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可笑的战争:敌人渡河,他等对方列队——这叫仁义?叫脑残
你以为的宋楚之争:两个国家抢地盘,刀剑相向,血流成河?真相是——这是一场持续百年的“文明与野蛮”的跨服对话:一边是:宋国——周礼守墓人、道德标兵、孔孟精神预习生,打仗前先发“战前通知书”,输了还说“我没错,是你们不讲武德”。另一边是:楚国——南蛮暴发户、熊系狠人、地表最强‘我不按套路出牌’协会主席,口号是:“谁打赢谁有理,规矩?我就是规矩!”这哪是战争?这是——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的春秋大戏,堪称:《论语》vs《厚黑学》的首次正面刚!
国:我是蛮夷,我骄傲再看对手——楚国,祖上被中原诸侯称为“荆蛮”“南猴子”,长期被排除在“文明圈”外。但他们心态极好:“你不认我?那我就打到你认!”楚王的经典操作三连: 自称“我蛮夷也!”——先自黑,再动手;开疆拓土,吞小国如吃零食;看见周天子九鼎,直接问:“鼎有多大?能扛几斤?”——这就是著名的“问鼎中原”!到了楚庄王时期,更是上演“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逆袭剧本:前三年装傻充愣,第四年直接带兵打进洛阳,吓得周天子派使者来“慰问”,实则是探虚实。楚庄王反问: “九鼎何如?”使者吓得差点跪了。但庄王最后没夺鼎,说: “今天子在位,鼎未可问也。” 不是不敢,是时机未到。这才是真正的“狠人修养”:能忍、能打、还能拿捏人心。—难怪后人说:“春秋无义战,唯楚最凶残。”“宋国用《论语》治国,楚国用《孙子兵法》吃饭。”
宋楚之争的本质:理想主义的黄昏这场百年拉锯战,其实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春秋早期那种“约架式战争”结束了。以前打仗像比武:约时间地点,双方列阵,君子不偷袭但宋楚之后,世界变了:谁狠谁活,谁快谁赢,谁阴谁上位。宋国坚持“仁义”,结果呢?被齐晋楚轮番欺负, 最后被齐国一口吞掉,连个像样的热搜都没上。而楚国一路狂飙,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地盘最大、兵力最强、文化自成一派。历史给出的答案很残酷:你可以敬佩宋襄公,但你不能学习宋襄公。理想主义者适合写进课本,但现实,永远属于那些——能看清规则、又能打破规则的人。
#宋楚之争真相#历史不正经#古人也社畜 #泓水之战有多蠢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襄公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