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百科

青龙节来历50字

2025-01-06 07:51民俗百科

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庆祝龙抬头,以示敬龙祈雨,

让老天佑保丰收。

二月二这天有剪头发的习俗,

人们借此辞旧迎新,希望能交好运。

龙抬头传说:

传说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剃龙头:

“二月二”这天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有民谚为证:“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

壁画中的契丹人形象

说到剃头就不的不说契丹人的发型,契丹男性、女性、小孩的发型都是各有特色,契丹装束的男子都髡头,式样多种多样,有的仅剃去颅顶发,颅四周发下垂并向后披;有的在颅两侧留两绺长发,自然下垂或结辫下垂;有的剃光了前颅中部,颅后发也自然下垂并向后披;有的剃光了颅顶两侧,颅顶中间部分向后梳起。从这些人物,我们进一步弄清了契丹人髡发的式样,一般颅侧发和鬓发都不长,如果太长就结成两绺,或者编结成辫。

契丹儿童的发式

契丹儿童的发式,目前所知者,约有九式:

1、光头,在契丹白釉陶罐上,周围绘有契丹儿童摔跤的场面,儿童多是秃头小儿。

2、只在额头上方留一小撮头发,其余全部剃掉。直到现在,在契丹故地的偏远地区牧区,仍可见到这种俗称为“木梳背儿”式的儿童发式。

3、保留前额及两侧头发,剃去头顶部分,再剪短额前头发,在两侧剪出缺口,形成“木梳背儿”,然后把两侧长发挽作双抓髻,用彩带系扎。

4、剃掉头顶发,把周围圈发拢于脑后,扎成双髻。

影视剧中契丹孩童的发型

5、颅顶前侧正和额头两侧各留一绺长发,额头两绺分别垂于耳侧,颅顶一绺以绳带束扎,垂于脑后。

6、颅顶前侧正中保留一绺长发,用绳带系扎,垂于脑后,并插饰头花。剃掉这束长发周围的颅顶头发,使头颅四侧形成发圈,前额两侧长发向后拢于耳侧垂下。

7、颅顶正中留一绺长发,挽成发髻,用彩带系扎,剃去发髻周围的颅顶发,剪短脑侧和脑后剩余头发,使前额和两鬓所余长发分别垂于耳侧。

8、前额两侧和正中蓄三绺长发,其余部分全部剪短,所蓄三绺长发分别垂于耳倒和额前。

9、额前、颅后和前额两侧各蓄一绺长发,其余头发全部剃除。契丹男女老幼的发式特征,追求轻便利落,与中厚地区较为守旧的发式相比,更具有灵活多变性,体现出契丹民族的勃勃生机和活力,耐人寻味。

影视剧中契丹孩童的发型

契丹男子的髡发

契丹男子的髡发式样,大体有十种,这些发式对后来金元之际的女真人、蒙古人的髡发式样,有直接的影响,不仅如此,就连清代的满族男子的发式,也与契丹男子的髡发式样有着渊源关系。

耐人寻味的是,契丹成年男子不仅髡发,而且还流行剃须或剪须。契丹男子很少有蓄长须的,一般留长须者,或为三绺小胡须,或为八字胡须,还有一种是只在鼻下嘴上之间,蓄一撮短须。辽代时,日本为契丹属国,所以日本男子蓄留的“仁丹胡”可能就是受契丹文化影响。契丹人只保留短小胡须的做法,也明显有别于中原人以长髯为美的传统文化习俗。

影视剧中契丹男子的发型

l、剪去颅顶部分,剪短四周部分,在颅侧部位,蓄两绺长发,垂于耳侧。

2、前额两侧各保留一小绺长发,或编成发辫,或自然下垂,而将其余部分剪光或剃尽。

3、耳后颅部两侧各保留一小绺长发,其余部分全部髡掉。

4、前额部分留两绺相连的长发,于相连处上侧,剪出三角形缺口,长发或编成发辫,或自然成绺,垂于耳侧,其余部分,全部剃掉。

5、前额中部剪成短发,两侧连接处,各蓄一绺长发,垂于耳侧,其余部分,全部剃掉。

影视剧中契丹男子的发型

6、鬓角处分别保留一绺长发,垂于面颊两侧,其余部分一律剪成短发。

7、额头两侧和颅后各留一绺长发,剃掉颅顶和颅侧部分,保留的一绺长发分别在耳侧和脑后自然下垂。

8、额头两侧各留一绺长发,剪去其余部分,保留的两绺头发拢之脑后,编成发辫,垂于脑后。

9、剪去颅顶发,保留颅侧、额前和颅后部分,形成发圈,剪短前额部分,再把颅侧和颅后部分保留下的长发拢在脑后,结成一条发辫,垂于脑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契丹故地赤峰地区民间幼童的发式,仍可见到这种剃发式样的遗留痕迹。

10、在前额两侧和颅顶正中,各留一绺长发,剃掉其余部分。前额两侧头发拢于耳后垂下,颅顶正中长发以绳带束扎,垂于脑后。

影视剧中契丹男子的发型

契丹女子的发型

契丹女子的发型式样,不如契丹男子发式丰富,目前所知,大约有七种:

l、剃去前额至耳鬓沿边部分头发,其它未经剪剃的长发,在头顶用绳带结扎在一起,另外在左侧分出一小绺长发,编成发辫,绕前额再盘回头顶,压在头顶的束发上,与束发扎在一起,耳后及脑后的长发向身后下披。

2、头顶正中保留一束长发,梳成包髻,直立于头顶,剃去包髻周围头发,在头顶两侧,形成发圈,额前两绺长发,垂于耳鬓。

3、颅顶正中和额前两侧各留一绺长发,其余头发全部剃掉。颅顶长发以彩带系扎,垂于脑后、额前两绺长发分别在耳侧挽成发髻,饰以金花。

影视剧中契丹女子的发型

4、剪短全部头发,如同现在的寸头。

5、剪短头颅顶部头发,使头颅四周头发下垂,额前发于眉毛处剪齐,两鬓及脑侧、脑后发在耳朵下缘剪齐。

影视剧中契丹女子的发型

6、将全部头发梳理下垂,前额部分齐眉剪平,其余部分齐耳剪齐,十分利落,与现代女性的齐耳短发相比较,契丹女子的短发要露出双耳。

7、保留全部头发,向后梳拢,只把头发梢部剪齐,垂于肩背之处,类似于现代女性的披肩发。

其实说起发型这件事,

很多人都能写出一部

跟理发师沟通无能的血泪史,

我说的“稍微修一点点”,

在理发师的眼里就是“剃!光!光!”

各位不要着急

现在我将隆重推出华严寺最佳发型

给我们的小宝宝们作为参考

让宝宝们好运连连、幸福全年

秀发柔滑、虎头虎脑

发型别致、古灵精怪

不遗毫发、天真烂漫

发型别致、聪慧过人

气势磅礴、活泼可爱

鬓发如云、惹人喜爱

一丝不乱、调皮捣蛋

光可鉴人、朝气蓬勃

小贴士:

以上童子图片均来自华严寺弥陀殿内壁画《九品接引佛》。

《九品接引佛》所绘八身九品接引佛所做不同的手印,两侧胁侍菩萨手执各种法器供养佛陀,下排化生童子纯净安详。

接引佛所结的的八种不同手印分别表示接引的八等品级,那么还有一品(上品上生)在哪里?——即是主墙三铺主佛一手托金莲花,一佛结弥陀定印、一佛结上品上生手印,即为上品上生,这样的布局,主要考虑更能给予观者更充分的体味到佛陀的慈悲胸怀——愿众生皆可上品上生,渡化佛国,远离轮回之苦。

整组画面风格与药师殿一致,将辽金时期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壁画风格又重现在世人面前,让人目不暇接。

马上就是农历二月二了,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

按习俗当天是要理发的,

二月二,你打算去理发吗?

上面哪一款是你最心仪的发型呢?

猜你喜欢

  • 机械之最

    吞噬星空:机械族命陨王是何来历,他的最终结局如何呢

    “分解塔”亮出那一刻,七剑王本该人头落地,结果祖神教一面镜子把百万倍界主力量的光柱折回,命陨王当场哑火,机械族最锋利的暗刀第一次当众卷刃。镇封星辰混战里,他挑的位置无可挑剔:人群最密、能量最乱、七剑王背对自己三米。机械族给他配的“分解塔”能把同级强者撕成粒子,射程短,却保证瞬杀。他敢在这种场合掏出来..

    2025-10-25
  • 民俗百科

    清明节的来历简短故事

    清明节的由来,大家知道吗 ?话说在二千多年的春秋时期,晋朝晋公子重耳因为躲避父亲宠妃的追杀 ,逃亡在外露宿风餐,在经过一座大山时迷路了,重耳几天几夜没吃东西,快饿死了 。他的随臣介子推,偷偷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 ,烤熟给重耳吃 ,重耳才因此得以活了下来 。后来重耳在众心腹的帮助下重返都城成了一代君主晋文..

    2025-10-18
  • 民俗百科

    星月金刚手串的来历

    #历史冷知识# #佛教公益#不知从何时起,我突然发现,在许多国人的手腕上,戴上了手串。甚至,或左右双手,或一个手腕上戴有两串或更多。这是一种信仰?内心的安慰?还是仅仅做为一种装饰?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手串的来历。其实,手串的由来,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来源于佛珠。佛珠分三种:挂珠、佩珠和持珠。挂珠往往比较大些..

    2025-10-18
  • 民俗百科

    辉县孔庄村地名来历

    说起辉县市百泉镇大官庄小官庄村名的由来,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姚枢说起姚枢这个人,我们不得不从八百年前的宋元王朝说起。各位都知道元世祖忽必烈吧。姚枢就是忽必烈的开国元勋呢!并且为保护和继承中原传统文化,恢复宋代程朱理学作出了突出贡献。他1238年在辉县的百泉扩大了当时已经衰落的太极书院,联合赵复等..

    2025-09-18
  • 人类之最

    孟子的“恻隐之心”:人类仁爱之心的来历及其科学解码

    见孺子将入井时,必施援手。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人,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师承子思,主张‘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这四种美德之端。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民贵君轻”和“仁政”的思想,强调统治者应行王道,为全社会树立仁德。孟轲的儒家思想学说收..

    2025-09-06
  • 青龙偃月刀多重?贵州出土吴三桂的偃月刀仅12斤

    关羽这个人物从古至今,一直是个红人。关羽刮骨疗伤也很有名,而关羽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一直跟随着他南征北战多年。而大家对关羽的崇拜绝大多数在于,关羽真的有那么大的力气吗?是否真的能拿得动82斤重的武器,难道是历史夸张了说法。那么,到底青龙偃月刀多重,咱们就来好好探讨一下!一、青龙偃月刀多重?1、青龙偃月刀的..

    2025-06-14
  • 民俗百科

    中秋节的来历英文简写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

    2025-05-27
  • 玉帝的来历与经传有关,亲临三界除妖安民法力无边

    说起玉帝的来历,大家对其都颇有了解。世人口中的玉皇大帝,他来自天界,是天界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三界之中的主宰者,是整个天地间法力无边的神仙。正因如此,人们对他都是打心底里的尊敬和崇拜。据说每年每逢腊月廿五,玉帝都会亲临三界除妖安民,让世间一直保持着太平、和祥和美满。一、玉帝的来历和传说玉皇大帝虽说他..

    2025-05-2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