还是爸爸煎的三文鱼?有没有哪道菜,一上桌孩子就说“今天脑子转得快”?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咱们一起把这些“藏在饭锅里的智慧”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