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最长虹”春城绽放,科技创新结硕果

2025-04-11 11:13科技之最

“记得江东诗句好,淡烟乔木是绵州。”6月28日至30日,2024绵阳市“文化三推”第五站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马碧鸡坊拉开帷幕。

作为域内重要科技企业,长虹以“最长虹”为主题开展,向昆明市民展示了长虹的“创新基因”,以及长虹在技术、产业、制造等方面的最强优势,吸引了众多市民与游客“观摩打卡”。

何为“最长虹”?“长虹在科技创新层面孕育出了全球之最与中国之最。”长虹相关负责人介绍,长虹是全球最大冰箱压缩机供应商,被誉为世界冰箱“心脏”。同时,长虹还有更多的“最”被应用在了国产大飞机、磁悬浮列车、载人航天工程、核医疗等诸多“大国重器”和民生项目之中,这些“第一”“最大”“首创”等,都是长虹在“产业报国”理念下不断锐意创新的成果。

“我家里的第一台电视就是长虹!”刚在“最长虹”创新馆打卡的旅游博主陈初玥说,对绵阳的了解源于长虹,步入展馆就像是“穿越”到绵阳一样。

与陈初玥一样,不少昆明市民游客都有着同样的感受。

能够长效保鲜的冰箱、从家电变成“家人”的全球首个智慧家电云帆AI平台……走进“最长虹”创新馆,仿佛步入一间百货公司,馆内展出了长虹在科技创新层面孕育的全球之最与中国之最,介绍了长虹从科技“蹒跚起步”到创新“蓬勃兴起”,再到无数尖端技术震惊世界的发展历程,让市民游客更全面地了解国货之光——长虹。

低调取得大量“全球之最”与“中国之最”的长虹,并未因成绩而停下创新变革的脚步。当前,长虹正站在全球数智升级浪潮的前沿通过积极推动“智改数转”,用以“工业互联网”等为支撑的现代化解决方案,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升级;用全链路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和全流程的产业运行要素,着力建设智能制造生态。

“通过‘文化三推’活动,我们积极对外展示长虹综合发展硬实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形象。”据长虹相关负责人介绍,长虹正将全力打造“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改数转”解决方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赋能全国千行百业。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国际最权威科学机构:中国已超越美国,正成为新世界科技超级大国

    日前,国际科学界迎来了一则震撼消息:享有盛誉的英国出版巨头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作为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自然》的幕后推手,公布了一项引人瞩目的研究报告。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已经在科技竞赛的赛道上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正稳步迈向全球科技领头羊的新地位。关注【普适不存在】解锁科技与产业的无限可能本次发布的《2024..

    2025-04-28
  • 科技之最

    2024年六大科技趋势前瞻,最热门的技术都在这里了

    2024年,科技领域将迎来多项重要趋势,其中最热门的技术包括:1.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技术。2.零信任网络安全框架:零信任安全模型将成为网络安全的主流之一,帮助企业更好地防范外部威胁和内部泄露。3.边缘计算:随着“云边端一体化”战略的加速..

    2025-04-28
  • 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哪家最牛?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哪家最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力。然而,当我们谈论“哪家最牛”时,这确实是一个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因为各家公司在不同的领域和维度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尝试从多个角度探讨几家备受瞩目的中国高..

    2025-04-27
  • 世界之最

    中国第一高楼登上科技之巅 “超级工程”创下多个“世界之最”

    资料图:上海中心大厦施工建设中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是中国第一高楼,也是我国唯一突破600米高度的建筑。这座创造了无数个NO.1的中国第一高楼,今天再一次登上创新荣耀的巅峰——在上午刚刚揭晓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25-04-27
  • 世界奇闻

    神舟二十号发射:探索宇宙新征程,科技发展新高度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一伟大壮举,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更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神舟二十号的发射,承载着重要的任务。此次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他们将执行空间站轮换任务,驻留约6个月。这意味着我国在空间站的长期运营和维护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后续..

    2025-04-26
  • 科技之最

    向着科技强国不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纪实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科技创新..

    2025-04-24
  • 交汇点评︱“最奢侈的基础课”造就“最奢侈”的科技高度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单中再添两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85岁的国际著名的测绘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李德仁和凝聚态物理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实验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两位院士数十年如一日奋力投身科技创新,用鲜活的案例诠释了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

    2025-04-24
  • 科技之最

    薛其坤院士:中国量子科技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近些年来,以量子信息为代表的量子科技,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指出,超导是一个典型的宏观量子现象,在量子信息和高温超导这两个量子科学的重要领域,中国无论在人才的质量,还是研究的水平方面,都处于世界第一梯..

    2025-04-2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