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宠物百科

一条狗的故事能感动你一生

2025-03-17 08:12宠物百科

仲夏时节,外面下着淅沥沥的小雨,再次重温了这部经典的文艺片——《那山那人那狗》,观影氛围真的是好应景。

画面淳朴、干净、满眼青绿,养眼养心。这是一部让人舍不得快进,只想慢慢一帧一帧的细细观赏的影片。

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于1999年在国内上映,由霍建起执导,滕汝骏、刘烨等主演。影片以空间的纵深感为主要表现方式,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湖南的西部山区,儿子(刘烨饰)高考落榜不得已回到大山中的家后,做了大半辈子山村邮递员的父亲(滕汝骏饰)提前退休,于是,子承父业,儿子再一次开启了他的乡邮员之路。

儿子第一天上岗,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还是不放心,于是他决定带上长年陪伴其左右的老二(忠实的狗狗)陪儿子再走一趟。这看似是一场简单的送信之旅,实则是一趟有关人生感悟的“心灵之旅”。

《那山那人那狗》这部影片,它的风格纯朴之至,没有浮夸的特效,只有纯粹的自然之景;没有冗长的台词,甚至连字幕都没有,但是通过画面和背景音乐的烘托,其产生的效果却是激荡心灵的;也没有错综复杂的矛盾,曲折跌宕的戏剧冲突,但是它达到的效果,却是极具震撼力的。

走上这条长长的、崎岖不平的邮路,看似是在做着一件邮递员的工作,实则蕴含着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一步一步留下来的看似是一串串的脚印,其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对“人生之路”的诸多思考。

一部优秀的影片,其中蕴含的深意众多,总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启发,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诠释和解读,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下面我将从“感恩之情,青年的爱情,少年的理想”这三个角度按照影片的时间倒叙手法来展开分析。

一、感恩之情。这段故事象征着人生中凄凉的、孤寂的、落寞的暮年时光。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描写五婆这段故事里,导演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描写中的“动作暗示”这个表现技巧。从她的动作、行为中刻画了五婆这个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了其在特定环境下的孤独、落寞的内心世界。

五婆坐在门口,静静地守望着外面,当她听到有动静,得知是老二来了的时候,她的内心是十分喜悦的,赶紧从脚边扔出去准备已久的小骨头给狗狗吃。五婆的这个动作暗示了她对孙子来信的急切渴望和万分期盼。

接着,当爸爸把信递给五婆之后,她做了一个很温暖、贴心的动作——她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放在自己的心口上停留了几秒钟,用喜悦的内心来表达对孙儿的疼爱之情。然后她用手轻轻地、缓缓地抚摸着信封,她希望能用手指去触摸一下孙子写信时留下的些许余热。从五婆的动作和感人的眼神里,充分地流露出了她对孙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此外,这里还运用了心理描写中的“景物烘托”这一艺术表现技巧,即绘景而显情。影片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渗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

父亲和儿子走的时候,镜头给五婆一个大全景:孤零零的老人,独守在门口,她背后的屋内是一片漆黑,房檐下面一个板凳、一个煤火炉、一口水缸上放着一只碗,一双筷...... 这些七零八碎的旧家什配上音乐的渲染,烘托出了一副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的悲凉画面。

五婆的儿媳因为难产死去了,后来儿子也去世了,她一个人艰难地把孙子带大,而后孙子成为了方圆百里唯一的大学生。后来她天天哭儿子想孙子,就哭瞎了眼睛。往后她就每天只干一件事,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等信,她等的不仅仅是信,是对孙子的思念。

孙子毕业后在经济特区忙于工作,迟迟不愿回家,每年寄回来的,只有贺卡和汇款单,这才是最让人绝望的。既折射了现代社会的现实,也让我们对亲情和感恩引发了深度的思考。

这段故事,象征着人生中凄凉的、孤寂的、落寞的暮年时光。这里导演又用了心理描写中的“内心独白”这一表现形式,倾吐了衷肠、透露了“心曲”。

“拉着五婆的手,我忽然想到了我妈。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有很多原因顾不上想家。倒是家里的人,更牵挂他们。小时候我很爱看我妈笑,可只有在三个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我妈笑得最开心。我妈老说我爸在外面苦,从不怪他。就像五婆对她的孙子一样。”

有人曾说: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

五婆的故事,也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鸟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这样的品德永远不能丢。

二、青年的爱情。这段故事象征着人生中最美好的、浪漫的、向往的爱情时光。

“青年”、“爱情”,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字眼啊,当镜头转到这段故事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绿油油的稻田。田间一位头戴斗笠、身穿复古碎花衣的妙龄姑娘,背着喷壶,在静静地喷洒着农药。场景刻画地非常清新、怡人,犹如一副美丽的画卷,在诉说着岁月的静然美好。

这个故事,象征着人生中最美好的、浪漫的、向往的爱情时光。这里有父亲对美好爱情的回忆,也有儿子对浪漫爱情的向往。

在侗族乡亲喜宴的篝火晚会上,儿子和侗族姑娘翩翩起舞,从他那肆意开怀的笑声中,已经完全表露出了他对这位侗族姑娘的心动之情。但是而后父亲问他,是否喜欢那位侗族姑娘。他说喜欢,但他也许不会娶一个山里的女孩。因为,他怕她们也像他妈,离开了山里,一辈子都想家。

从这个故事中,让我们领悟到了婚姻需要慎重,理性的思考与选择,这才是对自己、对伴侣、对婚姻最好的态度。

这种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的想法,在心理学上叫——“移情效应”。当你读一本小说,某个主人公的遭遇与你相似时,你也许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里面的人物哭笑,因为你真真正正感受到了他(她)的感受,产生了一种情感共鸣,并深深地被他(她)的情绪所感染,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移情效应”。即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位置上,去体验他人的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多学会用“移情效应”,换位思考是和谐婚姻的关键。

1.适合彼此的伴侣,会互相理解,彼此成就。

有句话叫“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过了新鲜期的婚姻,就要步入柴米油盐的烟火生活,接着将面对家庭和外在种种的考验与诱惑。但不论是选择主内还是主外,两个人应该明白,对方都在婚姻中有所舍弃、有所牺牲。一个好的婚姻绝不是让某一方停止自我而成就“大家”,而是应该互敬互助,互相理解,彼此成就。

2.懂得换位思考,学会聚焦欣赏伴侣的优点,才能让婚姻更长久。

生活的平淡会让感情渐渐失去最初的那份激情,我们要学会多去欣赏伴侣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在婚姻中,两个人要共同维护和经营,一起进步,保持同频。遇到矛盾,及时沟通和交流彼此的内心想法,多换位思考,聚焦欣赏伴侣的优点。在婚姻里,如果伴侣能欣赏你、懂你,那就仿佛在生活中加了润滑剂,婚姻一定能长长久久。

3.性格对于婚姻很重要,互相包容,共同成长,才能收获幸福的婚姻。

一段和谐美满的婚姻,其双方的性格一定是很合拍的,所以选择伴侣时性格也非常重要,应该匹配一下你自己的性格情况以及性格喜好,判断一下自己适合与什么样的人一起生活。只有性格和谐的伴侣,通过互相包容,共同成长,才能把生活和人生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三、少年的理想。这段故事象征着少年时期对梦想、对理想的渴望和追求。

当镜头转到这段故事的时候,正刮着大风,前面是一个险峻的垂直陡坡,只能借助一根绳子艰难地往上攀登。这个场景描写,寓意着追梦之路的艰辛和不易,只有不断努力地往上攀登,才能登上成功的顶峰。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转娃,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拼搏上进的少年。

“转娃上学了吗?”

“上了初中二年级,路太远,来回要翻三个山头,爹妈不让上了。我爷爷也说,我的知识已经很丰富了,不用再读书了。”

“那你自己呢?”

“我知道他们心疼我。不上就不上了吧,我读函授大学,我的知识已经很丰富了,不用读高中,直接读大学了。”

过了一会,转娃在山对面开心地大声告诉爸爸和儿子他的好消息:

“哥哥、爷爷,我收到了成绩单,三门功课,我得了两门优,一门良。 我的作文,被老师推荐给报社了,老师正要退回我的学费。老师说供我到毕业。老师还让我多多地采访。”

转娃的这段故事,象征着少年时期对梦想、对理想的渴望和追求。他告诉了我们,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我们可以转弯。这条路,不通,我们可以换一条路走。只要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往上攀登,总有一天,我们能伫立在成功的顶峰。

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我们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我们赢得成功。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我们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的。

结语:

《那山那人那狗》这部影片,在这个长长的邮路上,暗藏着人生的三大主题:亲情、爱情、理想。影片故事采用时间倒叙的方式,着重描写了父子二人在人生的三个“重要驿站”进行的短暂停驻。情节铺展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沁人心脾,感人至深。

影片里的主角:父亲、儿子、母亲,他们都没有剧中的名字,这就寓意着,其实这条长长的邮路,恰似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有少年时期对梦想的追求和渴望;有青年时期对爱情的向往;也有垂垂暮年对亲人的思念。

《那山那人那狗》这一路的所见所闻,让我们对亲情,对爱情,对理想这三大人生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感悟,这是一场心灵洗涤的震撼之旅。

有人说:一个人的人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仅是短暂的一瞬,是溅起即落的一朵浪花。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又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是享受还是煎熬,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周国平曾经这样描述过:人生就是一道无限制延长的加法运算。他的结论是:尽管人生的结局和意义都是零,但是人们仍然想无限制的延长那道加法运算,不厌其长,这就是生命的魔力。

透过这部影片,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也许怀着梦想和坚持,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铭记感恩,和心爱的人过好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这就是最不平凡、最有意义的一生!

原创作者: 九月的枫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猜你喜欢

  • 娱乐之最

    18岁裸露一夜红 53岁孤苦伶仃叶全真,一出三级戏辉煌一生?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能够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会每天为您更新更多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精彩瞬间文 奋发风铃娱乐编 奋发风铃娱乐叶全真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台湾家庭,父亲是个小工厂的工人,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她从小就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漂亮相貌和坚韧个性。叶全真回忆说,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从未..

    2025-04-30
  • 民俗百科

    简姓的来历和故事

    1、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以谥号为姓。春秋时,晋国有大夫狐鞫居,他的祖先是唐叔虞(周武王之子,武王为文王之子)的支裔,因曾经居住在犬戎部落,所以姓狐。狐鞫居的族人狐射姑与太傅阳处父不和,鞫居为他刺杀阳处父,结果被赵盾处死。狐鞫居的封邑在续,死后谥为续简子,世称续简伯,他的子孙后代便以其谥号为..

    2025-04-26
  • 娱乐之最

    文章活动现场唯唯诺诺,“油泼面故事”被重提,评论区褒贬不一

    苏州的初夏,空气中弥漫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润气息,温柔地拂过太湖之畔,也轻抚着这座城市里发生的一切故事。一年一度的全明星高尔夫二十周年宴会,在这诗情画意的景色中拉开了帷幕。作为国内顶级的名流聚会,自然吸引了无数闪光灯的追逐,红毯上星光熠熠,各路明星盛装出席,觥筹交错间,谈笑风生,好不热闹。然而,就在这..

    2025-04-22
  • 世界奇闻

    向着太空出发!“中国航天日”巡讲活动进校园,航天专家讲述宇宙探索故事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如果把我们对宇宙的认知,用打着火把走夜路做比方,火把照亮的这一小段路是人类所了解的宇宙,而周围一片的黑暗,才是真正的盲区……4月18日,中国航天日十周年科学家主题巡讲活动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中举行。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曾经参与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物理学家刘勇来..

    2025-04-20
  • 旅游百科

    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你去过吗

    这个问题必须是大西北我认为:一个大西北!足以秒杀一切不信,你看~推 荐 几 个 我 去 过 的 王 炸 风 景!我相信你会不停的再说:【世界上还有这种地方】对!有,并且在中国!NO1.G315最美公路穿越柴达木盆地无人区,必然会遇到绝美的戈壁公路美景,最著名的就是G315了,一路公路在茫茫大戈壁上,好像直达天际,非常震撼NO..

    2025-04-15
  • 历史百科

    董士选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哪些作为?

    董士选是董文炳次子,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董文炳曾被元世祖称为董大哥,所以元成宗称董士选为董二哥。董士选自幼随在军中追随父亲,“昼治武事,夜读书不辍”,屡立战功。南宋投降后,他随父“入宋宫,取宋主降表及收其文书图籍。”其他将领进宫后趁机抢劫盗窃珍玩字画和金..

    2025-04-12
  • 历史百科

    李绩的一生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死后为何还会被挖坟掘墓?

    公元669年,唐初一代名将李绩,去世于长安,终年75岁。李绩一生对唐朝贡献极大,不但曾追随李世民,参加了唐朝统一天下的几次关键战役。后来还参与过唐朝对突厥、吐谷浑、薛延陀、高句丽等边疆政权的战争,可谓是战功彪炳。李绩去世后,皇帝李治追赠其为太尉,陪葬昭陵,并且在李绩下葬之时,亲自为其扶棺送行。可谓极尽哀..

    2025-04-12
  • 健康男性的精液是怎样的?一生排精几次?精液多等于“能力”强?

    在平时生活中,不少男性长时间处于单身状态或是和常年妻子分居两地,生理需求随着减少甚至没有,导致精子没办法排出体外,长此以往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变化,多久排精一次才是正常的呢?精液过多可能是一种病男性一次的排精量是有标准的,正常来说,男性排精一次的精液量在2-6ml之间,平均在3.5ml左右。如果高于标准或者低于标..

    2025-04-0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