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窥见科学意义的极好门径

2024-08-18 13:59生活

杨钟健与巴伯、舒尔茨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博物馆参观(1944年)。资料图片

“杨钟健游记集”

杨钟健著

游记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体裁,特殊人物在特殊时期的游记,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侧面。杨钟健先生是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恐龙研究专家,被业内尊为“中国恐龙之父”。除专业研究之外,他涉猎丰富,不仅精通英语、德语,还熟悉拉丁文和希腊文,热爱诗词和散文写作,在长期的野外考察过程中,非常重视记录自己的所行、所见、所思和所想。他一生所作七部游记,分别为《去国的悲哀》《西北的剖面》《剖面的剖面》《抗战中看河山》《新眼界》《国外印象记》《访苏两月记》。这些记录的“剖面”,此中含义一为实际观察到的地层剖面,反映其地质构造和科学内涵;另一则为人生的剖面。三联书店此次将其合并为三本出版,以飨读者。

《去国的悲哀》是杨钟健第一部游记,记述了1923年去德国留学以及归来的经历。旅途从故乡陕西华县出发,经北京、上海,以海路赴欧,在船上途经中国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到达欧洲之后,在慕尼黑、巴黎、柏林、伦敦、瑞士游历博物馆以及做地质考察,后从慕尼黑取陆路经维也纳、华沙和莫斯科,再由西伯利亚入东三省而归国。前后历时近五年。年轻时的杨钟健,求学之余喜欢参观欧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大学,对欧洲科学人文的发达、人民的外貌和精神状态,都感到新奇。而国外国内云泥之别的境况,也令他备受刺激。诚如他所言,此次旅程充满了“欣喜和悲戚”,并不能完全融入求学旅途的欢乐,也不能完全畅怀。杨老一方面对国内情势终抱乐观态度,但同时也对胜利的一日何时到来充满未知感。他一方面认识到中国大力发展科研、科普宣传的必要,但同时又以自己不过得一博士“虚衔”自卑,时常有“百无一用是书生”之慨。这种心情为此书带来一种时代的沉重感,的确与书名中“悲哀”二字紧紧相扣。

该书于1929年初版时,得到诸多朋友的支持。包括封面的绘图者姬德邻先生,以及为本书作序并画插画、题写卷首诗的王德崇先生。他于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后,与杨钟健相识于“共进社”,任《共进》刊物主编,一起积极宣传马列主义,痛斥军阀。1939年在美国获得经济学博士后回国,在农业经济学术研究上有较深的造诣,著有《农场管理学》等。他自幼聪敏好学,是一位进步青年,且颇有胆识勇气。杨钟健先生与之交情甚笃,视其为“相知”。《去国的悲哀》前面几部分即是以写给王德崇的信件的形式呈献给读者的。字里行间可见二人惺惺相惜、志同道合的默契。

书中提及与作者有交谊的人物,皆为一时之秀。在此,举一人为例。孙云铸先生为我国古生物学的奠基人,20世纪20年代留学于德国哈勒大学,1927年,与杨老在哈尔茨地质旅行途中相会,二人计划成立中国古生物学会。此实为我国古生物学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杨老写完《去国的悲哀》,将稿件交与北平平社编辑出版,就又出发了。他受翁文灏先生嘱托,去往山西西部、陕西北部一带旅行调查三个月,又去东三省不到一月,然后参加中美考察团前往内蒙古二连浩特东部一带,最后是参加中法科学考察团,由张家口出发一直向西到吐鲁番、乌鲁木齐,然后取道西伯利亚回到北平。杨老将这四次旅行的经过和感受记录下来,汇集成册,取名“西北的剖面”,由翁文灏作序,于1932年出版。杨老称“几乎上自天时,下至地理,乃至人世沧桑,世态炎凉等等”,无一不“或深或浅地切剖一下”。值得一提的是,中美考察团和中法科考团这两次中外合作考察项目,在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杨老作为亲身经历者记录的详情,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剖面的剖面》记录了杨钟健先生于1932—1936年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和两广等地所进行的地质、古生物考察和调查活动。杨老照以前一样,将旅途中所观察、感悟到的内容记述下来,成为一部游记。何为剖面?正如翁文灏在序中所说,“就是把我们所要研究的事物解剖开来”。关于此游记的内容,杨老概括有三:第一记地质知识,第二记沿途风景,第三记民俗风物。特别强调,旧时有的游记,有着很美的文字,也是不朽之佳作,然而描写并不合乎事实,如言山必定壁立千仞,说月无非玉兔嫦娥;更有甚者,游龙门必提夏禹,过吐鲁番必称火焰山。因而新式游记则须给人以准确的知识,对每一地的地质背景、地理状况和人情风物,均予以正确的记载。这种写作意图在《抗战中看河山》中更为突出。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被自己视为第二故乡的北平沦陷,杨钟健带着悲痛的心情于当年11月离开,经湖南、云南、四川、陕西,再游新疆,至回到北平,前后历时六年。此次野外旅行是在国土沦丧、时局艰难中进行的,杨老尤感我国山河之美、物产之丰,用“锦绣山河”“地大物博”并不足以说清楚,而应该以实际的描写和科学的解释予以记录。更重要的是,杨老看到外国人对我国的自然地理均有翔实考察记录,而我国边疆地区丧失多年从不见有相似书籍出现,不免惊心,深感地质科学在我国发展的必要。

这两部书的出版都颇为不易,《剖面的剖面》尤其充满波折。此书完稿于1937年,交付禹贡学会的顾颉刚,拟送商务印书馆加入“禹贡丛书”出版。是年恰逢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商务无法印行,原稿也不知踪迹,直到1950年方才找回。1973年,杨老高龄,仍念念不忘此稿出版,曾求助于同人,甚至称“用纸可以次一些,印的份数可否压缩到三百份或四百份,插图和图版加价太昂可以去掉”等等,言辞卑微恳切,令人闻之心酸。即便如此,仍未能如愿。直到2008年该书才首次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今次随另外六种游记一同再版,真有回归之感,令人不胜唏嘘。而《抗战中看河山》虽然写完即交由独立出版社出版,但也非常不易。按照作者原来的计划,会在书中加入路线图和风景照片若干,也因战时艰难未能如愿。而翁文灏先生忙于政务,也未能拨冗赐序,颇为遗憾。但杨老仍然对慷慨帮助过的卢逮曾先生表示了诚恳的谢意,意识到“目下此等困难情形下,印刷这个似乎不重要的书籍,是不容易的”,显示出学者的豁达。

中国地质学家、地理学家翁文灏先生说,“我们学地质学的人是最有游历机会的,背了一个布袋,拿了一把锥子,根究地下的富藏,追寻远古的历史,这是我们的本分。但是除了敲石头之外,所经地方的山川形势人情物产种种都有研究的价值,而且往往与我们的石头有关”,“这些游记正是杨钟健先生科学观察而通俗写作的结晶,也是许多读者借此窥见科学意义的极好门径”。

来源: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 旅游百科

    旅行的意义不是去过多少地方

    再忙,也愿意挤出时间去旅行,带回各地的冰箱贴和记忆,那是走遍世界的痕迹。其实,对于冰箱贴的收集,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每到一个国家,经过一个城市,你喜欢冰箱贴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里人出去玩或者出差,所到之处,都喜欢选个特别的冰箱贴,似乎成了一种习惯,也成了一种情怀,每一个冰箱贴的的背后,留下自..

    2025-09-28
  • 机械之最

    玉米收割别犯难!老农经验+科学方法,教你找准最佳时机

    最近在田间和农户聊天,发现大家都被同一个问题困住:眼下的玉米到底该收还是再等等?收早了担心产量受影响,收晚了又怕突如其来的天气坏了事儿。其实不用纠结,今天就结合老辈经验和科学判断,帮大家把这件事彻底说明白。首先得明确一点,玉米收割没有“一刀切”的答案,关键得看三块:自家地块的情况、种植的玉米品种,还..

    2025-09-23
  • 军事之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早已失去军事威慑我们的能力了

    美国这个国家,典型的继承西方的丛林法则和强盗逻辑,基本上就是抢劫思维。所以美国长期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每年军事支出占比世界一半以上。就是因为在美国眼中,军事威慑才是美国霸权的核心。按照美国自己的说法,如果不是美国军队的强大,美国盟友怎么可能这么听话。如果不是美国军事的强大,其他国家怎么可能唯美国马首..

    2025-09-21
  • 世界记录

    折纸青蛙跳出1.45米!广西师大师生创吉尼斯世界纪录,“我们想让科学变得更生动”

    “我们想让科学变得更生动。”一只折纸青蛙能跳多远?广西师范大学陈海深教授带领两位学生挑战“纸青蛙跳远”,仅指甲盖大小的折纸青蛙,却跳出了1.45米。9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吉尼斯世界纪录获悉,这一成绩成功创造了“折纸青蛙跳跃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9月11日,陈海深教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折纸青蛙原本只是校..

    2025-09-20
  • 科技之最

    【科学之光:点亮人类文明的伟大灯塔】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科学如一束璀璨的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推动着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从古代的火药、指南针,到现代的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科学的每一次突破都如一盏明灯,照亮未知的黑暗,带来希望与变革。科学的起点:好奇心点燃的火花科学的种子,源自人类对未知的好奇。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察,..

    2025-09-19
  • 军事之最

    从某种意义上说,面对我国,美国早已失去军事优势了

    对于美国来说,二战后的所谓霸权,本质上建立的基础不是经济,也不是产业,而是军事。二战后美国军事力量主导世界,所以以军事为基础,建立了美元,科技,军事三角霸权体系。而且至今80年时间,美国保持霸权的根本,就在于军事。所以在美国朝野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甭管其他的方面,只要美国军事方面保持绝对优势,那么美国就..

    2025-09-19
  • 民俗百科

    愚人节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每年的4月1日是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起源于16世纪的法国。1582年之前,法国还没有使用公历 ,他们的新年是从公历的4月1日开始。1582年,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决定将新年改为从公历的1月1日开始。但当时的一些守旧派反对历法改革,仍然坚持在公历4月1日这天庆祝新年。改革派便在4月1日这天,邀请守旧派参加假的宴会、..

    2025-09-18
  • 植物之最

    铁:植物的“生命之血”!功能、用时与搭配的科学指南

    在植物体内,铁(Fe)是叶绿素合成和电子传递的“核心元素”,如同血液中的铁对人类一样重要。它虽然被归类为微量元素,但其功能却影响着植物能量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理解铁的角色、精准把握其施用时机,并处理好其复杂的元素关系,是解决缺铁黄化症的关键。一、铁的核心功能:能量生产的“总调度”铁的功能高度集中于光合作..

    2025-09-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