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10大巨无霸机械
第10---巨型机械蜘蛛
它的制造者花费了18个月的时间才把这个庞然大物制成,并且由于体积和重量的方面问题,这项工程需要多人一起合作完成,至少每一条腿都需要一个人,如此精细的机器人,让这只大蜘蛛的每一条腿都有非常逼真的表现,甚至还能和游客一起互动。
除此之外,巨型蜘蛛还设计了许多特殊效果,它覆盖着灯光和扬声器,还能够产生雨、火焰、烟雾、风和雪等。不过它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由于体型庞大,导致他的速度很慢,每小时只能爬3.2公里。这个活动的成本估计为250万美元,官员们指出,这比邀请一位著名音乐艺术家便宜得多,并且获得了更广泛的全球报道。这只蜘蛛在2009年还在日本横滨出现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第9---古斯塔夫巨炮
古斯塔夫巨炮由炮管、支撑部分和运输部分组成,全重1350吨,它的出行需要2000到4500人耗时数周修建铁轨,另外250人最快可以在54小时内完成火炮组装,此外作战流程是该列车炮用小车将弹头、发射药包和金属药筒沿铁轨送到炮车尾部,一侧起重机吊起弹头,另一侧吊起药包和药筒。液压推弹杆先将弹头推入炮膛,接下来是发射药包和药筒。说起来简单但装一发炮弹就需要半小时之久,真可谓是开火一秒钟,装弹半小时。
古斯塔夫巨炮的研制初衷是为了摧毁马其诺防线,这道防线长数百公里,造价五十亿法郎,防线内部拥有各式大炮、壕沟、堡垒、厨房、发电站、医院、工厂等等,通道四通八达,较大的工事中还有有轨电车通道。德军研究之后认为,这种防线必须要特别的攻击措施才行。所以就造了古斯塔夫巨炮,但事实上是绕过了马其诺防线,这也使得古斯塔夫巨炮在马其诺防线面前没一展雄风。
第8---泰山龙门吊
可以实现同时提升、同时放下,起升速度为每分钟0.2米,此前,世界上最大的同类起重设备只能起升7000多吨的重量,据说在建筑工程中,每次使用它可以节省超过200万个工作小时的时间。
第7---爬行者运输车
每当火箭或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约翰·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台发射时,全世界的人都会前来观看这一壮观的事件,这些庞大的设备就需要巨大的力量才能将它们从工厂里面运送出来,火箭并不是在发射台上组装的,而是在附近的车辆装配大楼中进行准备工作,但是如何安全地运输重达数百吨的物体呢?答案就是爬行运输车。它拥有16个由四台千瓦发电机供电的牵引电机。它们沿着专门建造的长达5.6公里的履带道路以每小时1英里的速度行驶,装载时,一次行程需要大约五个小时。
第6---斯特拉托双体飞机
为了能够在机身中部搭载运载火箭,M351采用双机身设计,翼展117米,超过一个足球场的长度,配备6台波音-747客机的发动机,起飞重量接近227吨,需要28个轮子来支撑重量,为了让机身更为轻巧坚固,采用的是碳纤维材料。该机有两个驾驶舱,飞行员和工程师位于右侧驾驶舱内,而左侧的机身是用来安装飞行数据系统。这架巨型飞机的最高速度可达304公里/小时。
第5---FAST中国天眼
FAST天眼系统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洼地。大窝凼洼地是一个天然的洼地,具有特殊的凹形地理结构,周围群山环绕,地形平坦,空气清洁。这个地点被认为是建造射电望远镜的理想场所。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是国际上同一时期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
建造FAST花费了五年时间和近5亿美元,上面覆盖着4,450个三角形状的组件,可以单独移动以对准天空的不同部分,FAST天眼系统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射电天文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它将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做出重要贡献。
第4---Bagger293挖掘机
这台巨无霸制造于1978年,耗时五年,成本更是高达1亿美元,想想那个年代的1亿美元有多值钱,有人说贵,那就来算算人工成本吧,这台机器一天能挖24万吨,如果用手挖,算一万人,平均每人每天要挖24吨,也就是不休息的情况下一小时一吨,能把人累死,这台机器做了成千上万人的工作。
Bagger 293可以在3周内行走约128公里,粗略估计一下,速度差不多是每小时1公里,要想驾驭它,一个人可不行,最少需要5个以上的人,才能进行操作,主要用于矿山开采,像露天煤矿开采等,所以一般人都没有机会一睹芳容了。
第3---海上巨人号油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海上巨人号油轮建造于上个世纪,由住友重工于1974年至1979年在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建造。这艘巨轮在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被击沉,但是后来又被打捞上来并继续服役,直到2004年才被改装成浮式储油卸油装置,停泊在阿拉伯湾卡塔尔海岸附近的沙欣油田。在2009年,海上巨人号被出售给印度的拆船公司,之后在12月份它进行了最后一次航行,最终驶入印度古吉拉特邦阿朗的阿朗拆船厂,在那里它被搁浅进行拆解,2010年,船舶报废完成。
第2---F60表土输送桥
这座运输桥的下方铺设有铁轨,方便其行驶,因为体型巨大,F60表土运输桥还被称为“躺着的埃菲尔铁塔”,如今共有4架在作业,1架被改造成景点,供游客参观。
第1---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
这座对撞机从2008年9月投入使用,至今已有15个年头,15年内,这台对撞机始终围绕着五个课题进行展开,质量、空间、反物质、宇宙构成以及宇宙大爆炸,毫无疑问,宇宙大爆炸之中,便涵盖了人造黑洞这个“子命题”。在对撞机的真空管道中,每天都有无数个粒子以光的速度迅速穿梭,和另一个粒子迎头相撞,这种猛烈的撞击能在瞬间爆发出极强的高温,随后,会生成一个个人造黑洞。
为了减少对地面的干扰,这个对撞机试验场,以“环形”的趋势,将侏罗山的地下围住,总长达27公里,建造成本近50亿美元,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当两束质子流相撞时,它们将在一个极小的空间内产生比太阳中心还热10万倍的高温。这就使得对撞机成了耗电大户,高峰时需要200兆瓦的电量,相当于日内瓦全城耗电量的1/3,如果按照每度电1元来计算的话,运行一个小时的电费就高达20万,每年消耗的电量,甚至可以为瑞士30万户家庭提供一年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