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科学之光何以照亮童年

2025-02-24 09:39科技之最

“快来看,这是我们制作的‘火箭’!加速,会让它飞得更高!”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项目展示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幼儿园的孩子正热情地介绍“火箭”的玩法。令人惊喜的是,他们还主动探究空气动力学原理,俨然一个个“小小科学家”。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如何开展科学教育,让科学之光照亮孩子的童年?近期,记者走访多所幼儿园,发现了许多来自实践的智慧与思考。

转变儿童观,呵护孩子对万物的好奇心

“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中,科学教育一直是难点。”合肥市瑶海区恒大广场幼儿园园长王雁认为,许多科学知识对于孩子来说非常抽象、难以理解。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转变儿童观。

早在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提出,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记者发现,很多幼儿园都能积极落实相关文件要求。

12棵橘子树上会结多少果实?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幼儿园的孩子决定亲自数清楚。他们爬上梯子观察每棵橘子树的特点,用“起名字”的方式记住树的顺序,用“贴贴纸”的方式防止重复计数,还尝试分工合作并验算,最终数出了1004个橘子。这项成人看来有些烦琐的工作,就这样被孩子们解决了。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我们积极构建问题驱动的保障支持体系,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呵护孩子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缙云幼儿园园长王琳说。

“有些老师可能习惯性地觉得,科学教育必须要有高大上的资源支撑,但事实并非如此。”新疆库车市应麟幼儿园园长马荣莉介绍,西部地区也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做出了科学教育的有益尝试,比如联合科技馆、社区等开展活动,用孩子喜欢的小剧场、服装秀形式进行科普等。

上学期,应麟幼儿园开展了科技游园会活动,跳舞的小蛇、消失的颜色等15种亲子游戏让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寒假期间,幼儿园还录制了许多短视频,鼓励家长陪伴孩子持续进行科学探究。

“幼儿园注重从生活中挖掘科学教育资源,带动家长共同形成良好的科学教育生态,有利于促进孩子持续发展。”马荣莉说。

革新教学观,建立共同学习的开放心态

科学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幼儿园教师大多缺乏系统的知识积累,“怕自己教不好”“怕孩子提出的问题没法解答”,许多教师在接受采访时表露出这样的担忧。

“科学教育不是单纯地教授科学知识,更多的是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学习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共同学习的开放心态。”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园长王莉认为,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有多种身份,既是孩子的探究合作者,又是资源的充分挖掘利用者,还是问题解决途径的分享者。

2018年起,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连续举办专属幼教人的学术论坛,每年聚焦一个主题,每届都追求推陈出新,人人都是分享者,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草根论坛”。“通过任务驱动,教师逐渐形成了研修共同体,可以有效提升科学素养。”王莉说。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有间科学发现室,教师会经常亲自研究材料,力争做到“像孩子一样探究”。影响风车转动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肥皂泡是彩色的?这些困扰教师的问题,都能通过常态化开展的体验式教研得到解决。

“传统的培训、讲座等方式比较枯燥,我们希望帮助教师基于亲身体验和探究,准确把握各项活动的重难点,从而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策略。”荔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林雅静说。

“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性工程,体验式教研提供了一种路径。”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边霞指出,教育部门应制定科学教育标准,开发科学素养评估工具,幼儿园定期评估教师的科学教学能力,提供反馈与改进建议,促进教师更好地支持孩子科学学习与发展。

树立未来观,真正发挥科学的育人价值

“尽管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但各种生活现象并不等同于严谨的科学,科学也不是杂乱无章的生活现象的堆积。”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党总支***徐晓蓉举例说,在某次“气球火箭”科学活动中,许多孩子的注意力完全被气球吸引,全程都在玩吹气球游戏,全然忘记了原来的探究计划,这就不利于科学经验的递进式发展。

徐晓蓉认为,幼儿园科学教育发展大致存在三种倾向:一是“无儿童无科学”,偏重知识传授,远离科学本质,也忽视了儿童发展需要;二是“有儿童少科学”,过度关注儿童,教师缺乏必要的思考与引导,科学教育的科学属性不足;三是“有儿童有科学”,既能顺应儿童发展规律,又能真正发挥科学的育人价值。

对此,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一方面,依据儿童发展特点对科学内容的层次进行梳理,除传统的科学现象和科学研究,还关注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等内容;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引入前沿科技成果,让前沿科技背后蕴含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成为科学教育的“底座”。

作为科学教育相关课题实验园,芜湖市鸠江区伟星城幼儿园园长尹芳表示,为让孩子直观感受“洗手能去除细菌”,教师会引导他们触摸不同物体后再接触面包,观察洗手前后面包菌落生长差异。在开展科学活动“认识蜻蜓”时,教师也会引入现代无人机原理,让孩子了解仿生学的科学思维。

“我们希望通过新的科技产品和科学发现,建构孩子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个体。”尹芳说。

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利用AI赋能科学教育,许多教师使用大模型工具备课,也有的孩子遇到问题时会选择“问AI”。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杨雄认为,AI技术为儿童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科学探索空间,提供了海量的科学实验资源,将原本抽象的科学概念具象化。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实时监测儿童的学习轨迹,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

值得警惕的是,AI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思考,科学与人文也不可割裂。“科学教育应始终观照个体生命的特殊性,倾心儿童对科学现象的诗性理解,用人文的双翼助飞儿童生命中的科学想象。”杨雄说。

《中国教育报》2025年02月23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记者 田玉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国际最权威科学机构:中国已超越美国,正成为新世界科技超级大国

    日前,国际科学界迎来了一则震撼消息:享有盛誉的英国出版巨头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作为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自然》的幕后推手,公布了一项引人瞩目的研究报告。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已经在科技竞赛的赛道上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正稳步迈向全球科技领头羊的新地位。关注【普适不存在】解锁科技与产业的无限可能本次发布的《2024..

    2025-04-28
  • 世界奇闻

    渺小人类何以窥探浩瀚宇宙?认知边界与探索之路大揭秘

    #人类真的能认识宇宙吗?#在广阔无边的宇宙空间里,地球的存在就像沙滩上的一颗沙粒那么渺小,而人类文明则更像是依附在这颗沙粒表面的微生物。 但有意思的是,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体却始终保持着对星空的好奇与探索欲望。从最早期用肉眼数星星的原始阶段,到现代使用配备精密镜片的观测装置,我们通过不同阶段的技术方法..

    2025-04-20
  • 科技之最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力派”——作为全国仅有的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怀柔科学城拥有100.9平方公里的科创热土,这里不仅..

    2025-04-18
  • 科技之最

    玄机科技十大神作盘点,国漫之光照亮你的动漫之路!

    在国漫崛起的浪潮中,玄机科技以其卓越的制作实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业界的佼佼者。这家以“原创动漫制作”为核心的公司,凭借其十大巅峰之作,不仅赢得了广大动漫爱好者的喜爱,更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玄机科技的崛起之路玄机科技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用心做好每一部作品”的理念,不断追求卓越..

    2025-04-17
  • 世界奇闻

    黑洞:无限宇宙的哲学与科学探索

    引言黑洞不仅是科学的谜团,更是哲学和艺术的灵感源泉。让我们深入探索黑洞的本质,揭示其深刻的哲学和科学意义。黑洞的无限性与存在本质黑洞内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发生逆转,空间变得无限,而时间却有限。这种逆转揭示了存在的深层本质:我们所知的时空可能只是更高维度现实的一部分。黑洞内部无限空间的概念挑战了我们对宇宙..

    2025-04-16
  • 科技之最

    25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古怪科学事实!

    听说过将塑料变成香草味或用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制作威士忌吗?听起来很疯狂,对吧?这就是我的工作如此令人兴奋的原因——我与你分享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古怪事实!即使科学不是你在学校最喜欢的科目,我们也可能有一门科学事实可以改变你的想法。毕竟,科学家每天都在学习新知识,我们今天不知道的事情明天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2025-04-15
  • 科技之最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古代希腊的阳光下,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名字是阿基米德。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的贡献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基米德的世界,探索他的伟大发现和传奇故事。一、阿基米德的生平与背景阿基米德出生于公元前287年,位于今天的叙拉..

    2025-04-06
  • 中国十大

    2024“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背后有哪些趋势?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进展是我国基础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的缩影和代表,在科技界产生良好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科学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2025-04-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