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最大

装上智慧的“工业大脑”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进入“2.0”时代

2025-07-02 12:11世界最大

记者从三峡集团获悉,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今年一季度累计发电超520亿度,如今,这条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不仅能持续产生绿色电能,还成为了保障长江防洪、航运、水资源利用、生态的“绿色生态纽带”。

当前,为了应对今年主汛期可能出现的大洪水,自5月份开始,三峡水库已开始逐步加大下泄流量,目前三峡水库水位已降至153米以下,总共腾出约180亿立方米的库容全力备汛。不仅是三峡水库,这条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形成的梯级水库,在长江流域联合调度范围的控制性水库群中,防洪库容占比超过50%,成为长江防洪的重要力量,为提升川渝、荆江等重要河段防洪标准提供保障。

通过水库调节,不仅可以应对洪水,还能通过调度补水,保障长江中下游农业、供水和生态安全。2023至2024年枯水期,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已向下游补水超300亿立方米,相当于2100个西湖水量,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用水紧张局面。

三峡集团长江电力三峡梯调副主任 鲍正风:六座梯级电站好似长江上的六个“水龙头”。我们利用水情遥测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决策系统和数据模型,有效助力梯级电站防洪、航运、补水、生态、发电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

同时,在向家坝水电站至三峡水库区间,目前正在进行联合生态调度试验,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调节水库的出库流量,形成“人造洪峰”,为部分鱼类产卵繁殖创造适宜的条件。2023年,梯级电站共累计完成12次生态调度试验,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成为一条绿色生态走廊。

“黄金水道”持续释放“黄金效益”

水库蓄水后意味着江面变得更宽,水流变得更为平缓,水深也大幅增加,原本一年四季险滩遍布、航行艰险的长江上游河段呈现出高峡平湖的景象,极大地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助力“黄金水道”持续释放“黄金效益”。

作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永久通航建筑物,三峡船闸和三峡升船机联合运行,形成了“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的通航格局。

三峡集团流域枢纽运行中心枢纽管理部副主任 程航:三峡船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连续级数最多、水头最高、运行条件最复杂的内河船闸。截至目前,三峡枢纽累计货运量超20亿吨,其中2023年超过1.72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世界最大的“船舶电梯”——三峡升船机,只需10分钟就能将一艘3000吨级的船舶抬升或者降落近40层楼的高度,船舶的平均过坝时间是40分钟左右。截至目前,三峡升船机已累计安全运行超4万余箱次,通过货物近1700万吨、旅客超110万人次。

三峡集团流域枢纽运行中心枢纽管理部副主任 程航:随着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蓄水成库,金沙江下游形成768公里深水库区航道,通航条件稳步改善。重庆境内长江航道上,形成多个5000吨级以上深水码头,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成为一条航运的“黄金走廊”。

为能源走廊装上“工业大脑”

为了帮助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更好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一个智慧的“工业大脑”已全部部署完毕,标志着这条清洁能源走廊进入“2.0”时代。

所谓工业互联网,就是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规划布局四大中台、十大业务中心,全面提升设备智能运维水平,助力新一代水电站数字化建设。

三峡集团长江电力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管研究员 孔丽君:这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了海量数据,提供了丰富的算法和工具,沉淀了丰富的水电运营知识和经验,实现数据价值挖掘,为电力生产赋能。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运营调度涉及“水、机、电”多个环节,规模巨大、时空多变、跨区跨网、结构复杂,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新形势下,流域梯级水电站同时承担高峰负荷和基础负荷,对水电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更高要求。

三峡集团长江电力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管研究员 孔丽君:比如某个部件出现温度异常,过去只有在它的温度达到临界值时才会发出报警,在寻找问题原因时也只能先从相应的部件着手,现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我们提前7~30天预警潜在风险,设备损伤减少,大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穿越长江“绿色生态纽带”

通过穿越机的视角,沿长江而下,让我们一起“云游”这跨越1800多公里的长江“绿色生态纽带”。

猜你喜欢

  • 植物之最

    世界植物之最:结果奇特的植物、能改变味觉的果实、长寿的植物

    结果习性最奇特的植物陆地上的植物大都在地上开花和结果,而花生则不然。花生属于豆科作物,是陆地上唯一在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因此人们又称它为“落花生”。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目前已经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其中亚洲分布最为广泛,栽种历史也更为悠久。根据文献记载,中国栽培花生的历史要早于欧洲100多年。..

    2025-07-02
  • 世界最大

    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光仆人就有36000人,故宫只能排第三!

    宫殿记录着历史的传承,不仅看到了当事人们的智慧水平,也让文化流传到现在。中国最大的宫殿可以说是故宫了,几代皇帝居住办公的第一方,很多人都会参观那里。而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光有仆人就有36000人,并且故宫只能排第三。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三名故宫,又叫紫禁城。明清皇帝办公的地方,建筑面积也有15万k㎡..

    2025-07-02
  • 工信部对绿色工厂达标提出107个具体要求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一季度发电超520亿度

    界面新闻实习记者 | 刘娟界面新闻记者 | 张慧工信部发文对绿色工厂达标提出107个具体要求5月31日,央视网报道,近日工信息化部发布《国家层面绿色工厂评价标准清单(2024年度)》,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稀土等11个领域、32个行业绿色工厂建设提出了新的细化评价要求。新发布的绿色工厂评价标准,由《绿色工厂评价通则》以及1..

    2025-07-02
  • 覆盖10.7亿人!我国建成世界最大养老保险体系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7亿人,同比增加1434万人。经过多年稳定发展,中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险体系。为保障人民群众“老有所养”,我国已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大制度平台,目前实现了对法定人群的制度全覆盖。截..

    2025-07-02
  • 世界排行

    世界排名:中国女排1-3居第6跟意大利差20分,日本第7争亚洲第1

    文 | 编辑 逢春“输给日本,中国女排真的不冤!”5月31日19:30,中国女排和日本女排开赛,本以为起码能够打得有来有回,结果没想到竟然输得这么惨,中国女排最终以3-1的成绩结束比赛。日本队的总积分仅和日本相差7.78分,亚洲第一的位置岌岌可危,稍有不慎就会被反超。要知道在这场比赛前,哪怕日本女排零封了法国队,她们..

    2025-07-02
  • 世界记录

    在天山之巅刷新三项世界纪录,《环球时报》记者直击世界最深高速公路竖井贯通

    【环球时报赴新疆特派记者 梁希理 李正儒】作为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之一,位于新疆的天山胜利隧道工程继去年底全线贯通后,再次迎来重要节点,2号通风竖井日前正式贯通落底。至此,天山胜利隧道项目8座竖井实现全部贯通,对后续通车运营奠定了基础。这一世界最深高速公路竖井的贯通落底,由中交集团自主研..

    2025-07-02
  • 世界之最

    世界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你知道吗?

    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你知道吗?大家都在问: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钱?名利?还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啊,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我告诉你,有一样东西,比金钱还重要,比名声还珍贵,那就是——时间!你是不是觉得奇怪?时间怎么会比钱还珍贵?你想想啊,一天只有24小时,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2025-07-02
  • 科技之最

    硬科技时代的创新创业:技术扩散、现金流平衡与宏观赋能

    2025年6月24日至26日,第16届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以下简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办。本届论坛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为主题,设置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新能源与材料五个议题。在所有的议题中,“不确定性”几乎都成为了解读当下环境的核心关键词,而企业家驱动的技术创新则成..

    2025-07-0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