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百科

《天体物种学》杂志:科学家确定24颗可能

2025-05-21 09:25探索百科

《天体生物学》杂志:科学家确定24颗可能比地球更宜居的系外行星

据cnBeta:华盛顿州立大学WSU地球生物学家Dirk Schulze-Makuch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已经确定了二十几颗可能比地球更有利于生命的系外行星。根据开普勒任务的数据,这些超级宜居世界的条件可能比我们的星球更适合维持生命更长时间。

困扰现代科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宇宙中其他地方是否存在生命。虽然还没有发现这种生命的直接证据,但像开普勒这样的系外行星搜寻任务已经改变了我们对行星系统如何形成的许多想法,并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思考太阳系以外生命的方法,而不需要如此依赖猜想和推测。

在迄今发现的4000多颗系外行星中,有一些被认为是适合居住的,尽管这是个有点误导的词。这些宜居行星通常是指一颗岩石行星, 在其恒星周围正确的轨道区域 ,温度适中,足以让液态水在其表面存在, 而不会冻结或沸腾。

现在,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对搜索进行了一些细化,已经得出了24颗候选系外行星,它们不仅适合居住,而且有可能比地球更适合居住。这些外行星位于距离太阳100多光年的地方,这些外行星是从开普勒感兴趣的外行星档案中筛选出来的系外行星,之所以选择这些外行星是因为它们具有一些特性,可能会使它们更好地维持生命。

研究人员认为,能让行星更适合居住的一件事就是它的恒星。通常的假设是,围绕像太阳这样的G型恒星的轨道将是寻找宜居行星的最佳地点。然而,这样的恒星只有大约80亿到100亿年的寿命。而K型矮星则会比太阳温度更低,质量也更小,但它的寿命却高达700亿年--让生命的出现和发展有更长的时间。

另一对因素将是大小和质量。地球适宜居住的部分原因是,它的体积足够大,地质活跃,使其具有保护性的磁场,并且有足够的引力来保留大气层。根据该团队的说法,如果一颗行星大10%,它将有更多的表面积来生活。如果它的质量是地球的1.5倍,它的内部将保留更多来自放射性衰变的热量,将保持更长时间的活跃,并保持更长时间的大气层。

此外,如果一个世界的温度比地球高5摄氏度,并且拥有更多的水,它将在地球的大部分地区享受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

研究小组表示,在发现的24颗行星中,没有一颗行星具备所有这些特征,但有一颗行星具备其中4个关键因素。无论如何,这24颗行星都可能成为以后望远镜研究的重点。

“有时很难传达这种超级宜居行星的原则,因为我们认为我们拥有最好的行星,”Schulze-Makuch说。“我们拥有大量复杂多样的生命体,98迷吧,还有很多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生命体。拥有适应性强的生命是好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拥有最好的一切。”

该研究发表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

相关报道:科学家发现的一些“超级宜居”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适合居住”

据cnBeta:外媒CNET报道,华盛顿州立大学WSU地球生物学家Dirk Schulze-Makuch领导的一项研究上个月发表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该论文确定了二十几颗系外行星,它们可能是比我们自己的行星更适合生命居住的 “超级宜居”世界。

研究人员为行星创建了一套标准,以符合潜在的超级宜居性。这份清单包括年龄在50亿至80亿年之间地球约45亿年,以及在恒星的宜居区内可能存在液态水的位置。他们还寻找了比我们的太阳温度更低的长寿命恒星。

该团队没有把重点放在地球“克隆体”上,而是寻找比我们自己的行星更庞大的行星。“一颗质量约为地球质量1.5倍的行星将有望通过放射性衰变更长时间地保留其内部加热,并且还将具有更强的引力,以在更长的时间内保留大气层,”研究团队在周一的一份声明中说。

该团队将标准应用于4500颗已知的系外行星,并确定了24颗最接近符合要求的行星。虽然没有一个符合所有的条件,但它们暗示了在我们自己的世界之外,存在着对生命友好的世界的可能性。

谈到这些潜在的天堂,还有很多未知数。“宜居性并不意味着这些行星一定有生命,只是有有利于生命的条件。”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说。一个更大的问题是,这些候选星球都在100多光年之外,这意味着距离太远了。

猜你喜欢

  • 军事之最

    必须保持军事实力第一,而且要遥遥领先。老美可能早就明白原因

    必须保持军事第一,而且要遥遥领先。军事实力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但是这种军事实力必须是第一,而且还要遥遥领先,这正是美国形成霸权的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是第二,美国马上就要把它打下去,其实处在第三、第四后面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美国的军费开支曾经一度是后面十几个国家的总和,甚至都还要多。所以保证军事力量..

    2025-09-10
  • 世界奇闻

    宇宙5大未解之谜,科学家认为:可能人类永远找不到答案

    2025-09-09
  • 探索百科

    宇宙的尽头是什么?可能早已确定(宇宙假说

    尽管当今人类科学技术非常强大,但它们不能对许多问题给出准确的答案。且不说宇宙的尽头是什么,人类甚至连地球本身存在的意义和地球内部的一些秘密都无法探索。比如,在北极和南极的冰川里有东西,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史前文明为什么会消失?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人类来说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但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类在..

    2025-09-08
  • 世界最长

    世界最大冰山解体,未来几周可能变小到难以辨识

    据新华社,近40年前从南极冰架断裂后,代号A23a的冰山长期位居世界“巨无霸”冰山榜首。然而,卫星图像显示这座冰山正迅速解体,研究人员预计它有可能在几周内变小到无法辨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3日援引英国南极考察处消息报道,受温暖的海水影响,巨型冰山A23a正迅速分解为“几大块”。在今年早些时候,A23a面积3672平方..

    2025-09-07
  • 探索百科

    科学家处理太空垃圾 或成未来月球的宝藏

    垃圾处理科学家必须要想方设法处理这些太空垃圾,尽可能安全地将这些探测器从月球轨道上移除。科学家想到了处理退役探测器的方法,那就是将它们撞向月球表面,这样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起到拯救月球遗址的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清洁月球的表面,对月球自身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月球环境之前很..

    2025-09-07
  • 世界奇闻

    探秘全球十大未解之谜,这些古建筑至今让科学家束手无策

    你有没有想过,几千年前的古人究竟是怎么建造出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建筑?没有现代机械,没有钢筋水泥,他们却留下了让现代工程师都汗颜的奇迹。今天,我们就来揭秘全球十大最神秘的古代建筑,每一个背后都藏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 先来看看素可泰,这座泰国古都的佛塔和寺庙精美绝伦,但最奇怪的是,它的建筑布局竟然..

    2025-09-05
  • 科技之最

    单项奖金100万美元!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上海这位科学家获奖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6日公布2025年获奖名单。中国地质科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季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周忠和发现关键化石证据,共同确立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科学理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香港科技大学戴希、上海交通大学丁洪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5-08-08
  • 科技之最

    中国科学家破解演化与量子之谜!2025未来科学大奖,720万重奖

    8月6日,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从恐龙羽毛到量子芯片,他们用“中国答案”重塑世界科学版图核心速览生命科学奖:季强、徐星、周忠和凭辽西化石证据,终结150年“鸟类起源”之争物质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开创拓扑电子材料,为量子计算铺就“中国路径”技术革新奖:75岁卢志远以三维存储技术,让手机存储量暴增..

    2025-08-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