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自然的哺乳动物大多有毛发,而人类却没有。黑猩猩看了人类都摇头,这家伙怎么进化成这样的皮肤?祖宗之法都不要了吗?
不光如此,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除了人类以外,许多动物的身体都长出了攻击性器官或者组织,比如眼镜王蛇有毒腺,用毒液捕猎;老虎狮子用爪子和犬齿捕猎;大象用象牙保护自己;老鹰呢用钩子一样的喙啄开猎物大脑。
人类就不一样了,照照镜子你会发现,自己不用工具的话,全身没有一个可以致命的东西。人类的牙齿太短,嘴张开的幅度也小,遇到其它动物不能锁喉。而指甲长长了也容易变软,不能深深在牛羊身上抓一道血痕。看过之后,你会发现人类真的是一败涂地。
其实人类有三个其它动物不具备的优势,一个是直立行走、一个是皮肤出汗、最后一个是极强的大脑。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皮肤表面是有许多细小毛发的,俗称汗毛,它是人类皮肤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人类皮肤的毛发数量相当可观,
一名成年人大约拥有500万根毛发,这些毛发遍布全身,其中头发约10万根,胡须约1.5万根,当然最多的还是汗毛。汗毛和汗腺的出现让人类拥有调节体温的能力。在寒冷时,汗毛可以保留体内的余温,起到保暖的作用;而在炎热时,汗腺排出的汗液,通过细小的汗毛来蒸发掉,这样我们皮肤表层的温度就会降低。
可不要小瞧了人类这个进化,我们成为裸猿之后,皮肤超强的散热排汗能力,直接把人拉到了大自然动物耐力的前十名。一群恐怖直立猿拿着长矛追着一头狮子,连续不断的奔跑,可以把狮子给累死。其实说累死是不准确的,准确来讲是热死,狮子的散热能力不够,跑一段时间大脑CPU就过热,直接倒地不起。
除了散热以外,我们的皮肤还能够传递非常细致精确的感觉。皮肤与身体的神经紧密相连,帮助人们感知外界环境,正因为此,我们可以制作精密度工具,比如用手来感受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这些都是皮肤的功劳。
人类的皮肤是什么时候进化出来的?
就以人类褪去毛发的时间点来计算,科学家们推测大约在115万年前。在演化过程中,人类逐渐褪去了身上厚重的毛发,仅保留了头发、腋毛和阴毛等特殊部位的毛发。这一变化使得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体貌特征更加明显,使得人成为了万物之灵。
这个时间点的确立也很有意思,科学家通过观察人身体的阴虱和头虱来确定人类褪去毛发的时间,目前这两位还没有灭绝。据说在100多万年前,它们是一个物种,后来人类褪去了身体上的大部分毛发,它俩的祖先被生殖隔离在人体上下两个部位了,中间隔着肚皮,后来走向了不同的演化道路。
也就是说,人类身上现在的皮肤系统已经陪伴我们115万年了,而随着对皮肤的研究深入
,科学家发现皮肤的细胞会根据人体所处环境不一样,而控制细胞分类的速率和数量。日本生物学家傅田光洋进行了一项有关人体皮肤的实验,他采用了三组不同的培养皿,每组都含有人体皮肤样品。在第一组的实验中,皮肤样品被置于一个干燥的环境中,经过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皮肤角质层逐渐增厚。这一变化导致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有所降低,但与此同时,皮肤的屏障功能得到了增强。
第二组皮肤样品则处于普通环境下,在这样的环境中,皮肤样品能够迅速适应,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
第三组环境空气比较湿润,人体皮肤逐渐变薄,汗腺也变得更加密集。
注意,这些皮肤都是离开人类本体在培养基下培养的,也就是说,
皮肤自己能根据外界环境,选择性表达性状,好像是智能的一样。
即使脱离了人体,皮肤仍然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如角质层厚度的递增或衰减,以维持其功能的稳定。而且皮肤是人体器官中为数不多的可以体外培养的,也就是说它可以种出来!如果一个人面部大面积烧伤,那么科学家可以取一块他自己身体上其他部位的皮肤,体外培养变大后,移植到患者的脸上,整个过程不需要科学家过多的干预,这就是皮肤的神奇之处。
正因为皮肤生命力很顽强,很多人对于自己的皮肤不在意,以为人的皮肤受伤没什么大问题,自己被烧伤烫伤以为过段时间就会好,这是严重的错误认知。如果皮肤损害面积比较大,那么人是有生命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