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科强校林立,究竟谁的实力更胜一筹?
“机械土木两大护法”,道出了机械工程这一传统工科在就业上体面与心酸并存的两面性。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土木工程的时代悄然过去,机械工程却能伴随新兴科技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机械工程学科起源于第一次工业***中蒸汽机的改进,后来金属材料的应用促成了机械制造业的形成。20世纪中期以来,机械工程学科从专业化分支后转向综合化发展,机电一体化成为趋势,并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融合推进智能化制造。整个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伴随着技术发展的脚步不断更新。
机械工程是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经验,研究机械系统开发、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学科,可谓是包罗万象。
根据现有的学科分类,机械工程属于工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等多个二级学科。
在本科阶段,机械类专业也是工学门类的大家族,目前的核心主流专业有10个,即: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智能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
国内入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院校就有14所,除了“机械四小龙”中的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燕山大学之外,也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的理工院校;另有合工大、大工、西工大等13所院校的二级学科成为国家级学科;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清华、哈工大、上交、华科等4所院校获评A+,北理、天大、大工、浙大、西交等5所院校为A,另有北航、国防科大等10所院校为A-;
在“双一流”中,大连理工、哈工大、上海交大、上海大学、东南大学、浙大、华中科大、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大、西工大等11所院校的机械工程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当然,清华、北大这两所没有确定具体建设学科的龙头高校也包括在内。
这些院校,堪称国内机械工程学科的天花板,代表了国内在机械工程领域建设的最高水平。然而,每所院校所擅长的特色及优势领域不同,都在各自领域中大放异彩。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械工程学科与电子信息、电力、控制等学科的融合越来越深,各大院校使出浑身解数,不遗余力发展机械学科和相关专业。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院校、实力强劲的理工类大学,以及部分实力突出的综合类院校,在机械工程领域各显神通。
(1)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院校
在众多开设机械工程相关专业的院校中,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的20所院校是最不容忽视的群体。不过,随着后来部委改革、高校改革的推进,这些院校多半已经划归地方主管。这些院校学科实力雄厚,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机械四小龙”。
首先是近些年实力不断提升的湖南大学,为“985院校”,是老牌机械强校。学校在机械工程领域拥有整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尤其在特种装备、车辆工程、机器人等领域遥遥领先。
第三所是燕山大学,为“机械四小龙”中唯一没有入选“双一流”的高校,但前身是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机械工程学科底蕴深厚。学校创建了拥有轨道车辆可靠性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在重型装备设计、轴承与齿轮、精密制造等领域极具优势;
第四所是原吉林工业大学,已经与原吉林大学合并,但学科实力不减当年,其汽车工程、重型机械的底子深厚,在国内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此外,武汉理工的商用车辆和舰船动力,江苏大学的农用机机械,太原科大的矿山机械和起重设备,河南科大其轴承专业,南京工程学院的数控机床、工业母机等,这些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院校的特色专业,都是国内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内的重点院校中,理工类强校不在少数,不管是国内一流的清华、上海交大、华中科大、哈工大,还是“双非”中的佼佼者广东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在机械工程学科领域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作为“国防七子”之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航天领域堪称一绝。学校将机械工程与航天技术深度结合,创建了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在机器人、空间机构、医疗器械、装备制造和超精密加工等领域堪称一绝。
上海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学科位于国内前列,拥有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动力与智能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核电安全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顶尖平台,在高端制造、核电安全、航空发动机等领域都有显著优势。
中南大学是传统工科强校,尤其在轨道工程技术领域积淀深厚,创建了高性能复杂制造重点实验室、拥有极端服役性能精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其成型制造、高端装备、材料加工、精密仪器等领域十分强势。
除此之外,清华大学的高端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华科的数控与3D打印,西安交通大学的装备智能化和新能源,北航的航空机械等,都是各自领域的王牌院校。
虽然综合类大学也开设了机械工程相关专业,但相对而已,其实力普遍不如理工类大学。不过,也有部分综合类大学在某些特定领域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例如入选了“双一流”的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校。
要论综合类大学中机械工程学科强校,浙江大学必须榜上有名。浙大是国内最早从事机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流体动力基础件与机电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人均科研经费居全国机械工程学科第一,尤其是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全国领先水平。
上海大学作为211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也不甘示弱。学校创建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智能无人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在精密机械、智能无人装备等领域均十分强大。
机械工程是制造业的“基石”,细分专业多且前景广阔,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未来全覆盖,并朝着电气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就业看,机械工程的就业前景广阔且稳定,核心覆盖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领域,岗位从研发到生产全链条覆盖,技术壁垒高、资历越老越受欢迎。
院校层次决定平台,专业特色决定未来,不同的层次、专业的院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待遇、发展空间千差万别,要入局机械工程也必须小心谨慎——在分数允许的情况下,院校层次越高越好;如果根据自身兴趣或未来就业有明确的意向,则可以根据院校专业特色进行选择。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