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助力早、小项目跨过“死亡谷”,科技金融破科创企业融资难点

2025-04-11 11:27科技之最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付乐 北京报道

资金正加速流向科技创新最前沿。

日前,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旨在深化科技金融领域,着重于早期、小微、持久性及高科技领域的投资。

6月30日,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工作方案》的出台,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与质量,缓解金融科技创新融资难题,加快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与元件方面突破,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我国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

从领域来看,《工作方案》提出,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精准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基础再造、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等重点领域。

为打造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工作方案》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其中,包括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科技金融专属组织架构和风控机制,建立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绿色通道,强化股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加强对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的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将中小科技企业作为支持重点,完善适应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保险产品,深入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丰富创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

在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方面,鼓励各地组建科技金融联盟,支持各类金融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等交流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推动科技金融进步不仅要提升金融业核心能力,还需同等重视建立健全配套的基础制度与高效运作机制。《工作方案》强调了强化相关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优化激励引导政策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等政策工具,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此外,也强调通过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标准体系和统计制度,增强金融支持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周茂华认为,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活动获得了实实在在金融资源的支持。

“我国金融机构服务科创的意识、意愿、能力及风控水平不断提升,国内监管部门积极完善监管制度与服务规范,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科创企业等领域支持。”他表示。

科技创新更需要耐心资本支持

人民银行还提到,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很多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的早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这就需要耐心资本为企业提供长期而稳定的资金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是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而初创期对科创企业来说可谓是“死亡谷”,盈利模式尚不成熟,且缺乏抵押物,银行往往难以准确评估其信用风险,直接融资和股权融资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技创新不确定性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更需要耐心资本支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本报记者表示。

他建议,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进一步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比例;扩大保险资金、理财资金、社保基金等进行直接投资的比例,让它们成为耐心资本;创新投贷联动等服务模式,鼓励银行与风投创投机构合作,为科技型企业同时提供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和渠道。

当前,金融产品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可以说各具特色。比如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联合省科技厅等部门发展“创新积分信用贷款”,将全生命周期的科创企业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科创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创新识别、精准画像,解决了银行对初创期企业“看不懂”的问题。再如,建行上海市分行发布“先投后股”科创企业集群贷款方案,在目标企业初创期进行投资,待进行市场化股权融资时进行相应转化,伴随企业成长一段时间后再执行股权退出。

此外,互联网银行凭借其数字化、智能化的优势,为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比如,今年4月网商银行引入AI大模型的能力,识别小微企业和完善信用画像。以汽车产业链为例,网商银行大雁系统已经为超过100万小微企业提供信贷额度。获得金融服务的用户中,64%为首次获得纯信用贷款,近3成为科创型企业,且获得了更高的额度。

董希淼也提醒到,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都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是推动科技金融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压实各方风险管理责任,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猜你喜欢

  • 土坑酸菜涉事企业成立农业新公司

    在去年的315里,最引起轰动的就是当时土坑酸菜事件,这一事件曝光后有很多人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都未使用过老坛酸菜,据悉土坑酸菜涉事企业成立农业新公司,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和腾阅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土坑酸菜涉事企业成立农业新公司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土坑酸菜”生产内幕,其中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

    2025-04-29
  • 科技之最

    国际最权威科学机构:中国已超越美国,正成为新世界科技超级大国

    日前,国际科学界迎来了一则震撼消息:享有盛誉的英国出版巨头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作为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自然》的幕后推手,公布了一项引人瞩目的研究报告。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已经在科技竞赛的赛道上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正稳步迈向全球科技领头羊的新地位。关注【普适不存在】解锁科技与产业的无限可能本次发布的《2024..

    2025-04-28
  • 科技之最

    2024年六大科技趋势前瞻,最热门的技术都在这里了

    2024年,科技领域将迎来多项重要趋势,其中最热门的技术包括:1.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技术。2.零信任网络安全框架:零信任安全模型将成为网络安全的主流之一,帮助企业更好地防范外部威胁和内部泄露。3.边缘计算:随着“云边端一体化”战略的加速..

    2025-04-28
  • 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哪家最牛?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哪家最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力。然而,当我们谈论“哪家最牛”时,这确实是一个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因为各家公司在不同的领域和维度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尝试从多个角度探讨几家备受瞩目的中国高..

    2025-04-27
  • 世界之最

    中国第一高楼登上科技之巅 “超级工程”创下多个“世界之最”

    资料图:上海中心大厦施工建设中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是中国第一高楼,也是我国唯一突破600米高度的建筑。这座创造了无数个NO.1的中国第一高楼,今天再一次登上创新荣耀的巅峰——在上午刚刚揭晓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25-04-27
  • 世界十大

    世界十大超级公司排行榜,中国企业占4个,你说鹰子能不慌吗?

    怪不得鹰子老是想找茬,世界上最大的十个公司里中国占了四个,你说他能不慌吗?二零二三年最新世界五百强公司排行榜出炉,今天就来盘一盘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十大公司到底都有谁?·第十名:美国CVS Health,年营收两千九百一十亿美金。CVS Health是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也被称为世界第一药店,主营药品零售业务。CVS Health旗..

    2025-04-27
  • 世界奇闻

    神舟二十号发射:探索宇宙新征程,科技发展新高度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一伟大壮举,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更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神舟二十号的发射,承载着重要的任务。此次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他们将执行空间站轮换任务,驻留约6个月。这意味着我国在空间站的长期运营和维护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后续..

    2025-04-26
  • 科技之最

    向着科技强国不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纪实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科技创新..

    2025-04-2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