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之最

三位公认的历史军事奇才,拿破仑算一个,还有两个中国人,是谁?

2025-07-06 09:42军事之最

军事是一个国家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生存力量。没有武力的保障,儒、道、法等,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威慑。

在人类打仗的历史上,总有那么几个人,凭着脑子和胆子,把战场变成了自己的舞台。今天说的这三位,都是能在千军万马中说了算的狠角色,论本事一个比一个厉害,尤其是最后一位,直到现在还被人当成祖师爷供奉着。

拿破仑

先说说那个差点把整个欧洲都攥在手里的小个子。

1796年,意大利半岛上,法***队正愁眉苦脸地望着对面的奥地利兵。这些法国兵穿得破破烂烂,肚子饿得咕咕叫,对面的奥军却装备齐整,人数还多。

这时候,一个矮个子军官站到土坡上,操着一口怪腔怪调的法语喊:“弟兄们,对面营地里有面包和红酒,想要就自己去拿!”

这军官才27岁,叫拿破仑,刚当上炮军司令。士兵们很快发现,这个长官不摆架子,总爱往阵地上钻,不光能叫出好多人的名字,还会拍着士兵的肩膀说:

“昨天你缴获的那门炮,打得真准!”

时间长了,大家私下里都叫他“小伍子”,听着亲切,心里也服他。

在意大利这地方,小伍子真把打仗变成了手艺活。他知道奥军人多,就不跟人家硬碰硬。白天让士兵们躺在地上晒太阳,看着像是懒洋洋的,到了后半夜,带着炮兵翻山越岭,天不亮就摸到奥军眼皮子底下。

有回下着大雨,靴子早陷在烂泥里了,他就光着脚在泥里走,还笑着跟身边人说:“等打赢了,给你们每人买双新靴子。”就这么着,几十场仗打下来,把第一次反法联盟给打散了,法国也从被动挨揍,变成了主动出击。

后来在奥斯特利茨,小伍子又露了一手。他带着的兵比俄奥联军少一半,就故意把部队往后撤,让对方以为他怕了。

等联军追过来,他突然分兵绕到侧面,像一把刀子似的插进敌军中间,把军队切成两半。这一仗打完,欧洲好多国家都怕了法国,差不多整个欧洲都听法国的了。

不过要说比他厉害的,还得提蒙古草原上的那个,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铁木真,也就是后来的成吉思汗。

他活着的时候,手下骑兵踏过的土地,加起来足有3000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三个欧洲那么大。可他小时候的日子,跟出身贵族的拿破仑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铁木真的娘,本来是要嫁给别的部落的,结果半路上被他爹也速该抢了回来,没过多久就生下了他。在蒙古草原,这事儿不算新鲜,但也结下了不少仇家。

铁木真9岁那年,按照规矩该定亲了,他爹送他去女方部落,自己往回走的时候,被塔塔儿人认出是仇家,偷偷在酒里下了毒,没几天就死了。

也速该一死,原来跟着他的人都散了,谁也不愿意跟着个毛孩子混。铁木真只好跟着娘过日子,天天吃不饱饭。

少年铁木真

他娘为了让孩子们活下去,每天走几十里路去别的部落讨吃的,有时候只能带回来点野菜。铁木真看着娘的背影,心里憋着一股劲:将来一定要让娘过上好日子。

那会儿的蒙古草原,讲究弱肉强食。铁木真因为小时候跟弟弟抢东西,失手杀了人,被仇家追得四处跑。

实在没办法了,他想起爹有个结义兄弟,是克烈部的脱里王汗,就跑去投靠人家,跪在地上说:“您就当多了个儿子,我给您牵马跑腿都行。”脱里见是兄弟的儿子,就收留了他。

在脱里那儿,铁木真慢慢攒起了自己的人马。他发现一个问题:草原上的人打仗,打完就抢东西,常常为了一匹马、一件皮袄互相砍杀。

他就定了规矩:所有战利品先交上来,由他统一分,谁功劳大谁多分。有个老贵族不服,当场抢了牧民的羊,铁木真二话不说,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斩了,从此再没人敢乱抢东西。

铁木真

草原上还有个规矩,当官的只能是首领的亲戚,哪怕是个草包也能当大官,有本事的外人再厉害也没用。

铁木真不这么干,奴隶木华黎打仗勇猛,他直接提拔成千夫长;有个叫哲别的,之前还射伤过他,后来投降了,因为箭射得准,成了他最信任的先锋。就这么着,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跟着他干。

后来铁木真势力大了,就想把蒙古草原上的部落统一起来。他对脱里王汗,先是装孙子,说自己永远是他的下属,暗地里却一点点吞并别的部落。

脱里慢慢看出不对劲,趁着铁木真来赴宴的时候,想偷偷下手。结果铁木真早有防备,带着人打了回去,把脱里的部众都收编了。

到了1206年,草原上的部落都服了他,大家推举他为“成吉思汗”,意思是“拥有四海的大汗”。

成吉思汗铁木真

当了大汗的成吉思汗,搞了两个新鲜事儿:

一个是“千户制”,把所有人分成95个千户,平时放牧,打仗的时候就成了士兵,谁也跑不了;

另一个是修驿站,从蒙古草原到西边的西域,每隔几十里就设一个站,骑马送信的人换匹马接着跑,再远的消息,几天就能传到他耳朵里。

有了这两样,蒙古骑兵就成了当时最厉害的部队。他们先打西夏,再打金国,后来又往西打,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

成吉思汗的子孙接着打,把地盘扩得更大,成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骑兵踏过的地方,好多城池变成了平地,但也把东方的火药、造纸术带到了西边,让不同地方的人互相知道了对方的存在。

可就算成吉思汗这么能打,在好多人心里,还是比不上春秋时候的孙武。因为成吉思汗靠的是骑兵和刀枪,孙武靠的是一本书,就影响了几千年。

孙武是从齐国跑到吴国的,因为那时候齐国老打仗,他想找个安稳地方研究兵法。他在吴国隐居的时候,写了本兵书,可没人知道他有本事。多亏了他的朋友伍子胥,跟吴王阖闾说了七次,吴王才愿意见见他。

吴王见了孙武,觉得他说的兵法有点道理,但又怕他是纸上谈兵,就想试试他。吴王从宫里挑了180个宫女,让孙武训练,还把自己最宠的两个美姬派去当队长。

孙武把宫女分成两队,让两个美姬当队长,先教她们怎么站、怎么转,说清楚了军令。可这些宫女平时在宫里娇惯惯了,根本不当回事,有的聊天,有的笑,还有的对着镜子描眉画眼。

孙武喊了声“前进”,没人动。他又大声说了一遍军令,再喊“前进”,还是没人理。这时候孙武沉下脸说:“军令说了三遍,还不执行,就是队长的错。”回头就叫人把两个美姬拉出去斩了。

吴王在台上看着,赶紧让人去说情:

“这俩人是我心头肉,饶了她们吧。”

孙武回了句:

“既然让我训练,就得按军队的规矩来,将在军中,君命可以不听。”

说完就把两个美姬斩了,挂在旗杆上给其他人看。剩下的宫女吓得不敢出声,再喊口令,左转右转、前进后退,比正经士兵还整齐。

吴王虽然心疼,但也看出孙武是真有本事,就拜他为大将,让他负责打楚国。那时候楚国刚换了小国王楚昭王,国内乱糟糟的。孙武说这是好机会,赶紧出兵。可吴国只有3万人,楚国却有20万,吴王心里没底。

孙武出了个主意:不跟楚国大军硬碰硬。他带着吴军沿着淮河坐船走,到了大别山,突然上岸,绕到楚国后面。又派小股部队天天骚扰楚国边境,楚军一来就跑,楚军一退又来,折腾了六年,把楚军累得够呛。

公元前506年,孙武真动手了。他带的3万人,在柏举这个地方碰上楚军,五场仗打下来,场场都赢,直接打进了楚国都城郢城。楚昭王吓得光着脚跑回娘家秦国求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柏举之战”,用3万人打败20万,成了打仗的典范。

可吴王打进楚国都城后,光顾着抢东西,还占了楚昭王的后宫。孙武劝他:“要想让楚国服你,得好好待老百姓,不能光抢东西。”

吴王不听,结果吴国国内没人守,越国趁机打过来,吴王的弟弟还在老家自己当了王。吴王赶紧回去平乱,虽然把事儿解决了,可后来跟越国打仗时受了伤,没多久就死了。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继位。他打败越国报了父仇,却从此骄傲起来,整日享乐,还听信谗言杀了功臣伍子胥。

孙武见吴国朝堂风气日坏,便辞了官。其实他早有兵法手稿,当年正是凭着这些见解得到吴王重用,辞官后他结合实战经验细细打磨,最终定稿写成了《孙子兵法》。

孙武影视剧形象

这本书才六千多字,可里面说的军事理论非常实用。“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等等,都是经典。

后来好多厉害的将军,像白起、韩信、诸葛亮等等,都从这本书里学本事。现在不光是当兵的看,做生意的、搞管理的也爱看,还被翻译成好多种语言,外国的军校都把它当教材。拿破仑后来看到这本书,还叹气说:“我要是早看到这本书,开始就不会输得那么惨了。”

这三个人,都在自己的时代成了传奇。拿破仑把打仗的法子玩到了极致,成吉思汗用铁蹄踏遍了半个世界,可孙武呢,用一本书讲透了打仗的根本。

时间一过,拿破仑的帝国没了,成吉思汗的子孙也被别的文化同化了,只有孙武的话,过了两千多年,还在教人们怎么看待战争,怎么解决问题。

或许真正的厉害,不是占了多少地方,杀了多少人,而是能留下点什么,让后人少走点弯路。就像《孙子兵法》里说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说到底,打仗是为了不打仗,这才是最该记住的道理。

为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与感染力,文中部分细节经过艺术化处理,在场景还原、人物对话、情节推进等方面可能存在合理虚构,部分内容或许与真实历史存在出入。请各位读者朋友保持理性视角,审慎辨别文中信息,避免将文学创作与客观事实完全等同。

猜你喜欢

  • “加减乘除”中的发展密码——从“四则运算”解析“十四五”中国经济

    五年中流击水、扬帆奋楫,五载春华秋实、硕果盈枝。“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接连跨越三大台阶,逼近140万亿元,年均5.5%的增速托举起超35万亿元的巨大增量,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1.6%,减税降费规模预计达10.5..

    2025-10-15
  • 机械之最

    中国制造重机枪,不小心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却意外造就世界之最

    大家都觉得武器研发马虎不得,但中国在做89式重机枪的时候,却因为搞错了苏联的情报,定下了一个“不可能”的目标。本以为会铩羽而归,结果不仅真做出来了,还成了全世界最轻重机枪。这样的故事,让人想起生活中那些一次次被误导却反而闯出新路的经历。很多上班族、退休老人,对这种“错打正着”的情况都不陌生。这其实不是..

    2025-10-15
  • 科技之最

    美国休战也没用,中国这张王牌终于出了,锁死西方高科技产业

    “听说手机的续航差,其实有一半原因在稀土。” 朋友聚餐时有人随口一说,大家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但笑声过后,谁都没反驳——因为这句看似玩笑的说法,大体没错。 从手机马达到电动车电机,从5G基站到隐身战机,稀土像盐一样悄悄融进现代工业的每一道“菜”。就在上周,商务部宣布:稀土相关技术出口要“上锁”了..

    2025-10-15
  • 天文之最

    天文学的奇才:第谷·布拉赫——开启现代天文观测的先驱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许多伟大的天文学家用他们的智慧点亮了人类对星空的探索之路。其中,一位来自17世纪丹麦的天文学奇才——第谷·布拉赫(1546—1601),以其非凡的天文观测和科学精神,成为开启现代天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科学探索的坚持与创新,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天文遗产。一、早年经历:天赋异禀的..

    2025-10-15
  • 军事之最

    韩信:从寒门少年到千军之帅,风云一生的军事天才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韩信这个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军事天才的光芒。他的传奇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一个从寒门少年成长为千军之帅的非凡历程,也反映了那个动荡年代中政治、军事、人性交织的复杂图景。若要在史书中挑选出一个能将“兵法天才”与“政治险境”并列的典范,韩..

    2025-10-15
  • 军事之最

    为什么说,彭德怀的军事能力,远远要超过朱可夫和艾森豪威尔?

    为什么同样是世界级的军事统帅,朱可夫、艾森豪威尔的名字如雷贯耳,而彭德怀,这位在朝鲜战场上硬撼十六国联军的中国元帅,却总在国际军事史的聚光灯外徘徊?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那个风雪交加的冬天,回到那个让整个世界为之震动的朝鲜半岛。1950年,鸭绿江边的寒风刮得像刀子。一个穿着旧棉衣、脸冻得发紫的..

    2025-10-15
  • 军事之最

    韩信:从寒门到汉初的军事天才与权力的试炼

    在那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秦汉之交,韩信犹如一颗被尘封的天才星辰,暗藏光芒,却又深埋黑暗的角落。他的故事像一部史诗,充满了荣耀与悲剧,辉煌与沉浮。在那个动荡不安、群雄逐鹿的年代,韩信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复杂的人性命运,成为后世敬仰与争议的焦点。他的崛起,既是天赋的展现,也是时代的产物;他的悲剧,则折射..

    2025-10-15
  • 军事之最

    他,是军事上的天才,也是政治上的“蠢材”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编辑/排版/配图均由【微信公众号】作者提供稿件:◎用户昵称:@潇湘镜鉴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哦!本文供稿作者,喜欢历史的家人们,欢迎捧个场公元前202年,垓下。夜色如墨,寒风卷着雪粒子,狠狠抽打着楚军的营帐。帐内,烛火..

    2025-10-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