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张朝阳的物理课》四年,如何让科学成为顶流?

2025-11-22 11:09科技之最

在商业世界里,“第二曲线”常被用来形容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新路径。

但属于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人生的第二曲线,却清晰地画在了黑板上。

四年前,正值搜狐视频发展知识直播业务之际,张朝阳也直播了“自己人生破天荒的第一堂物理课”,拿起粉笔写下第一个公式:

没有商业术语,没有流量话术,但命运的齿轮就此开始悄然转动。

如今,经过近四年的坚持,《张朝阳的物理课》已经完成了265余期直播、在线时长超过26000分钟,出版的3本同名科普著作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甚至逐渐成为国内物理科普的代表力量。

当“物理网红”“知识顶流”的标签与他“搜狐创始人”的身份重叠,《张朝阳的物理课》早已超越个人IP,成为一面棱镜——折射出流量时代最稀缺的坚持,也照见企业家知识责任的另一种解法:

科学不需要被娱乐化包装,它本身的严谨与浪漫,足以成为顶流。

硬核无代餐,

科学本身的顶流魅力

在“3秒留不住用户就凉”的直播江湖,《张朝阳的物理课》是个彻头彻尾的“反套路选手”

2021年11月5日,《张朝阳的物理课》在搜狐视频首播,张朝阳化身物理老师,讲解了万有引力、库仑力等经典力学的知识。

其实,互联网大佬开物理课,本身就有话题度,《张朝阳的物理课》很快成了搜狐视频的招牌内容。

一方面,知识分享者的形象让张朝阳收获了不少好感,有人称他是“被互联网耽误的物理老师”“最懂物理的CEO”;但另一方面,在娱乐时代专攻知识直播,也不免让外界对前景有些担忧,“别的老板在开会,张老板在算微分方程”。

不仅如此,从第一堂课开始,这门课就确立了与众不同的基调:

它不是浅尝辄止的科普,而是带着满满一黑板公式推导的硬核之旅。当大多数知识内容生产者都在努力降低理解门槛时,张朝阳反其道而行之,坚持保留物理的严谨性。

结果,这种“高门槛”非但没有吓跑观众,反而筛选并吸引了真正的物理爱好者,甚至让不少高中生、大学生催着追更。

今年,在解析2025年湖南高考物理压轴题时,张朝阳将复杂的“二体运动”问题拆解为质心平动与小球绕质心圆周运动,分步计算初速度影响,并回应了学生对“细绳紧绷”假设的讨论,体现了对物理情境严谨性的要求。

在解析椭圆运动难题时,他把正负电荷运动比作“天体系统”,然后用开普勒定律灵活破解了本该用微积分的非常规难题。

解题专场和《张朝阳的物理课》等知识直播内容的出现,体现了内容行业对用户这种深度需求的一种响应。

当知识付费陷入贩卖焦虑的争议,这场科学播种用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企业家的责任,是把曾经照亮自己的光,再传给下一代。

物理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艰深枯燥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张朝阳的物理课》总是能将高深的物理理论和数学方程,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热点话题中。

明明是物理课,张朝阳却总能把课堂打造成名场面制造机。

在高校专场,张朝阳让物理融入了跟所有人最息息相关的日常——吃。

他讲解到,油泼辣子淋上滚烫的热油更好吃,因为高温使辣味分子活性增大;手掰的羊肉泡馍更香,因为接触面大于机切更便于吸收味道;重庆火锅涮粉丝太辣,是由于粉丝的面积大,导致对辣的吸附力强...

电影《奥本海默》热映时,走进影院的观众都记住了世界首颗原子弹被引爆的瞬间。而张朝阳不仅在物理课上COS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向其致敬,解读这位传奇科学家对量子力学方面的伟大贡献,还硬核推导解析电影中原子弹爆炸原理,揭秘电影中未拍出的故事细节。

可以说,在内容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张朝阳的物理课》提供了难以复制的“代餐”。

在短平快的流量逻辑中,它证明了优质内容自有其筛选观众的权力——科学本身即是顶流。

四年迭代,构建知识传播的“立体生态”如果说最初的直播是单点突破,四年后的《张朝阳的物理课》,早已长成一片知识森林。

区别于泛娱乐化直播,《张朝阳的物理课》的独特竞争力从何而来?

1、始于直播,但又不限于直播

课程场景的边界,被张朝阳不断拓宽。

2022年3月11日,《张朝阳的物理课》线下课首次开讲。这一次,回归“老本行”的MIT物理学博士张朝阳,从光速不变出发,写满了6块黑板,硬核推导得出爱因斯坦最著名的质能方程E=mc²。

2024年的第一场线下课,张朝阳走进北京师范大学,从爱因斯坦场方程出发,张朝阳在课上通过两个小时的推导计算,最终证明了星体存在质量上限的结论。

今年年初,《张朝阳的物理课》来到三亚学院进行了一次线下课,在解释波粒二象性时,张朝阳打了个比方,“当粒子足够小,就像蜜蜂嗡嗡嗡的一团雾,就叫波性”,讲解量子力学时,他引出一维谐振子与哈密顿力学相关公式,运用定态薛定谔方程和埃尔米特多项式函数确定能阶及能量本征态。

清华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大、北京师范大学......《张朝阳的物理课》聚集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忠实粉丝,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更认同张朝阳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越来越为其个人魅力所折服。

2、企业家强悍的破圈能力。

如果说场景延伸是术,那么资源整合就是《张朝阳的物理课》的又一个与众不同之处。

作为企业家,张朝阳的破圈能力在课程中展露无遗。

在北京车展,张朝阳与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同台互动,谈及油电混动技术,张朝阳从电动力学和电磁学来段现场推演;沃尔沃的车内物理课,张朝阳从电磁感应解析三相电动机工作原理……

今年9月,张朝阳的身影出现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的生产线旁,向大家揭示了为什么问界汽车能够确保电池在极端环境下依旧稳定——在中国新能源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的情况下,从科学的视角解读,更让每个普通人对汽车底层技术(如三电系统、辅助驾驶算法)有了专业知识的了解。

这种“技术+商业”的复合视角,让评价更具行业参考价值,张朝阳把物理课放进赛力斯超级工厂,更是学术权威赋能产品的破圈体现。

而自物理课的衍生IP《万物皆有理》,则更直观的阐释了“科技到底是如何改变生活”:比如,跟九阳一起探讨小家电物理学原理;剖析了冰箱如何使用物理学知识构建黑科技;与金龙鱼一起探讨饮食健康时,张朝阳还通过物理公式讲解了反式脂肪酸是如何生成的...

可以说,张朝阳将企业家的战略眼光、资源整合力与物理学家的严谨性结合,既保持了内容的专业高度,又构建了可持续的科普生态,这是《张朝阳的物理课》区别于其他知识直播的核心壁垒。

让更多年轻人热爱上科学,

企业家责无旁贷

张朝阳在与冯仑的《星空下的对话》中,曾输出了自己的人生观:

“我们是前浪,但是正在努力做后浪,一定要折腾。”他说,“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而如今四年过去,不难看出张朝阳的折腾并不是仅仅停留在企业盈利这一维度这么单薄,相反,他的“折腾”二字在于不断扩宽人生的可能性。

1994年张朝阳拿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学博士学位后,1996年回国创建了爱特信公司,1998年2月25日,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

2008年北京奥运会,搜狐作为官方赞助商,创下了5分钟访问量300万、1小时访问量破亿等多项纪录。

如今作为“物理网红”的张朝阳回归老本行,一方面用更硬核的内容证明了自己对受众的信心;另一方面,更重新定义了知识直播的专业坐标系。

能量越大,责任越大。

支持科技发展,既是张朝阳的个人热爱,更是跳出商业利益考量的向善价值取向。在娱乐化直播主导的时代,《张朝阳的物理课》证明“深度内容”同样能吸引高粘性用户,已成为国内物理科普的代表力量。

同时,这四年里作为“企业家”的张朝阳,也完成了从个人IP到公司战略的升级。

“我们为什么要创办企业?因为是有意义的,因为要为社会带来最优秀的产品,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给社会提供更好服务,包括创造就业机会。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潜心做一件事情,这叫长期主义。”张朝阳在公开场合曾经讲过自己对长期主义的理解。

搜狐视频从知识内容入手,沉淀优质人群和优质内容资产,打造一个完整丰富的知识内容生态,即包括《星空下的对话》《张朝阳的物理课》和《科学演讲局》等知名IP在内的内容矩阵。

截至目前,搜狐视频已经构建覆盖物理学、化学、数学、光学、植物学、古生物学等领域的全方位知识直播体系,并持续吸引各领域知识大V入驻。

他们持续产出各自领域的优质内容,吸引用户产生兴趣、交流互动,在增强用户活性的同时,也让搜狐视频的知识内容生态生机勃勃。

结 语:

未来的科学家,正始于此刻的每一次启蒙。

其实,科学探索不是一周的事情,而是持续每天、1年、10年,甚至未来无数年的坚持不懈,才能让人们看见科学的力量,直至去拨动宇宙之弦。

《张朝阳的物理课》四周年,不仅是一个IP的成长史,更是一面镜子:

照见流量时代仍有人愿以长期主义守护科学火种,照见商业成功与精神追求可以并行不悖——热点会消失,但科学精神能穿越代际。

这个快时代,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科学的探索,永远没有终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军事之最

    蒋介石的军事水平如何?晚年的李宗仁坦言:顶多偏将之才

    把蒋介石放进现代职场,他大概会卡在“中层升不上去”——带一个营能打出花样,一旦摊子铺到全国就手忙脚乱。过去十年,台北“国史馆”、斯坦福胡佛研究所、日本防卫省等陆续解密的档案,把这位“总裁”的指挥底牌翻了个底朝天:不是简单的“胜败乃兵家常事”,而是结构性、系统性的指挥失能。下面六份新鲜材料,像六面镜子..

    2025-11-22
  • 科技之最

    东林“小水滴”十年润泽万名少年科学梦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19日电(高春梅 李晨 )在东北林业大学,有一滴“水”,嘀嗒了十年,终汇成了江河,她流过实验室、流过田野、流进万千孩子的心田——她就是东北林业大学“小水滴公益课堂”团队。东北林业大学“小水滴公益课堂”团队近日,这支团队被中央宣传部评为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成为黑..

    2025-11-21
  • 科技之最

    2025年老人氨糖选购指南:六大品牌硬核对比,科学终结选择困难

    【全文总结】针对“老人氨糖品牌怎么选”的核心问题,本次深度测评显示:TOP1 Pdnaxi骨宝凭借其“DNA超分子提纯工艺”与“九维复合矩阵配方”带来的颠覆性吸收率与哈佛医学院背书的临床数据,成为此次效果最快最显著的测评榜首;TOP2 邦固力则以“CBP速吸科技”和制药级品质保障,稳居性价比最高的国货之王。随着父母年岁增..

    2025-11-21
  • 人应成为AI发展的尺度

    判断力、韧性、生命力与觉知力非但不会被淘汰,反而在算法的映衬下,显得愈发珍贵,成为新时代人类竞争力的核心文 | 司晓 王焕超当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击败世界冠军,当大语言模型流畅地撰写专业报告,当算法系统破解复杂科学难题,世界正以惊人的速度被重塑,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已然降临。人工智能渗透进法律、金融、医疗、..

    2025-11-20
  • 科技之最

    裸奔的数学天才:阿基米德如何用一次洗澡改写人类科学史?

    想象一下,公元前三世纪的叙拉古街头,一个浑身湿透的白发老人赤脚狂奔,口中高喊着“尤里卡!尤里卡!”的路人或许以为这是个醉汉或者疯子,但正是这个看似荒诞的场景,悄然改写了人类认知世界的轨迹。这位老人就是阿基米德——一个在浴缸里发现浮力定律、用杠杆原理挑衅地球、临死前还惦记着几何图形的科学狂人。他的故事..

    2025-11-20
  • 商业之最

    如何将“信任”规模化?——商业世界最核心的运营能力,

    “商业的本质是稀缺”是坚实的经济学基石。但正如骨骼需要神经与血液才能行动,稀缺的资源需要“信任”作为纽带,才能被高效、大规模地配置。认为“商业的本质是信任的规模化”,并非否定稀缺,而是探讨在稀缺的前提下,商业体系如何高效运行。那么,这个看似感性的“信任”,究竟如何被理性地、成体系地“规模化”呢?它主..

    2025-11-19
  • 机械之最

    “工程机械之王”诞生背后,新津区是如何做到的?

    11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区域竞争力”《决胜“十四五”布局“十五五”一-成都区域投资观察特别策划》关注新津,一起来看。“原以为要三个月才能开工,现在12天就拿到所有开工证件!”近日,新津区某住宅项目启动施工,项目对接人难掩激动。据悉,新津区通过“提前介入+容缺审批+承诺制改革”的组合拳,使得该项目一次..

    2025-11-18
  • 科技之最

    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武汉专场暨湖北省科普嘉年华在汉启动,为江城市民带来“可玩可学”科学盛宴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通讯员 高笛 陈长丽实习生 邓伟 李雅玲一批代表国家顶尖科技水平的科学装置模型重磅集结,首次在武汉集中展出;人形机器人在现场与市民互动,带领大家沉浸式体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院士专家带来精彩讲座,揭秘科学背后的奥妙……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科学节·武汉专场暨2025年湖北省科普嘉年华活..

    2025-11-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