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2024硬科技白皮书》发布

2024-11-12 10:28科技之最

“构建新质生产力,硬科技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在西安举行的2024硬科技创新大会系列活动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会议上,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硬科技理念提出者米磊发布《2024中国硬科技创新发展白皮书——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米磊表示,正在孕育到来的新一轮科技***,以人工智能、光电芯片、可控核聚变、合成生物、脑科学等为代表的硬科技技术最有可能率先推动人类社会变革,驱动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

《硬科技白皮书》自2017年起每年对外发布,2024版由西安市中科硬科技创新研究院、西安创新发展研究院、秦创原路演中心太白智库联合编写。此版内容,首次将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实践纳入探讨,分析硬科技助力全球经济复苏和新质生产力形成,讨论未来产业技术路线和产业业态,剖析相关城市发展路径和模式,并瞄准硬科技创新全要素生态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措施建议。

深化对未来产业的认识

目前,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制造、未来生命、未来空间等以硬科技领域为代表的未来产业正在全球加速布局。

其中,未来信息正迈向“光+AI”的智能时代。《白皮书》介绍,在“摩尔定律”遭遇瓶颈的背景下,谁先引入新的发展动能,谁就拥有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以光子技术、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产业领域将引发信息领域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重构。其中如光芯片,作为光电子领域核心元器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消费等众多领域,区别于集成电路IC芯片,光芯片性能的提升不完全依靠尺寸的减少,更注重外延结构设计与成长。

《白皮书》披露,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27年全球光芯片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56亿美元,远超2022年的2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光芯片国产化进度的持续推进,中国将成为全球光芯片市场规模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业内预测,2024年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51.56亿元。

在未来能源方面,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将对能源及用能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打造一个清洁可持续的世界。未来能源的发展能够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新型电池、储能、氢能、可控核聚变等是需要关注的未来能源方向。

此外,未来材料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所有未来产业领域的根基,战略新兴产业都需要新材料配套支撑。未来制造将以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等新兴工业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未来生命会重新理解人体和生命。未来空间则将助力人类走向大航天时代。

米磊说,硬科技所涉及的信息、材料、能源、空间等领域,均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未来产业,希望通过《白皮书》对未来产业的全景展示能够对硬科技、对未来产业的发展形成共识,深化对未来产业技术路线和产业业态的认识。

展示硬科技创新的城市图景

目前,全国各主要城市围绕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材料等为代表的硬科技领域加快布局。《白皮书》深入剖析了深圳、西安等“双中心”城市,合肥、武汉等“单中心”城市,以及科创中心建设潜力城市的创新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展示硬科技创新的城市图景。

2022年底,西安正式获批建设“双中心”,标志着“双中心”建设迈入第四城时代。《白皮书》认为,西安是对自有科创基因进行放大的硬科技“策源之地”。西安凭借自带科创基因的优势,在2021-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连跨四个台阶,从全球第33位跃居第18位,实现了从硬科技“策源地”到“引领区”的迭代升级。

《白皮书》提到,如果要从西安地图中抠出最具“科技浓度”的一块,那必是西安高新区无疑。作为“双中心”建设的前沿阵地,硕果累累、正值风华的高新区是西安向外界展现硬科技实力的“生态样板”。从纵向科创链条看,西高新是“升级版”,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奕斯伟、铂力特、易点天下等科技型企业加速涌现,高企、科小占据全市“半壁江山”。从横向资源汇聚看,西高新是“巨无霸”,汇聚了全市大半的创新资源,丝路科学城坐落于此,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在此揭牌开业,全国首单技术产权(技术交易)证券化项目在此开展,硬科技创新人才超1.4万名,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超8%,拥有全球唯一的类人胶原蛋白生产厂家、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增材领域创新中心和材料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白皮书》还指出,深圳是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的硬科技“活力之都”,合肥是将资本力量发挥至极致的硬科技“创投之星”,武汉是从创新策源到产业成链的硬科技“光电之城”,苏州是推动制造业数智变革的硬科技“奇迹之园”。

目前,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能级和引领作用持续跃升,西安、武汉、成渝、合肥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各自特色优势,加快区域协同配合和辐射带动,共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

多方面构建硬科技创新全要素体系

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全要素生态是加快硬科技创新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对此,《白皮书》针对硬科技创新全要素体系构建共提出了6个方面共22条具体措施。

米磊说,要真正做到创新为本,必须先从思想解放入手,推动“政产学研金用”等各类主体在思想上改变对科技创新的认知。

《白皮书》也提出要搭建高能级的科创平台体系。硬科技领域对于高端设备与工艺平台需求较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新型研发机构、共性技术平台等支撑。因此,亟须探索一套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共同投入的机制,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助力科研院所、硬科技企业加速技术研发进程,缩减产品研发周期。

此外,书中还指出,通过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投硬”、健全符合科技金融发展容错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打造高素质科技金融人才团队,以金融活水浇灌硬科技沃土。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赵紫薇)

猜你喜欢

  • 排行榜

    2024中国绿色办公家具十大品牌发布,引领绿色发展新趋势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绿色办公家具因其环保、节能、健康等特性,逐渐成为了办公家具市场的新宠。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于近日发布了“2024中国绿色办公家具十大品牌”榜单,华盛、迪欧、VICTORY(百利)、雅风、京泰、优派、科劲、MAGIC PLACE(上海美稷)、凯威、冠臣、富都华创、虹桥等办公家具品牌凭借在绿色环保、..

    2025-04-28
  • 娱乐百科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影片黎明之战发布

    西安网讯:今天(10月12日)下午,由王一秋导演,黄觉、王菁、马小媛主演,倪大红特别出演的公安边防缉毒电影《黎明之战》在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发布。该片讲述了缉毒警罗华(黄觉饰)六年间,屡屡被莫名的暗杀,经过无意间对一起案件卷宗的调阅,发现神秘的毒枭左先生(倪大红饰)与这频频的报复难脱干系,外加一百..

    2025-04-27
  • 世界最快

    我国发布全球最快存储器,每秒可存25亿次!比传统闪存快一百万倍

    我国在数据存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开发出的半导体电荷传输技术比传统闪存技术快百万倍。据央视新闻4月19日报道,我国科研领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科研团队成功发布一项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其成果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标..

    2025-04-26
  • 618榜单发布,国货美妆品牌再登顶

    (文/解红娟 编辑/马媛媛)继2023年双十一后,国货美妆品牌再次登顶大促活动榜首。 近日,天猫618全周期(5.20-6.20)品牌成交排行榜发布,国货品牌珀莱雅拿下护肤品牌销售榜冠军,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海蓝之谜等国际品牌持续稳居快消品牌销售榜前五。 抖音平台美容护肤类目GMV榜首虽然从珀莱雅换成了韩束,但依旧是国..

    2025-04-25
  • 排行榜

    2025全球十大富豪榜单发布:美国占8席,中国无人上榜

    ▲文 | 外企君小编 图 | 网络“《福布斯》杂志发布了2025全球亿万富豪榜,今年共有3028人上榜!”——2025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的发布,再次揭示了全球经济权力结构的深层逻辑:美国在科技与资本领域的绝对优势进一步巩固,而亚洲(尤其是中国)在顶级富豪竞争中首次“集体缺席”。榜单显示,全球前十大富豪总身家达1..

    2025-04-25
  • 凯度发布2024年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11个中国品牌上榜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23日电(李佳佳 金奕伶)近日,凯度集团发布2024年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榜单及分析报告,苹果创下历史性的里程碑,成为全球首个品牌价值达万亿美金的品牌。此外,今年共有11个中国品牌跻身百强,包括腾讯、茅台、阿里巴巴、抖音/TikTok、海尔、拼多多等。苹果连续第三年位居榜首,与谷歌、微软和..

    2025-04-22
  • 世界之最

    12项世界之最的高楼终于动了,钱从哪来?未来能活下来吗?

    天津117大厦要复工了。4月30日开始,这座停工多年的高楼要继续盖了。施工许可显示,这次复工主要做剩下的部分,包括117层的主楼和两栋三层的商业楼,总造价5个多亿,工期要到2027年。这栋楼2008年就开始建了,地下室用了四年,主楼又盖了三年,2015年封顶。但后来没钱了,工程慢慢停了。2020年高银地产欠了中国信达15亿贷款..

    2025-04-22
  • 世界排行

    刚刚!U.S. News 2024-2025年度全球最佳院校排名,发布!

    U.S. News官网于2024年6月25日发布了2024-2025年度全球最佳院校排名。此次最新的排名中,共有来自全球104个国家的2,250所高校上榜,区别与不同国家的高校存量不同,位居排名数量前五位的分别为中国(含港澳台)(445所)、美国(283所)、日本(112所)、印度(109所)、英国(96所)。相较往年的U.S. News 全球最佳院校排..

    2025-04-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