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双园联动绽放科创活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观察

2024-12-24 09:50科技之最

新华社深圳/香港12月22日电题:双园联动绽放科创活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赵瑞希、陆芸

科技创新的活力在位于香港北部与深圳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涌动。

一年多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相继出炉,一河之隔的两个园区步入双园联动的发展新阶段,朝着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打造世界级的科研枢纽目标奋力前进。

协同创新“联起来”

河套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最直接的对接点,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与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仅一河之隔。随着深港园区发展规划和纲要的推出,这个3.89平方公里的深港跨境接壤地带正在快速释放全球科技创新吸引力。

香港特区政府11月20日公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呼应国家2023年8月公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提出河套香港园区的四大发展方向,即“打造世界级产学研平台”“建设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营造全球创科资源汇聚点”和“开辟制度与政策创新试验田”,并明确了2030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发布次日,河套就迎来了一件大事——深港共建的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一所一中心”在河套“一区两园”落地。

在河套深圳园区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计划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共享数据和资源等方式,加速临床试验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河套香港园区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提供一站式临床试验平台,并将陆续推出“香港临床试验数码化平台”“临床试验学院”等项目,善用“港澳药械通”等相关跨境便利措施,帮助创新生物医药“引进来、走出去”。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研究部联席主管水志伟认为,以河套创新政策作为突破口,港深“一所一中心”将加速海内外先进医药技术的研发转化,合作共建的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将拓展横跨港深的研发网络,提升新药研发能力。

创新要素“流起来”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一年多来,深港合作项目加速落地河套,香港科学园、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等相继进驻河套深圳园区,深港协同创新加速连接。

“河套为港深两地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合作机会,特别是在政策创新、人才流动以及科研项目落地方面具备独特优势。”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认为,这些政策极大增强了跨境科研合作的吸引力和效率。

越来越多的香港科创团队来到河套。2023年9月在河套深圳园区开园的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是内地首个由港方运营、适用国际管理规则的科研空间,也是河套首个享受深港两地联合评审、联合支持独特政策的科创园区,现已聚集超50家香港科创机构、企业入驻。

“河套的改革任务就是要推动人员、物资、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高效、安全、自由、有序流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副署长黎慧来说。

2020年就来到河套深圳园区工作的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院长陈福荣深切感受到河套对其科研项目的助力。他说:“我们在河套研究的高时空分辨电子显微镜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两个项目马上要进入量产阶段。”

陈福荣告诉记者,香港城市大学计划再投入1.2亿港元用于该校河套深圳园区二期项目。“未来将有40名教授带着项目来河套发展,推进技术的产业转化。”

科研含量“提起来”

12月17日,河套中试集聚区再添一员,广东省新型光电材料与成像器件中试平台在河套深圳园区正式启动。

中试平台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对科研成果从高校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至关重要。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明确“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的发展定位,提出要加快实现从研发到工程化的中试转化,打造国际一流中试转化服务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也提出要建设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

目前,像广东省新型光电材料与成像器件中试平台这样的已获得授牌的行业级中试平台在河套深圳园区有10个。

以“揭榜挂帅制”构建公平竞争的科研项目遴选体系、以“政企联动制”“项目经理制”构建灵活高效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以“同行评议制”构建客观公正的科研项目评价体系、以“成就制、积分制、举荐制”构建“唯才是举”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河套深圳园区正在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型开放,促进深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河套深圳园区已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200个,集聚科技企业440余家,累计PCT专利申请量超1700件,科研人员超1.5万人。

“我们将充分利用好河套‘一区两园’的优势,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奋力打造世界级科研枢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署长曾坚朋说。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冷湖!探索宇宙的世界级“星辰之眼”!上海交大领衔为中国天文学发展再添利器

    上海交通大学JUST光谱望远镜(Jiao-tong University Spectroscopic Telescope,简称JUST)基建项目建设启动会,昨天在冷湖天文观测基地B平台举行,标志着国产大型通用光谱望远镜研发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天文观测再添新利器。JUST望远镜项目选址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这是全球天文学家的“朝..

    2025-04-29
  • 排行榜

    2024中国绿色办公家具十大品牌发布,引领绿色发展新趋势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绿色办公家具因其环保、节能、健康等特性,逐渐成为了办公家具市场的新宠。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于近日发布了“2024中国绿色办公家具十大品牌”榜单,华盛、迪欧、VICTORY(百利)、雅风、京泰、优派、科劲、MAGIC PLACE(上海美稷)、凯威、冠臣、富都华创、虹桥等办公家具品牌凭借在绿色环保、..

    2025-04-28
  • 科技之最

    国际最权威科学机构:中国已超越美国,正成为新世界科技超级大国

    日前,国际科学界迎来了一则震撼消息:享有盛誉的英国出版巨头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作为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自然》的幕后推手,公布了一项引人瞩目的研究报告。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已经在科技竞赛的赛道上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正稳步迈向全球科技领头羊的新地位。关注【普适不存在】解锁科技与产业的无限可能本次发布的《2024..

    2025-04-28
  • 科技之最

    2024年六大科技趋势前瞻,最热门的技术都在这里了

    2024年,科技领域将迎来多项重要趋势,其中最热门的技术包括:1.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技术。2.零信任网络安全框架:零信任安全模型将成为网络安全的主流之一,帮助企业更好地防范外部威胁和内部泄露。3.边缘计算:随着“云边端一体化”战略的加速..

    2025-04-28
  • 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哪家最牛?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哪家最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的高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力。然而,当我们谈论“哪家最牛”时,这确实是一个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因为各家公司在不同的领域和维度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尝试从多个角度探讨几家备受瞩目的中国高..

    2025-04-27
  • 世界之最

    中国第一高楼登上科技之巅 “超级工程”创下多个“世界之最”

    资料图:上海中心大厦施工建设中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是中国第一高楼,也是我国唯一突破600米高度的建筑。这座创造了无数个NO.1的中国第一高楼,今天再一次登上创新荣耀的巅峰——在上午刚刚揭晓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25-04-27
  • 世界奇闻

    神舟二十号发射:探索宇宙新征程,科技发展新高度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一伟大壮举,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更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神舟二十号的发射,承载着重要的任务。此次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他们将执行空间站轮换任务,驻留约6个月。这意味着我国在空间站的长期运营和维护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后续..

    2025-04-26
  • 科技之最

    向着科技强国不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纪实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科技创新..

    2025-04-2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